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外贸发展与转型升级研究①
2016-11-29昆明学院经济学院郑汉金杨云匀周艳丽
昆明学院经济学院 马 俊 郑汉金 杨云匀 周艳丽
云南外贸发展与转型升级研究①
昆明学院经济学院 马 俊 郑汉金 杨云匀 周艳丽
近年来云南外贸成绩不俗,增速迅猛,几年就完成了过去几十年才有的大跨越,培育形成了机电、农产品、纺织服装、磷化工、有色金属、电力等六类传统出口优势产品,但总体规模小,全国占比低,商品结构不合理,市场较集中,区域发展不平衡,外贸经营者的潜力还未充分挖掘。云南外贸依靠但不应依赖传统支柱产业,要配合外贸促进、产业、财税、投融资等政策调整,优化外贸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
外贸 发展 转型 升级
1 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与转型升级的内涵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代表钟山提出,要实现外贸“转方式、调结构”,必须推进五个优化,这五个优化分别是:第一,优化贸易产品结构,即既要保证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又要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品牌产品的贸易份额,同时还要扩大服务业的进出口规模;第二,优化外贸方式,即要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发展其他贸易方式;第三,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既要保证对传统市场的出口额,还要扩展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第四,优化国内区域布局,即一方面巩固东部地区的外贸规模,另一方面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外贸份额;第五,优化外贸经营主体,即在现有多种外贸性质企业共同发展的同时,提高中国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所占份额[1]。
商务部研究院李健认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应当包括外贸的转型与升级两个层面的含义。外贸的转型是指从粗放型、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增长和发展,转向集约型、以质量效益提高为主的增长和发展;从主要依靠成本优势的增长和发展,转向主要依靠综合竞争优势的增长和发展。外贸的升级是指提升和优化进出口商品及服务的结构,改变以往商品及服务出口加工(经营)深度、技术和研发含量、附加价值等偏低的状况,提升我国主要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高外贸发展的微观和宏观经济效益[2]。
2 云南外贸发展情况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毗邻缅、老、越三国,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共有23个口岸,其中国家一类口岸16个,二类口岸7个。23个口岸中,航空口岸3个、水路口岸2个、铁路口岸1个和陆路口岸17个。这些以瑞丽、河口、腾冲猴桥、磨憨和昆明机场为核心的口岸形成了陆、水、空齐全,全方位开放的格局,有力地促进了云南省外贸的发展。除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云南省货物进出口出现回落外,2000年~2014年云南省外贸总体呈上升趋势。
2000年~2014年进出口总额由18.1亿 美元上涨至296.1亿 美元,翻了16.4倍 ,其中,出口额由11.8亿 美元上涨至188亿美元,翻了16倍;进口额由6.4亿 美元上涨至108.2亿 美元,翻了17倍。2015年,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全国外贸整体下行的形势下,云南货物贸易进出口245.3亿 美元,较上年同比下降了17%,是继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云南外贸出现下滑之后的再次下行。
图1 2000年~2015年云南省货物贸易总体情况(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云南省统计年鉴,云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昆明海关。
2.1 外贸商品结构
机电产品、农产品、纺织品及服装、磷化工产品(含磷及磷酸、化肥)、有色金属和电力是云南省传统出口大项。进口商品以金属矿砂、机电产品、农产品为主,棕榈油为最大进口农产品(见表1、表2)。
2.2 贸易方式和经营主体结构
云南货物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民营企业已成为主力,但是,年进出口总额十亿美元以上级别的云天化、云铜以及数亿元级别的云南烟草、云天化、云铜、云锡、云冶、昆钢、云南电网等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仍然举足轻重,地位难以撼动(见表3)。
表1 2015年云南省出口商品结构表(金额单位:万美元)
表2 2015年云南省进口商品结构表(金额单位:万美元)
表3 2015年云南省进出口总值分类统计表 (金额单位:万美元)
2.3 外贸市场结构
