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6-11-29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1期
关键词:叶酸半胱氨酸血症

何 芸

陕西安康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安康 725000



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何 芸

陕西安康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安康 725000

目的 观察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01—2013-02我院诊治的86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叶酸联合甲钴胺,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Hcy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应用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疗效,降低患者的血浆Hcy浓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叶酸;甲钴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致残及致死率也较高,给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严重的影响。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等密切相关,是诱发脑梗死的高危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有效控制,可以明显预防并阻断急性脑梗死的发生。随着对脑梗死的深入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被越来越多的证实其是诱发并加重脑梗死发生发展的新的、独立的高危因素[1]。我院通过应用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急性脑梗死,以探讨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01—2013-02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6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48~74岁,平均(57.2±5.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2~32 h,平均时间(21.4±6.7)h;血浆Hcy浓度17.38~31.61 μmol/L,平均浓度(25.44±3.18)μmol/L。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6~75岁,平均(57.6±5.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4~33 h,平均时间(21.3±6.0)h;血浆Hcy浓度17.41~30.05 μmol/L,平均浓度(25.52±3.47)μmol/L。2组性别、年龄、入院时间、血浆Hcy浓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于2006年修订的《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试行)》[2];(2)发病至入院时间<48 h;(3)脑梗死首次发作;(4)经CT或MRI检查发现为新发梗死灶;(5)年龄40~80岁;(6)空腹血浆Hcy浓度>15 μmol/L;(7)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近期服用过B族维生素等可对血浆Hcy浓度产生影响的药物;(2)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患者;(3)伴其他较严重的原发疾病患者;(4)发热、肿瘤、肾衰竭等患者;(5)其他原因导致的脑栓塞患者;(6)不能遵医嘱服药,影响治疗效果的患者。

1.3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检查患者血浆Hcy浓度。同时观察组患者给予甲钴胺(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086)500 μg,1次/d;叶酸(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143)10 mg,3次/d。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其他治疗。4周后再次检查所有患者的血浆Hcy浓度。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浆Hcy浓度变化情况。

1.4.1 疗效评定:临床疗效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进行评定[3],显效:功能缺损评分下降91%~100%,生活能力状态评级0级;有效:功能缺损评分下降46%~90%,生活能力状态评级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7%以下,甚至评分增加。(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有效率。

1.4.2 血浆Hcy浓度检测:分别于患者入院第2天及用药后第2周、第4周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放置于肝素抗凝管中,于1 h内在4 ℃的环境下应用高速离心机分离血浆,酶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浆Hcy浓度。检测仪器为美国DPC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并与其配套的Hcy检测试剂盒。血浆Hcy浓度正常值为5~15 μmol/L,血浆Hcy浓度≥15 μmol/L则判定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2.2 血浆Hcy浓度变化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浆Hcy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t=7.941),观察组治疗2周后血浆Hcy浓度下降程度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水平相当,观察组患者的血浆Hcy浓度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4,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浓度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Hcy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年轻的脑梗死患者,大多伴Hcy浓度升高。Hcy的发病机制不明,多与遗传、营养、药物等相关,其诱发脑梗死发生的主要机制:(1)机体内较高的Hcy能够加快氧自由基的生成,引发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使得一氧化氮活性丧失,血管收缩、单核细胞黏附和血小板聚集,从而血栓形成。(2)Hcy氧化同时生成自由基、过氧化氢,使低密度脂蛋白迅速氧化,动脉平滑肌细胞出现大量增生,血管内皮变厚,致使闭塞性的脑血管病变发生。(3)Hcy还可以对血栓调节素的表达以及蛋白C活性产生影响,促使脑梗死的发生[4-5]。有研究证明[6],Hcy在上述机制作用下,可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产生影响,促使血液凝固,损害神经元DNA,使内源性血管扩张剂的利用度以及生成下降,神经元对产生兴奋的毒物敏感性升高等。同时,也有研究发现,Hcy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也可加快血管疾病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血浆Hcy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维生素B12和叶酸是Hcy进行代谢所需的辅酶,Hcy能够经由叶酸循环的途径,维生素B12为辅助因子,在甲基四氢叶酸为供体,蛋氨酸合成酶催化条件下生成L-蛋氨酸,参与Hcy的转化途径[7]。因此,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可直接引起Hcy浓度升高。甲钴胺属于维生素B12的第4代衍生产品,可参与甲基转换,蛋白质、脂类以及核酸的代谢,因此在Hcy的代谢途径中不需要通过活化而直接发挥辅酶的作用,这就促使了Hcy的快速转化,有效降低血浆中的Hcy水平,效果远高于维生素B12,生物活性以及生物利用度大幅提高[8]。同时,甲钴胺还能对蛋氨酸合成酶的活性有提高作用,促使髓鞘结构中的主要成分脂质卵磷脂有效合成,从而加快了髓鞘形成,改善轴索结构中蛋白正常运输,轴索再生,对机体的神经功能的改善、恢复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急性脑梗死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改善作用,有效降低血浆Hcy浓度,对患者的预后也有积极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1] 裘丽红.B族维生素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控制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1):76-77.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2006年会议.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试行)[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0):948-949.

[3] 辛岳,蔺慕会.叶酸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0):17-19.

[4] 高星乐.叶酸和甲钴胺联合治疗脑卒中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10,8(6):30-31.

[5] 吴荣,邢建荣.甲钴胺治疗48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老年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15,13(2):106-107.

[6] 叶芳,羊洁,张欣,等.叶酸、维生素B6、甲钴胺联合干预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5):36-39.

[7] 吴凤萍.叶酸和甲钴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J].基层医学论坛,2013,15(11):1 387-1 388.

[8] 计海峰,孙鑑.叶酸和甲钴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作用[J].江苏医药,2008,34(11):1 162-1 163.

(收稿2015-11-09)

Clinical effects of folic acid plus mecobalamin 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accompanied with hyperhomocysteinemia

He Yu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Central Hospital of Ankang City,Ankang 725000,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folic acid plus mecobalamin treatment 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accompanied with hyperhomocysteinemia.Methods All 86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hyperhomocysteinem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February 2013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Besides conventional therapy for the two groups,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received folic acid plus mecobalamin treatment.Then we observed the clinical efficacies of two groups.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levels of Hcy concentra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P<0.0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showed more reduction(P<0.05).Conclus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folic acid plus mecobalamin treatment may improve efficacy and reduce Hcy concen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bo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hyperhomocysteinemia,which should be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Folic acid;Mecobalamin;Hyperhomocysteinemia;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R743.33

A

1673-5110(2016)21-0023-03

猜你喜欢

叶酸半胱氨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认识高氨血症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用猕猴桃补叶酸?未必适合你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瓜氨酸血症II型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