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6-11-29贾成銮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1期
关键词:达拉神经功能注射液

贾成銮

江苏滨海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滨海 224500



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贾成銮

江苏滨海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滨海 224500

目的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2015年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0 d后2组患者各项血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依达拉奉注射液;急性脑梗死;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

脑血管疾病导致现代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的常见与多发疾病。如患者发病后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很可能导致脑损伤的发生,而急性脑梗死的致病原因较为复杂,临床治疗中还无特效药物[1]。依达拉奉(edaravone)是脑保护药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2]。本文探讨依达拉奉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04—2015-05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均符合1996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3],且发病时间均在72 h内。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及其他严重冠心病患者,排除肝、肺、肾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54~76岁,平均(65.4±7.8)岁;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1~78岁,平均(64.8±6.9)岁。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入院后选择常规治疗方案,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剂量为500 mL,1次/d;快速静滴浓度为20%的甘露醇250 mL,1~2次/d,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250 m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生产厂家为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80056)30 mg加入250 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后静滴,2次/d,持续治疗10 d。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及治疗30 d后采集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测量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选择1996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中国卒中量表CSS[4]。颅内动脉血流检测仪器选择TCD检测仪器,对颅内动脉血流情况进行观察。在颞窗应用功率为2 Hz的探头对颅脑前动脉的交通前段、中动脉的主干M1段、颈内动脉的终末段、脑后动脉的前交通段进行观察。经枕骨大孔窗探查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诊断中根据脑血管的解剖图像选额最可能存在侧支代偿的动脉,如血管平均血流速度(Vm)增加在10 cm/s以上,确定为侧支循环改善。

1.4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标准根据参考文献制定[4],将疗效标准共分为5级。痊愈为病残分级为0,神经功能CSS评分减少在91%以上;显效为病残分级为1~3级,CSS评分减少在46%~90%;进步为CSS评分减少在18%~45%;无效为CSS评分减少或增加不足18%;恶化为CSS评分增加在18%以上或死亡。以痊愈率与显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与CSS评分比较 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组患者治疗前C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CSS评分均相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30 d后临床疗效比较 [n(%)]

表2 2组治疗前后的CSS评分比较

2.2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后患者脑组织发生继发性缺血性坏死前,如能够尽早恢复脑部血液供应情况,能够有效避免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而脑组织对缺血状态的耐受性非常差,如发生缺血情况,可能在短短的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快速引发无法逆转的脑损伤。所以延长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时间窗是无法有效避免脑损伤发生的,急性脑梗死必须及早治疗[5-6]。

依达拉奉是新型的自由基清除药物,经过体外实验研究发现,能够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脂质的过氧化效果。通过大鼠的缺血模型实验发现,依达拉奉能够有效缓解脑水肿以及脑组织的损伤,缓解脑组织神经元的死亡,有效减少神经功能的损伤[7]。而依达拉奉的分子量较小,具有脂质亲和力基团,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能够达到60%,还能够有效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及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状态,增加前列环素水平,降低炎症介质白三烯水平,控制羟自由基的过度增殖,从而有效减少缺血半暗带的发展,避免脑梗死的持续发生,降低迟发型神经元的病死率。而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能够有效促进血流变学指标的改善[8]。依达拉奉应用在对活性氧参与的疾病中均有良好效果,如缺血性脑损伤、出血性脑损伤、创伤性脑损伤、急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死等[9]。本次研究发现,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常规疗法,而同时临床治疗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常规治疗,可以肯定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保护神经功能的作用。而在颅脑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液黏稠度、红细胞比积及纤维蛋白原等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统计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证明依达拉奉改善颅脑动脉血流变学指标,促进脑组织血液供应的效果良好。总之,依达拉奉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颅内动脉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促进患者康复。

[1] 朱焰,裴红霞.依达拉奉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3):466-467.

[2] 郝茹,张涛.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23(29):103-105.

[3]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12(6):381-383.

[5] 尹丽霞.依达拉奉注射液与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6):123-125.

[6] 曹秀梅,应风博.依达拉奉、长春西汀、疏血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 515-4 516.

[7] 朱江,高燕军,窦志杰,等.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后中脑微血管密度、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1(14):3 977-3 978.

[8] 潘云志,刘宏斌,孙兴元,等.依达拉奉对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5):314-316.

[9] 粱永才.依达拉奉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4):121-123.

(收稿2015-11-24)

R743.33

B

1673-5110(2016)21-0111-02

猜你喜欢

达拉神经功能注射液
碘帕醇注射液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