绿色理念下生态文明发展的多维思考——以陕西省为例
2016-11-29赵国锋段禄峰
赵国锋,段禄峰
绿色理念下生态文明发展的多维思考——以陕西省为例
赵国锋,段禄峰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是“五位一体”战略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理念下的生态文明发展不仅影响着陕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战略目标,也制约着陕西“四化”发展进程。文章从绿色理念下的社会维度、经济维度、产业维度以及制度维度对陕西生态文明发展进行思考并给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对陕西生态文明发展有所裨益。
绿色理念;生态文明;可持续;多维思考
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1]。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而使生态文明成为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展战略与总体布局的又一次升华。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把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提升到了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的高度,而且认为绿色发展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在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污染日渐加剧、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今天,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双重转型过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刚性约束条件,不仅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进一步影响工业化转型升级、信息化水平提升、城镇化内涵质量、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程度。由此可见,生态文明能否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四化”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瓶颈。有研究表明,在我国生态环境处于强度脆弱和极强脆弱状态的15个省份中,有5个属于中部,其余10个全属于西部[2]。而陕西省生态环境脆弱度数值为0.8070,属于全国生态环境脆弱度极强地区(图1)。为此,从多个维度思考绿色理念下陕西生态文明发展将更有益于我们认清陕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图1 中国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度[2]
一、绿色理念下陕西省生态文明发展的社会维度思考
绿色理念下陕西省生态文明发展不仅涉及到区域自然环境恢复重建、经济发展方式变革,更重要的是要借助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契机来实现陕西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理念的转变,达到区域文化生态化转型、生产生活方式生态化发展和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基于历史和传统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农业为主到资源禀赋依赖再到绿色转型调整的发展历程,过度重视经济增长中的GDP规模,忽视区域社会发展,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发展观念停滞不前、社会结构传统落后、受现代文明对其影响和辐射十分有限,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缓慢,社会学意义的发展在陕西明显不足。要扭转这一现状,就绿色理念下陕西生态文明发展的社会学角度而言,应该是:
(一)转变居民传统观念,促进生态资源永续利用
生态文明发展不仅是区域自然环境的恢复重建,更兼有区域人化自然的可持续利用问题。陕西省较为滞后的生态环境资源使用、利用是构成区域生态文明发展的最大障碍。早期的焚山毁林、开荒拓田,近年来陕北地区的石化资源大量开采,关中地区工业污染、三废排放,陕南地区的地质灾害等因素都致使区域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而转变生态环境资源利用观念就是要通过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调整和优化居住空间等方式鼓励居民节约资源、提高区域生态资源利用率和资源替代,努力减少经济发展中的需求。以生态文明发展为契机,在转变观念、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证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性,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利用、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三者之间的关系(图2),实现在绿色理念下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三者有机统一的多赢局面。
图2 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三角支撑
(二)树立“人本”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人是生态文明发展的推动者,生态文明发展要紧紧依靠区域内广大人民群众。同时人又是生态文明发展结果的享受者,生态文明发展最终获得的环境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相处带来区域内经济社会良性发展既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调整了区域经济发展结构、提高了区域经济增长水平、促进了区域居民发展观念的更新,又使得陕西省域能够较快地接受现代文明的辐射和影响,进而改善传统社会结构,这一切变化最终都会惠及到陕西人民的自身发展。
(三)构建“多宜”环境,提升生态文明发展质量
从社会学意义而言,生态文明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刚性约束条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为区域和谐社会建设创造环境条件。在和谐社会理念当中既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又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为此,在绿色理念下陕西省生态文明发展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外部刚性约束条件,就是要通过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宜商、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宜拓”等生态环境条件,通过区域生态伦理引导、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生态景观设计、生态形象塑造、生态科学消费等,着力提升陕西省发展环境的软实力,增强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对外部生产资源要素的吸引力,进一步促使陕西省居民传统观念更新、社会结构转型、发展实力提升,使陕西省生态文明发展走向传统文明与现代生态完美结合,自然环境与人工景观有机统一,形成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发展模式,使陕西省真正发展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富裕、和谐、美丽的沃土。
二、绿色理念下陕西省生态文明发展的经济维度思考
就经济发展方式而言,在陕西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进一步贯彻落实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就是按照“十三五”规划的五大理念促使陕西省走资源集约利用、经济循环发展、生态安全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陕西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地形风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传统上形成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方式,长期以来陕北重点依托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开采形成了石化资源依赖型经济驱动模式;关中主要依靠工业制造、高新科技、文化教育形成了科技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陕南主要依靠山、水、林、药、石等生态资源形成了绿色资源消费型经济发展模式。现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可再生性与刚性约束,导致生态恶化、资源环境存量不足、区域生态承载过量,使得陕西省生态文明发展困难重重。为此:
(一)科学规划,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把陕西省域生态环境状况、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评价体系之中,结合区域生态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存量、生态脆弱度、生态资源区际分异规律制定严格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区域经济发展既能有效利用区域生态资源禀赋,同时又不至于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建设性破坏,进而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集约利用、绿色发展、循环永续。同时加快推进市级政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建设,提高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做到区域生态环境资源规划合理、使用有序、效益显著、管理科学、永续利用。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启动生态文明发展新引擎
