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运动休闲产业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之辩证发展
2016-11-29黄燕飞
黄燕飞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体育军事部, 浙江 杭州 310018)
论运动休闲产业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之辩证发展
黄燕飞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体育军事部, 浙江 杭州 310018)
运动休闲产业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在西方运动休闲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休闲理念的冲突与博弈中曲折发展。作为一种具有强烈文化性的产业,它必定会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艰难选择中不断实现文化多元化的产业特征构建,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运动休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特征的博弈正是促进该产业长足发展的动力所在。
运动休闲;产业;国际化;本土化;多元文化
1 运动休闲产业的传统性与特殊性
21世纪是休闲时代开启的世纪,发达国家发展的事实说明,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充分休闲化了,休闲、娱乐以及旅游活动将成为这个世纪经济发展的主潮流。在这种趋势下,包括休闲产业的第三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美国2015年第三产业创造的GDP已占到总GDP的50%以上[1]。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衡量,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几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甚至发达程度的标志[2]。所谓休闲时代就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之后,转而追求精神与文化产品的消费,人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购买休闲、娱乐产品,如:旅游产品、运动休闲产品、美容健康产品、文化艺术产品等等。
从消费方式上,人们开始改变过去传统的先工作,后消费的消费方式,而转向工作、消费同时进行,比如贷款消费和商家搞的分期付款等消费方式,这大大促进了人们的休闲消费热情和消费能力,也使得工作与休闲之间的界限,至少是时间界限被打破,反过来也大大促进了休闲产业的迅猛发展。除此之外,人们寿命的延长使得一个人一生中将近有1/4到1/3的时间享受着退休生活,充分的休闲时间里他们需要从事种种休闲活动和休闲消费,这也是支撑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实说到底,休闲时代的开启源于人们休闲观念的改变,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深入人心是休闲时代乃至休闲经济大力发展的源动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使得人们的工作时间可以大为缩短,“假日经济”正是利用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多而提出的经济发展新思路,事实上,它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一个直接反应。假日增多,假日里人们干什么成为一个社会命题,而休闲消费成为一个潜在的经济增长点。这几年,每到国庆节长假,全国各地旅游景点人满为患,交通压力剧增,只因为人们的休闲消费方式过于集中,消费选择过于单一。这似乎在呼唤新的休闲消费渠道和新的休闲方式,运动休闲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现代运动休闲是外来客,它是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时一并而来的一种休闲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过去人们对运动的概念集中于它的竞技性,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要代表,人们业余生活中从事的体育运动也都是奥运项目并以奥运比赛的形式呈现,即便是以锻炼身体为主要目的的运动活动也是将比赛游戏化、随意化而为之。现代休闲运动则截然不同,休闲运动中人们更注重身、心的协调发展,并且努力把休闲运动中体验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带到生活、工作中,使人更好地理解自然并适应自然、保护环境。概括地讲,运动休闲新理念包含着现代生活方式、生活时尚和娱乐精神,彰显着人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总格调。
运动休闲理念的普及激发了对运动休闲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推动了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既需要像传统产业那样的严密设计与细致管理,又需要满足对其产业特殊性的充分了解和把握。
