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自愿中期审计动因的实证研究

2016-11-29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黄正健

中国商论 2016年27期
关键词:动因财务报告代理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黄正健 李 今

上市公司自愿中期审计动因的实证研究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黄正健 李 今

本文根据我国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自愿接受中期财务报告审计的现象,采用2003年~2005年的经验数据,结合审计的代理理论对自愿中期审计的动因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采取描述性统计和Logit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代理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我国企业进行中期审计的行为,资产收益率对是否自愿接受中期财务报告的审计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而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

自愿中期审计 代理成本 审计动因

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公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3号——季度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的通知》,要求上市公司自2002年第一季度起必须披露季度报告。监管当局对中期财务报告是否接受审计却并没有提出强制性要求。尽管如此,通过阅读年报可以发现仍有一定数量的上市公司选择了自愿进行中期财务报告的审计,这一现象为我们验证“审计需求的动因”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机会。

1 研究动机

中期财务报告简称中期报告,是指涵盖期间短于一个完整财务年度的、面向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财务报告,主要指半年报和季报。在实践中由于年度财务报告披露周期较长,难以及时满足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而中期财务报告则具有披露周期短、信息发布及时的特点,因而中期财务报告越来越受到管理层和使用者的重视。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规定,除特别规定外,上市公司可以不进行中期财务报告审计,即中报审计属于自愿信息披露的范围。只有当公司拟在下半年进行利润分配或拟在下半年发行新股等再融资时才被强制要求对中期报告进行审计。尽管官方没有强制要求上市公司进行中期报告审计,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出于各种审计需求动因,选择了对公司所披露的中期报告进行审计。对于企业而言只有信息披露带来的收益大于披露成本时,企业才会选择承担高昂的审计费用,自愿进行信息披露。目前,对于自愿审计动因的解释主要有四种理论,分别是代理理论、信息理论、受托责任理论、保险理论。其中,代理理论和信息理论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同和应用。本文试图探讨在代理理论下自愿中期审计的动因,并检验自愿中期审计是否真正带来了代理成本的降低。

2 文献回顾

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导致所有者和经理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经理人员存在损害所有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同时,理性的投资者会预期到管理人员的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并会在其融资时“用脚投票”,使管理人员承担机会主义行为的损失。但管理人员不愿意承担这样一种损失,于是就引入了一种客观的监督机制——审计。Watts(1977)和Smith(1979)对Jensen和Meckling(1976)的研究思路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认为经理人员和投资者为了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产生了对外部审计的需求。Chow(1982)从代理理论的角度出发,实证考察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和柜台交易的公司聘请外部审计的动机,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越低、债务比例越高、规模越大的公司其代理冲突越严重,越倾向于进行自愿审计。Hawetal(2003)则运用我国上市公司1996年~1999年的数据检验了中期报告自愿审计需求的动机,研究结果表明,自愿审计需求与盈利能力和公司规模正相关,与非流通股比例负相关,得出管理层自愿需要审计服务来增强财务报告的可信性,从而起到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的结论。

我国对自愿中期审计的研究较少,近几年曾颖、叶康涛(2005)通过研究发现代理成本较高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聘请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师,以降低代理成本。杜兴强、周泽(2007)基于深圳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和资产收益率显著影响企业是否自愿接受中期财务报告的审计,而独立董事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是否控股、管理层持股比例、两职合一以及股权制衡因素影响均不显著。

3 研究假设

代理理论最早由Watt和Zimmerman提出,他们认为审计师应当重视控制方和管理层的关系,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拥有经营权的管理层可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企业股东的利益。为了降低代理的道德风险,使代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尽可能的一致,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即代理成本(Jensen和Meckling,1976)。

现代公众公司除了以上代理问题之外,还有另一类严重的代理问题,它产生于公司大股东(控制性股东)与外部分散的中小股东之间。大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之间存在着隐含的契约关系,大股东代理分散的中小股东对公司实施控制,由于二者的目标函数也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一致,导致大股东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对外部中小股东实施“掠夺”。中小股东因利益受到侵害而“用脚投票”,最终大股东的利益也会受到伤害。为了缓解代理冲突和提升公司价值,大股东们也往往自愿接受外部审计,从而降低代理成本。

因此,在代理理论的指导下,企业为了缓解代理冲突,降低代理成本而自愿选择外部审计。如果降低代理成本是企业的目的,则选择中期审计企业的代理成本应当低于不选择中期审计企业的代理成本。如果我们通过实证检验证明此情况存在,可推知降低代理成本是企业自愿进行中期审计的一个主要原因。反之,如果企业的代理成本没有产生较大的差异,则降低代理成本就不是自愿中期审计的主要动因。因此,我们提出假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自愿中期审计的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显著高于没有进行自愿中期审计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

4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03年~2005年深沪两市中A股数据,挑选其中自愿接受中期审计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筛选标准如下。

(1)选择沪深两市中A股上市公司中进行中期审计的公司,剔除ST、PT类公司。ST、PT类公司的中期报告审计属于强制性。

(2)剔除配股,增发类上市公司,此类公司的中期报告审计也属于强制性。

(3)剔除金融保险类企业。

(4)剔除新上市公司,此类公司接受中期审计的动因可能有所不同。

(5)本文验证过程需要采用企业控股、现金流权、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公司规模等数据,剔除数据不完整的企业样本。