东盟长期以来是云南省最大、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所占云南货物贸易比重较大,2015年云南对东盟贸易额131.8亿 美元,占全省货物贸易额的53.7% ,比重较上年提升5.4个 百分点,其中对越南贸易额增长51.1% ,对泰国贸易额增长59.7% 。同时,云南与47个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小幅下降2%,其中对印度贸易额增长46.6% ,表现均好于全省外贸总体情况。
2.4 外贸区域布局
省会昆明的货物贸易额长期占比全省货物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其次是德宏、版纳、红河等几个与缅、老、越接壤的主要边境地市及滇中的玉溪市,而另外11个州市合计占比仅10%上下。
3 云南外贸结构分析
近年来云南外贸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增速迅猛,几年完成过去几十年才有的大跨越,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从零到近一百亿美元用了59年,从近百亿美元到两百亿美元以上用了4年,再到近三百亿只用了2年。培育形成了机电产品、农产品、纺织服装、磷化工、有色金属、电力等6类传统出口优势产品。机电产品自2009年~2015年7年间,始终保持云南出口前两强地位,其中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5年名列第一,纺织服装近7年来,2009年列第5,2010年、2011年、2012年、2015年列第4,2013年和2014年列第3。农产品出口额2009年和2012年两次位列云南出口第1,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位列第2,其中蔬菜2010年首次超越烟草排列农产品出口第1,玉溪市蔬菜基地、昆明市花卉产业基地、昆明市蔬菜基地分别于2011年、2012年和2013年被商务部批准为国家农产品出口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玉石出口呈现良好势头,2013年和2014年均超过有色金属和电力成为第5大出口品类。云南以金属矿砂、机电产品、棕榈油等为主要进口商品,但矿石进口受限于进口来源国的贸易壁垒。贸易方式多样,一般贸易为主,边境小额贸易是特色。东盟是云南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云南对东盟贸易额持续数年占据云南省对外贸易额的半壁江山,缅甸又是最大的东盟贸易伙伴,占比约50%。省会昆明的货物贸易额占比全省货物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其次是德宏、版纳、红河等几个主要边境地市以及滇中的玉溪市。外贸经营主体多元,民营外贸已经成为主力军,但大型省属企业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
然而,云南外贸总体规模小,货物贸易占比全国2014年是0.7% ,2015年是0.6% ,跟贸易发达的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等省市差距巨大,在西部省区市中一般排在四川、重庆、广西之后。外贸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基础薄弱,价值链短,发展不平衡,基本属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山”有几个含义,一是指矿山、矿产、矿石,云南富含各种有色金属矿和其他矿产,已探明锡、铅、锌储量列全国第1位,铂族金属矿产主要有铂、钯、锇、铱、钌、铑等6种,居全国第2,银第2,铜、镍第3,锑、钛第4,铁、锰第6,铝第7,钨第8,金第16,在能源矿产中,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9位,在化工原料矿产中,磷居全国第1位,盐第4位,芒硝、砷、钾盐、硫铁矿、电石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等8种矿产的储量,也居全国前10位,但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多,冶炼企业多,加工企业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矿产资源利用价值低,大多出口矿石原料和经冶炼的初级矿产品以及量大价廉的化肥。二是指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以果蔬、烟草为龙头的农产品常常可居云南出口产品排名的第2位,有的年份是第1位,烟草产业比较成熟,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但年出口规模也就是几亿美元,2010年蔬菜出口首超烟草,成为云南最大出口农产品品类,也是西南蔬菜出口第一,之后几年地位一直比较稳固,蔬菜水果等以生鲜品出口为主,加工程度低,制成食品、饮料、糖果、酒类、香料、天然植物药品、养生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很少,没能充分挖掘和实现绿色资源的价值,就一般的低加工程度的农产品而言,也还有进一步丰富出口品种的余地,比如,增强玛咖、三七、天麻、螺旋藻、石斛等的种植培育和野生菌、松茸、虫草、松露等的生态保护和采掘。云烟、云菜、云茶、云花等在国内外有相当高的知名度,除云烟以外,蔬菜等其他品类都不注重品牌建设,商品虽然在国际市场,尤其东南亚、港澳、日韩畅销,但很少在国外注册商标,而注册商标、树立品牌、建立企业声誉是企业、商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却被企业所忽视。