首先,运动休闲产业以其他许多传统产业为基础,其许多传统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充分发挥传统产业与新兴运动休闲产业的支持作用,同时发挥运动休闲产业对某些传统产业的带动作用,使运动休闲产业能够充分融入现代社会经济体系当中。运动休闲产品有着广泛的内容,它包括:休闲运动用品、运动休闲服装、运动休闲教育培训课程、运动休闲基地建设与管理、运动休闲活动相关的服务等等,其内容宽泛,包罗万象,这也决定了运动休闲产业与其他许多产业的嵌套、融合,从这个角度讲,运动休闲产业的兴起较其他新兴产业(如:信息产业)要容易得多、迅速得多。反过来,正因为运动休闲产业的这个特点,在该产业兴起的初期容易受到其他基础产业的影响而使得自身发展不专业,与其他产业区分度不高,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比如,运动休闲服装可以由传统产业中的运动服装甚至休闲时装企业生产,这时就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运动休闲服装的专业性不强,产品与普通运动服装或者休闲服装差别不大,没能突出运动休闲服装的功能特点。这方面国际大品牌的公司都能意识到这一点,阿迪达斯公司有着强大的设计团队和生产基地,但他们发展运动休闲服装的做法是收购世界著名的运动休闲服装企业,利用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占领运动休闲服装的市场。当然,另一种情况是,一个运动服装企业利用它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去专注运动休闲服装的开发,结果可能是对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张和运动休闲服装的成功上市。总之,运动休闲产业与传统基础产业之间的联系与区分必须被充分认识到,对这一点的清醒意识是发展基于传统产业的运动休闲产业的重要思想前提。
其次,运动休闲产业具有浓厚的文化特性[3],因而运动休闲产品一般都包含着某种文化价值倾向,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休闲是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人们只有在休闲的状态下才能充分发挥其文化创造性。反过来,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本身也是一种休闲,只不过运动休闲消费更直接地将文化消费与运动活动结合了起来,使得这项消费的价值得到延伸。诚然,许多运动休闲活动本身就体现着某种文化价值观和历史文化渊源,比如:高尔夫运动起源于英国贵族,至今这项运动带有着明显的贵族气息,传递着一种英国传统贵族礼仪。因此那些对于这种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贵族礼仪的热爱的人们似乎天生就喜欢高尔夫运动。再比如,加拿大原始深林覆盖面积全球居首,许多当地人曾经以伐木、狩猎为生,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伐木、狩猎产业已经成为今天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森林穿越或者森林徒步。为了适应严寒和森林特殊、多变的气候条件,伐木时人们穿着特殊的衣服,这些衣服笨重而似乎缺乏美感,但今天的森林穿越的特殊运动休闲服装品牌,比如世界著名品牌始祖鸟,仍然保持了功能卓越而外表平淡的特色,这是对加拿大传统文化的保持,也是加拿大文化特征的重要表现。其实加拿大文化精神的最主要特征就注重内涵、淡化外表、随意自然。
运动休闲产业的这两大特征,即:与传统产业的互动性以及其本身的文化性决定了该产业发展的轨道必然要依赖于传统基础产业,同时要吸纳不同文化的精髓,使运动休闲产品保持文化先进性和时尚性。
2 我国运动休闲产业潜在市场的膨胀与产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正在经历产业转型,总体来讲,过去国家充分重视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目前已普遍出现产能落后、产能过剩的情况,而第三产业远远未能满足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规模的要求,因此这个转型首先是第一、第二产业产能向第三产业转型,大力扩张第三产业的规模和产值。当前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内在质量方面都不能与中国经济总量相适应,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第三产业远不应是当前这种境况,只有第三产业达到一定规模,经济发达程度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4]。此外,在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时代特征下,我国目前第三产业的内在架构也存在诸多需要改进和发展的空间。第三产业通常简单地被称为服务业,其范畴很大,内容繁杂,而我们讨论的运动休闲产业就是第三产业中的一份子。随着我国政府对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视以及经济发展的自然要求,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正在经历高增长之前的准备期[5],这个准备期首先是一种文化与观念的准备,即引导和促进人们的消费,让人们除了生存还要不断增加享受型消费。在经济结构不合理而需要调整的时候,国务院首先提出要拉动内需、繁荣市场、促进消费,而这些无疑都是在促进和呼唤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消费的增长大都集中在第三产业范围内,因为对于第一产业的工业和制造业,第二产业的农业来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会促使他们去买钢铁和水泥,虽然人们买了房子,但一生可能只能买一、二次房子而已;同时,人们也不会因为收入的增长而吃更多的粮食。所以促进消费一定是发生在第三产业,比如,人们会因为收入的增长而增加旅游、娱乐、享受美食的消费等等。休闲消费的范围很广,运动休闲消费是其中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消费层面,我国目前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正在与百姓的休闲消费形成互动,相互促进并向更高的层面发展。然而毕竟运动休闲是经济领域乃至百姓生活中的一个新鲜事,因而它的发展需要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协调,这需要时间。