经过筛选,我们获得230个自愿中期审计企业的数据,并同样选择230个没有自愿中期审计的企业作为配对样本。筛选样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筛选样本情况表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上市公司中自愿接受中期审计的比例并不高,2003年~2005年分别只有9.05% 、9.65% 、4.93% ,并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从一个侧面表明,在我国中期财务报告的审计作为一种外部监督的作用仍然有待加强。

4.2 研究模型

我们选择如下模型来验证假设:

其中变量定义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定义表

本文采用两权分离度,即以最终控制人现金流权和投票权的分离程度来衡量代理成本的大小。定义变量agent=实际控制人投票权/现金流权,根据La Porta(1999,2001)等关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定义和最终控制人的原则。本文按以下方式定义和计算控股股东及其控制权和现金流权:(1)控制权包含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对于控制权的选择存在一个标准, 比如控制权至少在10%以上,这是一个普遍接受的标准。(2)现金流权的确定。计算每条控制链中控制权的乘积,然后将此乘积相加。

4.3 描述性统计

表3 描述性统计表

由表3我们可以发现,对于Agent变量,即企业投票权和现金流权的比值,各个指标测试样本和配对样本都没有明显的差异,描述性统计的结果没有发现自愿中报审计公司的代理成本与没有自愿中报审计公司的代理成本存在显著差异。存在比较明显差异的变量是企业的投资报酬率(ROE),测试样本值明显高于配对样本值。根据代理理论,自愿进行中期审计的企业节约了更多的代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从而间接提高了企业的盈利水平。我们可以推测盈利水平较高的企业更愿意中期审计,即企业的盈利水平是影响其自愿接受中期审计的一个因素。此外,资产负债率(Lev)变量也存在一定的统计差异,表明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更愿意中期审计。而Size变量的差异不明显。

4.4 回归分析

本文使用Logist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Logist回归模型检验结果

从回归数据可以看出,变量agent的Beta值为负数但不明显。对Agent变量和audit进行拟合仅有0.080的 拟合度。因此没有得到证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进行中报审计是由于存在高的代理成本,即缓解代理冲突不是上市公司进行中报审计的动因,这说明代理理论不能解释我国上市公司中报自愿审计需求。

对于解释变量size和解释变量Lev,回归得到的系数均为正数但都不明显,无法证明自愿中报审计的公司其公司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均高于没有自愿中报审计的公司,这一结果说明我国大型公司和负债较多的企业并没有积极选择外部审计的动机。

而对于解释变量ROE,回归系数也为正数且Beta值较为显著,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对公司是否选择中报审计有一定的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企业是否选择中报审计正相关,这与Haw等(2003)的结论一致。

5 研究结论

本文对2003年~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自愿中期报告审计需求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与以往研究成果不同的是,没有得到证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进行中报审计是由于存在高的代理成本,即缓解代理冲突不是上市公司进行中报审计的主要动因,也说明代理理论不能解释我国上市公司中报自愿审计需求。

在检验结果当中,对衡量企业盈利水平的变量ROE,回归系数为正且差异较为明显,说明企业盈利水平是影响企业是否自愿接受中期审计的重要动因之一。这与Watts和Zimmerman(1986)提出的信号显示理论相一致,也与Hawetal(2003)的结论一致。经营业绩好的公司为了显示其与其他公司的差别,自愿选择外部审计便是传达这种信号的手段之一,而本文的实证分析和研究并没有表明代理理论对此有更好的解释,但考虑到数据为随机抽取,ROE作为控制变量并没能起到很好的对比控制作用,可能对代理成本的检测造成一定误差,这也是本文的局限所在。同时影响到企业审计的动因的除模型中提到的企业规模、盈利水平、资本结构等,可能还受到股改、独立董事数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控股与否、管理层持股比例、两职合一等因素的影响,如何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将是后续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

[1] Ross L.Watts,Jerold L,Zimmerman. Agency Problems, Auditing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Some Evidence[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26).

[2] [美]瓦茨.实证会计理论[M].陈少华,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 杜兴强,周泽将.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公司治理动因[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7(3).

[4] 王鹏,周黎安.中国上市公司外部审计的选择及其治理效应[J].中国会计评论,2006(12).

[5] 杜兴强,于竹丽,周泽将.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初步经验证据——基于管理当局持股和第一大股东视角[J].当代财经,2007(7).

[6] 王艳艳,陈汉文.代理冲突与高质量审计需求——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经济科学,2006(2).

[7] 吴迪,吴粒.中期财务报告审计质量与审计意见相关性研究[J].财经界,2007(10).

[8] 朱峰.非对称信息下的审计委托代理理论关系[J].审计研究, 2007(3).

F239

A

2096-0298(2016)09(c)-169-03

黄正健(1961-),男,湖南长沙人,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硕士,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访问学者(2003年~2004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审计署等多项科研项目,主编《管理会计学》(中山大学会计学系列教材);李今(1986-),女,山西太原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动因财务报告代理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清、民国木薯在广东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初探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代理圣诞老人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布2017袖珍指南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控评价问题与对策
解码英国加入亚投行的动因
108名特困生有了“代理妈妈”
胜似妈妈的代理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