“水”指利用云南的丰富水资源发电,对老挝、越南的电力出口,但年规模也只限于几亿美元。“山”和“水”也指云南与缅老越山水相连,人缘相邻,民族相亲,文化相通,经贸联系紧密,云南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近邻东盟占据云南对外贸易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中2015年与缅、老、越三国的货物贸易额占全省贸易额的30%以上,但在全中国与该三国的货物贸易份额中占比不到10%。云南凭借地利的优势向东盟出口大量机电产品以及部分纺织服装,按2015年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机电、纺织服装贵为云南出口商品的第1和第4大类,但这两类商品依靠的是全国的相关产业基础为支撑,由云南的外贸流通企业在全国范围调运货源供应出口,云南并非制造业大省,不是重要的机电生产基地,更不是纺织原料基地和纺织品、服装加工基地,省内虽有云内动力、昆船集团、昆明机床、昆明重机等几家装备制造大型企业,有的甚至是主板上市公司,但以他们各自的自营出口额计算,没有一家排进2015年云南出口100强,即便是习总书记2014年视察过、省内最大的民营工贸机电企业——云南力帆骏马车辆进出口有限公司,2015年的出口额也只不过是7216万美元,仅占比全省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1.63% ,从云南机电产品外贸流通型出口龙头企业云南联合外经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的出口货源也主要在省外,近些年对外出口的一百多条船全部为省外采购,云南纺织服装出口货源的情况更弱,省内没有任何一家在全国叫得响的生产企业,2015年云南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额788万美元,大理滇西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出口额210万美元,大理华兴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出口额134万美元,云南的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出口货源主要在省外,出口商品从全国采购调配,机电产品和纺织服装出口这些年持续排在云南出口前列,不是靠云南自身相应的产业基础支撑,这两大类商品出口的良好表现以全国范围内相关产业优势为后盾,靠云南外贸流通业界的努力,得益于云南地方外经贸政策的扶持,只可惜没给云南相应产业的繁荣发展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和帮助,外贸出口的体面成绩是产业界的尴尬,实际上云南在这两类商品的出口上起到的只是桥梁或通道作用,云南激励外贸的政策如出口退税、机电产品出口增量奖励等很可能带给省外生产企业更多实惠,云南机电和纺织服装出口喜人数据背后的实际情况是相关产业并没有实实在在地支撑外贸,而外贸也没有反作用惠及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10年云南备案的对外货物贸易经营单位已近12000家,保守估计,现有2万家以上,而2015年有进出口业绩的含国有、集体、私营和外资在内的外贸企业还不到2000家,外贸经营者的潜力还未充分挖掘,活力还未充分体现。
4 云南外贸发展、转型升级的思路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云南外贸需要转方式、调结构。通过走访调研、数据分析,对云南外贸调结构、转方式,实现转型升级,我们有以下思路。
第一,应优化云南外贸商品、服务结构,巩固、做优机电产品、农产品、纺织服装、磷化工、有色金属、电力等6类传统出口优势产品。贯彻落实2014年8月2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云发〔2014〕20号),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产业转移聚集区,大力承接家电、纺织服装、鞋帽、塑料制品、玩具、五金等出口导向型产品制造,促进机电、纺织服装出口的产业基础建设,尽早实现本地化生产、就地供应出口,带动就业,惠及云南地方经济;拉长农产品、有色金属、磷化工产业链,提高云南自身优势资源的利用价值,增加附加值,使出口产品量增价更高,适当的金属矿砂进口与冶金、重化工行业输出过剩产能、走出去就地获取原料就地生产相结合,避免遭遇进口贸易壁垒;提高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贸易份额,深度开发天然药物资源,积极开发植物提取的天然保健品、天然香料、天然化妆品等天然产品,重点打造石斛、灯盏花、三七系列产业链,培育发展生物技术药、积极发展化学药,在国际市场上树立品牌和声誉;依托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支柱产业,继续扩大旅游服务的出口规模,高效运用南博会、昆交会等国际商务平台,并充分发挥昆明作为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的优势,提供更多的国际会展服务,同时发挥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优势,大力开展文化贸易,众多云南高校可进一步增加对周边国家教育服务输出,抓住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和云南沿边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契机,运用多项国家战略支撑的优势,伴随人民币周边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云南的金融服务贸易走向东南亚、南亚,让金融成为云南外向型服务贸易新的重要增长极。开展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全方位合作,积极引进跨国集团和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加快引进先进服务技术和标准、经营理念和优秀人才,加快云南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促进和培育云南现代服务业比较优势的形成,发展软件开发服务外包、电信增值及运营服务外包、网络与数字增值服务外包等科技服务。