传统发展模式中,环境资源只是服务于经济增长目标的工具,必然导致边发展、边污染、边破坏,结果往往是破坏多治理少,破坏程度超过发展程度,局部改善而整体恶化。长期以来,陕西省工农业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极大影响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模式的粗放型使得区域生态资源禀赋萎缩严重,生产资源要素约束趋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减弱,逐渐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的局面。为此,要严格按照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发展为思路,大力调整陕西尤其是陕北地区现有产业结构,集中精力把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特征的传统循环经济推向以观念更新 (Rethinking)、体制革新(Reform)、技术创新(Renovation)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生态经济[3]。加快优化关中地区现有产业布局和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城市间融合和产业链条延伸,以“新四化”促进关中地区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和生活富裕道路。改善陕南地区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优化调整村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配置,通过生态移民改变以往“输血式扶贫”,变区域脱贫致富为人口异地安置致富,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空间均衡,争取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三)尝试生态财富有偿使用,建立健全资源高效利用机制
生态环境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和区域性特点[4](P98-99)。陕西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但其作为承东启西的主要省份,同时又是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生态屏障。长期以来,区域生态资源使用存在“少数人负担,多数人受益”“贫困地区负担,富裕地区受益”和“上游负担、下游受益”等问题。为此,建议加快制定以“政府主导、市场推进”为原则的区域生态财富有偿使用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责任原则。通过有偿使用,既可以解决陕西省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资金困境、使当地居民实现“生态致富”,又可以建立起符合陕西省实际的生态效益评估机制、生态效益资金保障机制、生态有偿使用支付机制等,确保区域生态资源禀赋的价值得到全面、有效补偿,同时从根本上改变居民对陕西省生态环境资源的认识和遏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状况。
三、绿色理念下陕西省生态文明发展的产业维度思考
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分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和发展。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提升,在区域产业分工日益细密化、专业化,工业发展日益高加工度化的同时区域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以及资源结构联系日益密切。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发展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以能源、煤炭、石化、采掘、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重化工业发展道路。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产业结构传统,一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大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产业,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能力较弱,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性价比极低。为此,以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绿色理念下陕西省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选目标。
(一)陕北地区加快资源型产业流程再造和布局调整
陕北地区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化石资源禀赋是导致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和恶化的重要原因,在化石资源采掘、加工过程中极度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能水平,多数以原料供应和初级加工为主要消费方式,在无序开发、粗放利用的同时不仅牺牲了地域生态环境,也难以提升地域经济发展质量。为此,陕北地区在“十三五”时期应着力加快绿色理念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围绕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新集群,着重壮大区域特色能源化工、有色冶金、现代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边塞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资源型产业链条向后侧和旁侧延伸,进而向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对现有能源资源采掘加工企业进行流程再造和技能提升,在有资金实力、有技术储备的企业先创先试,大力推行企业内部生产工艺和流程的循环体系改造,促使循环经济在陕北地区化石企业的发展和推广,把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推进清洁生产、开发绿色产品和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对原有产业布局进行宏观规划和大力调整,减少区域经济发展对化石资源的过分依赖,逐步改变现有“一业独大”的畸形经济结构,尽快培育出若干个能够替代的接续产业,通过直接干预、间接引导、政策限制和信息集成等手段实现产业适度集中与平衡布局的合理结合,做到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消耗和生态保护平衡统一。
(二)关中地区变迁产业政策,走产业集群绿色化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是走工业化进程,诚然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绕不开的必由之路,但是过度推崇GDP增长的初级工业化发展导致今天陕西人居生态环境恶化与自然资源存量枯竭并存,如果不及时转变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政策,那么不但陕西省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而且人居生态环境将更加恶化。为此,从转变产业发展政策入手,严格限制“三高两低”型(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低质量、低效益)企业的审理和批准,大力扶植和支持绿色环保、有机无害产业的发展,通过舆论宣传、资源税费体制、政策信息、区域优惠政策等相关配套措施的引导,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关中地区经济、社会、人口和资源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生,加快引导关中地区产业发展向“高科技、生态化、无污染、绿色化”产业集群转型。依托中国制造2025陕西行动计划,在西安、宝鸡等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快扶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能源装备、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发展,促进关中地区制造业向智能化、柔性化、精细化、绿色化转变;培育壮大信息技术、增材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把关中地区打造成西部地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动关中地区金融、物流、信息服务、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上水平、上台阶;以信息经济发展为引领,大力发展大数据与云计算,加快培育互联网+制造、能源、农业、商贸、物流、金融等六大新业态;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和业态创新,打造煤化工、汽车、航空航天、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等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三)陕南地区实施区域产业结构绿色转型调整
