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治疗仪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作用
2016-11-29赵金风
赵金风 袁 举
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3
红外治疗仪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作用
赵金风 袁 举
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3
目的 观察分析红外治疗仪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血糖控制、营养神经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辅以红光红外治疗仪辅助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治疗前后震动感觉阈值变化进行量化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震动感觉阈值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震动感觉阈值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联合红光红外治疗仪能显著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红外治疗仪;震动感觉阈值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又称对称性、多发性末梢神经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63%[1],病变主要累及双侧末梢神经,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表现为对称性四肢末端麻木、疼痛、烧灼感、蚁走感、针刺感等,下肢重于上肢;后期则可累及运动神经,出现肌力肌张力减低、肌萎缩甚至瘫痪,且随病程延长,发病率及病变程度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后期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及措施[2-3]。因此,早期预防干预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缓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联合红光红外治疗,显著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08—2015-12我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均符合2013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45~72岁,平均(63.34±11.37)岁。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51~75岁,平均(62.48±12.58)岁。2组龄、性别、既往史、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入院后,2组均给予内分泌科基础护理,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合理膳食指导、改善生活方式、活动锻炼指导、血糖监测、药物正确服用方法及并发症预防等;药物治疗包括胰岛素、前列地尔注射液、硫辛酸、甲钴胺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抗氧化应激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辅以“迈能红外红光治疗仪”对下肢不同部位进行照射治疗,2次/d,30 min/次,10 d为一疗程,连续2疗程。
2.2 震动感觉阈值监测方法 与患者做好沟通,取得配合,采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检查,根据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Sensiometer A通用诊断标准[4]:震动感觉阈值(VPT)<15 V提示无明显DPN;VPT 16~20 V提示已存在DPN并有发生神经性溃疡的中度风险;VPT>25 V提示已存在严重的DPN并有发生神经性溃疡的高度风险。
2.3 疗效评定标准[5]显效:患者肢体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腱反射明显好转或正常,神经传导速度增加≥5 m/s;有效:感觉异常及腱反射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2~5 m/s;无效:自觉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腱反射及神经传导速度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3 结果
3.1 2组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 2组治疗前后震动感觉阈值变化比较 治疗前2组震动感觉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震动感觉阈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震动感觉阈值变化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发展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等密切相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确切病因病机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生发展与血糖代谢紊乱引起的氧化应激、血管缺血缺氧、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及自身免疫、遗传易感等因素有关,共同导致了无髓鞘轴突变性甚至消失,有髓鞘神经纤维髓鞘节段性或弥漫性脱髓鞘,以及髓鞘再生引起的郎飞结间长度改变等[6];另外,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体内糖化血红蛋白亦相应增高,一方面增高的糖化血红蛋白与体内一氧化氮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增高的血糖破坏了体内部分一氧化氮,使其相对缺乏,导致毛细血管舒张功能减退及微循环障碍。因此,DPN的治疗主要针对其病因病机发展的各个环节,包括控制血糖、修复神经、抗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环、提高神经细胞血氧供给和镇痛治疗等[7]。
红外治疗仪是一种安全、无创、操作简单的物理治疗设备,产生的单波长LED红外红光能使受照射部位的血管内皮细胞在一氧化氮合成酶的作用下释放一氧化氮,并能使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紧密结合一氧化氮的血红蛋白释放一氧化氮,游离的一氧化氮被机体细胞吸收并促进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血流灌注及营养代谢、缓解肌肉痉挛、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及骨骼肌张力,从而起到抗炎、镇痛及促进组织再生等生理和治疗作用。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及体征,容易被患者及医生忽视,延误诊断与早期干预,VPT 测定是一种简便、无创、耗时较小、价格较低的检测方法,且患者顺应性好,有助于提高周围神经病变的检出率及早期诊断。因此,我院以震动感觉阈值变化为量化指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进行震动感觉阈值量化评定及有效率评定,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联合红光红外治疗能显著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且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临床可试行。
[1] 梁生光,李顶成,莫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3):190.
[2] 史平平,傅松波,韦性丽.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方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8):5 327-5 329.
[3] 蚁淳,陈佩仪,陈琳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治疗和护理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2):1 363-1 366.
[4] 玛依努尔,古米娜,严利君,等.震动感觉阈值测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1,16(31):5-6.
[5] 张永珍,王军.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6):78-80.
[6] 黄开梅,刘兵,赵中.114例糖尿病患者神经电生理特征与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3):17-18.
[7] 张书月,石洪伟,张兴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药物概述[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6,12(2):62.
(收稿2016-03-11)
R587.2
B
1673-5110(2016)21-00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