第二,优化贸易方式,做强一般贸易,发展加工贸易,扩大边境贸易。2013年玉石出口为云南出口新增品种,金额达3.6亿 美元,即超过有色金属和电力成为第5大出口品类,占比全省出口额2.3% ,2014年玉石出口达到6.65亿 美元,巩固第5大出口品类地位,占比全省出口升到3.54% ,2015下滑明显,仅为238万美元。玉石贸易应用好紧邻翡翠玉石产地缅甸密支那勐拱地区乌龙江流域的地理优势,发挥瑞丽国家级开放开发试验区、昆明出口加工区作用,融合地利资源优势、设计加工优势、物流通关优势,优先发展玉石翡翠珠宝的保税物流、加工贸易,建设参与国际珠宝产业大循环的产业基地、交易平台;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与缅、老、越的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
第三,优化外贸经营主体,扩大政策覆盖面,激发广大民营中小型外贸企业活力。民营外贸虽已成为云南外贸的顶梁柱,但小微外贸企业众多,没有进出口实绩的也较多,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保险服务机构可积极主动地开展相关活动,宣讲政策,扩大政策覆盖面,帮助小微外贸企业用足、用好国家和地方的财税、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政策,如降税减费、“两个十万元”、100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增量风险补偿奖励资金、“两个不低于”到“三个不低于”、信用贷款保证保险、政策性外贸融资担保以及国际营销、电子商务、检测、物流平台等,还可考虑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退税试点企业范围,培育小微企业成长,激发小微外贸潜力。
第四,推广玉溪经验,优化省内外贸区域布局,巩固提升省会城市昆明和主要边境地市德宏、版纳、红河的外贸规模,提高滇中、滇东北、滇西北地区的外贸份额。多年来,玉溪市外贸结构基本以黄磷为主的磷化工、“两烟”和少量的五金机电产品构成。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两高一资”产品的限制和“两烟”双控政策的出台,以及红塔集团出口业务上划云南烟草国际公司,玉溪外贸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经过坚持不懈的培植和努力,玉溪外贸走出了一条以扩大蔬菜贸易为重点的农产品出口转型升级之路。2011年10月玉溪市蔬菜基地被商务部树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涌现出如通海巨大浪宋威进出口有限公司、云南茂源果蔬进出口有限公司等年出口过亿美元的大型蔬菜企业和一大批果蔬出口企业。2015年在全国、全省对外贸易同比下降的情况下,玉溪外贸实现了逆势增长,完成进出口总额18.96亿 美元,同比增长95.7% ,以果蔬为主的出口额18.52亿 美元,同比增长102.9% 。
第五,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既要巩固并增加对传统市场东盟的贸易额,还要利用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桥头堡、大通道建设契机,扩展与南亚国家的贸易,通过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出海口,通江达海拓展更广阔的市场,做更多的远洋贸易。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不能跌入比较优势陷阱,云南外贸依靠但不应依赖烟草、矿产、生物、电力等传统支柱产业,应配合外贸促进、产业、财税、投融资等政策调整,优化外贸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力争云南外贸华丽转身,实现转型升级。
[1] 钟山.培育竞争新优势,实现外贸新发展[J].求是,2013(16).
[2] 李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理论与实践[J].国际贸易,2012 (6).
F727
A
2096-0298(2016)09(c)-106-04
2014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课题“云南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D2014 ZD15)。主持人:马俊。
马俊(1970-),男,回族,云南昆明人,高级经济师,国际商务师,副教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方面的研究;郑汉金(1979-),女,浙江温州人,副教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国际贸易方面的研究;杨云匀(1981-),女,云南昆明人,讲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国际金融方面的研究;周艳丽(1981-),女,湖南祁东人,讲师,经济学硕士、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国际金融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