陕西省由于地处内陆,各地市发展普遍以资源采掘、能源开采利用等产业为主,兼有一些产能比较落后的低端工业和简单的加工业。产业结构初级化导致区域生态资源禀赋对陕西省经济社会贡献能力较弱,资源供给和利用比例极不协调,采掘量大、利用率低,资源补给、循环永续利用不够,成为区域生态环境失衡的主要推手。为此,陕西省应该在绿色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以调整陕南地区产业结构为抓手,大力支持区域绿色环保产业的孵化、培育和扶持;重新梳理和界定陕南地区资源禀赋种类和存量,大力提升绿色资源和有机产品加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在药材、茶叶种植、绿色竹木制品、绿色养殖业、绿色食品、绿色果业、绿色采编业、编织业、无公害种植等产业上下功夫,把充分利用陕南地域自然气候、优质山水资源、无污染土壤和生态环境等区域条件与保护区域资源环境结合起来,使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赢。
四、绿色理念下陕西省生态文明发展的制度维度思考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用以约束行为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的规则、道德和伦理的行为规范。如果没有制度约束,有限理性人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往往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的混乱或者低效率[5]。就陕西省生态文明发展的制度视角来看,陕西省亟需改变影响和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生态制度和措施,进而实现生态文明发展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的过程,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6](P89-90)。通过制度创新彻底扭转陕西省生态文明发展的现状,使陕西省真正成为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生态屏障。
(一)探索实施区域生态环境资源价值评估和监管制度
生态环境是一种资源且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但生态环境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与其他资源一样生态环境资源也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7](P21)。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对于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只能产生负的价值,即促使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恶化。陕西省可以率先探索由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直接导致各类产品生产成本和生产率的变化,进而影响投入与产出水平的变化情况,以此来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资源价值的外部成本,凭借区域生态环境资源价值评估制度来推动陕西省生态脆弱区域的生态文明发展。同时实行省内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探索建立跨地区环保机构,推行全流域、跨区域联防联控和城乡协同治理模式。加快推进数字执法,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方式探索排污许可、环境监测、环境监察三大数据链条串联整合,对区域现有生态环境资源实施严格保护和监测,科学评估区域现有生态环境资源价值。进一步在省内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统一监管,建立覆盖全省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建立健全省域企业环境信用记录和违法排污黑名单制度,强化企业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和环境信息公开,实施多方参与的环境保护与监测管理制度。
(二)探索实施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制度
环境资源产权的公益性毋庸置疑,但由于其公益性导致环境资源基本处在“产权虚置”状态下,加之人们对其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如果按照目前将其完全作为公共物品的管理方式,很难改善对陕西省域生态环境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生态文明建设和陕西省经济的永续发展将难以为继。为此,应当探索在陕西省率先建立和实施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制度,促使在代表环境资源权利主体的公共机构和消费厂商之间建立起以环境资源产权交易为主的外部性市场。具体而言,可以尝试两个层面探索:一是环境权属与污染权属层面的交易,主要发生在环境资源产权的代表者政府或其托管人与污染者厂商之间进行付费许可和使用补偿的污染交易;二是污染权与污染权层面的交易,主要在污染权属所有人之间进行产权交易。通过实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遏制搭便车与投机心理,合理使用和利用区域生态环境资源,提高向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投资的积极性。同时在陕西省探索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环境资源产权初始分配制度,创新有偿使用、预算管理、投融资机制,培育和发展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制度。
(三)探索实施生态环境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资源环境的公益性和使用的排他性导致陕西省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承载过量。为了有效约束资源环境使用和利用中的浪费和破坏,应当在陕西省探索实施生态环境排污权属交易制度。所谓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条件下,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可以进入市场交易,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它是政府用法律制度将环境资源使用这一经济权利与市场交易机制相结合,使政府这只有形之手与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控制环境污染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确立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使污染物排放在某一区域内具有合法权利,容许这种权利像商品一样自由交易。承认污染源治理存在成本差异,治理成本较低的企业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或减少污染物排放,把节余的排污权以商品化出售给污染成本较高的企业。市场交易使排污权从治理成本低的污染者流向治理成本高的污染者,这样就会迫使污染者为了效益而降低治理成本,进而减少污染排放,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生态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结 语
生态文明发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三个陕西”(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重要目标的指引下,从破解陕西生态文明发展这一桎梏因素入手,以绿色理念为引领,把社会、经济、产业和制度四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使三秦大地真正成为天蓝、水碧、地绿的新乐土。
[1]Ye,Q.G.W ays of Training Individu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der Mature Socialist Conditions[J].Scientific communism,1984,(2).
[2]何乃维.中国西部农业自然灾害情况、原因与对策[J].生态经济通讯,2001,(3).
[3]赵国锋,段禄峰.西部地区生态城镇建设的理论、构想和路径[J].现代城市研究,2013,(4).
[4]牛文元.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5]Le Gales.Regulations and Governance in European Citi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8,(3).
[6]陈伯君.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公平增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罗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刘烜显]
赵国锋,西京学院通识教育中心讲师,硕士,陕西西安710123;段禄峰,西安邮电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教授,管理学博士,陕西西安 710061
F124.5
A
1004-4434(2016)09-0132-05
西安市软科学基金项目“西安城镇化发展模式及推进机制研究”(SF1415-1);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陕西关中地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研究”(16JK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