目前我国运动休闲产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第一,管理层的思想仍然没有对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予以重视,对人们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和全面自我发展的渴望没有充分认识到,因而在运动休闲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文化宣传等方面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政府层面对体育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体育观念上,对新兴体育运动的功能、体育产业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从政府主导的体育相关活动和投资就可以反映出这一点。从国家到省、市各级体育主管部分的机构设置到政府以及政府引导下的民间投资,我们都很难看到运动休闲以及运动休闲产业相关的内容,这种滞后对于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最大的障碍。虽然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早已受到各方质疑,但政府对竞技体育的投入仍然未减,而运动休闲相关的投入似乎只是民间的事,但很多运动休闲相关投资设计土地、基础设施、环保等多个环节,非政府涉入不能顺利解决。目前我国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物质条件还很欠缺,运动休闲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配套产业之间的联系还不到位,交通拥堵,住宿不配套。加之国家假日制度欠合理,是假日出行过于集中,造成人为的混乱。
第二,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休闲只是看电视、朋友聚会、吃喝购物,他们还没有把运动休闲、娱乐作为生活质量保证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老百姓的休闲观念还有待于改进。当下,运动休闲作为一种时尚在许多中、青年潮人中间流行,这是任何新事物在一个社会流行的必经之路,然而休闲乃至运动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仅仅在部分人群中流行是不够的,严格地讲,它不应该处于一种流行的状态,而是应该成为多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我们倡导人们要多从事运动锻炼一样,我们希望各年龄段的人、各种职业与收入水平的人都去从事运动锻炼。只有运动休闲活动能够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才可以真正造福人们,同时也就可以真正支持运动休闲产业的长足发展。因此,传播运动休闲理念和倡导运动休闲生活方式是当下运动休闲产业发展急需的社会条件。
第三,运动休闲产业本身还没有构建起独立的产业体系,许多运动休闲产品还是以进口为主要货物来源,国内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以及相应的技术。此外,中国的许多传统运动休闲项目和相应的产品没有被广泛推广和规模化生产、经营,使运动休闲市场仍然处于一种流行性的消费状态,这样的结果有可能就是,一段时间以后流行期过去了,运动休闲产业也就开始走向低谷乃至流产。运动休闲产业体系的构建需要在运动休闲企业之间建立健康、有效的联系,形成良好的产业链;需要在运动休闲企业与市场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与联系,从而可以相互促进,同时发展;需要构建运动休闲产业本身之外的信息、物流、金融、教育服务体系。调动整个社会资源来构建一个立体交错的运动休闲产业体系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综上所述,在现代立体交错的经济发展框架内,一个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产业内容与外部诸多的保障条件,形成产业发展本身的构建服务体系,这些工作要由政府主导下来完成,任何个别的企业都无法实现。因此,我国目前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东风需要从政府层面吹来。
3 我国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对中国而言,现代运动休闲产业是一个舶来品,不仅许多休闲运动项目来自西方国家,更重要的是运动休闲的理念来自西方。在某种程度上,西方休闲理念与中国传统休闲理念存在抵触,中国人将运动视为竞技或者强身健体的手段,而休闲从来跟运动无关,传统的休闲活动是琴、棋、书、画,游山玩水、吟诗品茗,一些运动,特别是冒险运动、极限运动从来就不被视为休闲。然而从思想根源上讲,中国与西方休闲都讲究身、心的锻炼与陶冶,讲究通过休闲促进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只是采用的手段大不相同,其中所体现的意境也截然相反。尽管如此,西方运动休闲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而渐渐进入中国,它带着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和价值观念深深感染着一些喜欢西方文化的中、青年人,在他们的行为影响下,运动休闲已跃然成为一种时尚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代表,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休闲文化相矛盾和互补中悄然发展。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永远都有矛盾,这是任何一个时代发展都显有的特征,一些保守人士固守着传统文化与传统价值观,而一些年轻激进的人士则热衷于追随现代文化及其理念,这是两个人群之间的矛盾,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中、青年人的行为对儿童少年的影响更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青少年一代的成长,社会最终是由青少年一代主宰,因而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是必然的趋势,但无论怎样,在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总是有本土化的问题,任何外来文化都不可能原模原样地植入本土发展,期间本土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有时可能是艰难的过程。反过来讲,外来文化如果能够充分做好本土化改造,与当地文化相融相辅,那么这种外来文化便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以肯德基为例,他们在推出原汁原味的美国快餐的同时,也将中国的传统饮食加入他们的食谱,结果在中国得到了市场的追崇[6]。可以说,肯德基在其他任何国家的市场规模都无法与麦当劳同日而语,唯独在中国成为一个特例。
运动休闲理念在中国的发展存在一种趋向,国际化的、纯西方的休闲理念中的某些特殊性得到一些人的追捧,即突出自由性、冒险性与自然性的特点。西方运动休闲理念中最突出的就是自由,与竞技运动不同,休闲运动中没有规则与对抗,人们可以充分依照自己的意愿与节奏来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完成运动;其次是它的冒险性,西方运动休闲从其项目特点看就可以发现,其共同的特性就是冒险性或者说挑战性,无论是登山、攀岩、漂流,还是野外生存、跳伞等等,这些运动无不带有挑战性和冒险性,正是在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过程中,人们体验到了自我超越的感受,这被认为是休闲运动中自我发展与完善的真谛所在。最后,西方运动休闲讲究自然性,人们一定是在大自然中利用天然的条件去从事运动,没有人为修建的运动场所,因为只有在完全自然的环境中运动才是真正的享受。从中国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的现状看,这些西方运动休闲理念的特殊性很难一下子在中国运动休闲中得到真正体现,一些人的追求也就成为一种理想,因为从物质条件到社会管理的软环境,许多西方流行的休闲运动项目在中国很难实现,在这种条件下,许多人自然而然地开始用中国式的休闲运动方式来践行西方运动休闲理念中某些特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休闲理念与规则,即:在有管理、有组织的自然条件下进行某些休闲运动项目的尝试,并人为地产生了许多新的休闲运动项目,比如:拓展运动、休闲化了的竞技山地活动自然形成运动等等。
4 总结
一些人在追求原滋原味的西方式运动休闲,而另一些人在因地制宜地从事中国式的现代休闲运动,他们都希望自己的方式能够影响更多的人乃至整个社会,从而推广他们的项目,形成运动休闲产业方面的影响力。运动休闲产业应当兼顾这两种人的需求,在这两种人以及两种趋向的博弈中,寻求运动休闲产业的全方位发展。
[1] 丛湖平.我国产业政策重点内容的选择[C].杭州:2010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暨体育产业与用品业发展论坛,2010
[2] 理查德·弗罗里达.创意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38
[3] 陶开宇.中等收入阶层消费和谐文化趋势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4]鲍明晓.体育市场——新的投资热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43 -166
[5] 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 信息空间,2004(7):89-94
[6] 肯德基.成功者自由的秘密[EB/OL]. http://big5.58cyjm.com/html/view/19536.shtml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Sports Leisure Industry
HUANG Yan-fe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ilitary affairs, Zhejiang Financial College,Hangzhou 310018,China)
Sports and leisure industry in China is a new industry, it went into China from the West and developed with the confli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eisure concept. As having a strong cultural industry, it must be hard choices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the cultural diversity continue to build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but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the dual sports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Game feature is the power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lies.
sports and leisure; industry; internationalization; localization; Multiculturalism
2016-09-08
黄燕飞(1979-),女,海南文昌人,讲师,硕士
G812.6
A
1007-323X(2016)06-0065-03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