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癌比较

2016-11-28付小浩

医学信息 2016年30期
关键词:开胸手术肺癌

付小浩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癌比较。方法 将我院收治并确诊的8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而试验组采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手术。结果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低于对照组18.2%,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较开胸手术治疗肺癌效果显著,其具有切口小、创伤少及住院短的特点。

关键词: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开胸手术;肺癌

Comparison of Modified Lateral Small Incision Surgery

and Open Chest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FU Xiao-hao

(Qionglai Medical Center Hospital,Qionglai 61153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mproved posterolateral minimal incision and thorac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Methods 88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4 cases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conventional thoracotomy;the test group adopted the improved posterolateral minimal incision.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for test group(6.8%)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18.2%)(P<0.05).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oracotomy,the improved posterolateral minimal incision has a better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and has small incision,minimal trauma,shorter hospitalization time,lower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Improved posterolateral minimal incision;Thoracotomy;Lung cancer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及多发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1-2],其发病率高、易复发和转移,5年的生存率较低,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而手术治疗是肺癌综合治疗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大,恢复慢及并发症多的不足。本研究观察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癌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4例,男29例,女15例,年龄33~73岁,平均年龄(53.32±5.65)岁;其中I期22例,II期15例,IIIa期7例;对照组44例,男27例,女17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3.45±5.39)岁;其中I期20例,II期14例,IIIa期10例;入组标准:①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肺癌诊断标准》[3];②KPS评分≥80分;③患者无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④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者;⑤未合并其他肿瘤病;⑥患者均签署手术治疗同意书。

1.2方法 ①试验组患者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并择期全麻下进行手术,选择在肿瘤侧腋下背阔肌至腋前第五肋间作一斜形12~14 cm的切口,将患者两侧背阔肌及皮瓣游离,同时将前锯肌分离,然后由肋骨上缘进入胸腔,牵拉肋骨、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后根据病灶位置进行肿瘤切除,术中及时、有效止血,确定胸腔内无渗血及漏气后逐层缝合;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患者均进行择期全麻下手术,在腋中线及胸第4~5肋作一常规切口,牵拉器下切除肿瘤组织后进行常规组织缝合;

1.3观察项目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住院、淋巴结清扫及并发症情况,手术住院包括开胸时间、关胸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肩关节活动障碍及刀口疼痛。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观察项数据。选择(x±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 实验组44例,开胸时间(18.3±3.2)min,关胸时间(16.3±2.9)min,切口长度(13.4±3.6)cm,手术失血量(38.2±5.9)ml,术后引流量(197.4±24.5)ml,住院天数(10.8±1.2)d。对照组44例,开胸时间(25.7±3.9)min,关胸时间(34.7±4.6)min,切口长度(26.2±5.9)cm,手术失血量(96.3±8.5)ml,术后引流量(369.6±43.6)ml,住院天数(14.5±2.6)d。手术住院方面试验组开胸时间、关胸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淋巴结清扫 试验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清扫阳性率稍低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3术后并发症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其中:肺部感染1例,肩关节活动障碍1例,刀口疼痛1例。对照组肺部感染2例,肩关节活动障碍4例,刀口疼痛2例,并发症率18.2%,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手术及放化疗是肺癌综合治疗手段中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肺癌病理类型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而手术治疗往往是肺癌患者首选方法,也是目前肺癌可能治愈的唯一方法[4]。以往常采用传统后外侧切口入路进行手术,其虽可充分暴露手术野,易引起术后切口疼痛[5],部分患者呈现刀口持续性疼痛,患侧肩关节活动障碍也较为常见,其具有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及并发症多的弊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美容效果要求的不断提高,改良后外侧小切口被逐渐应用于肺癌手术过程中,其不需要切除患者肋骨,损伤也较小,术后疼痛也较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开胸时间、关胸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清扫阳性率稍低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低于对照组18.2%,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较开胸手术治疗肺癌效果显著,其具有切口小、创伤少及住院短的特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小,进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增加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资料相一致[6]。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治疗肺癌的优势:①创伤小、失血量及引流量少。②切口小、美容效果佳。③术后并发症也较少。④淋巴结清扫数目也较高。⑤安全性高、恢复也较快;手术切口对术中出血量及疼痛密切相关,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术后感染的几率也相应增加,因此对术后患者应进行必要的术后上肢功能锻炼及预防感染的护理和治疗。

综上所述,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较开胸手术治疗肺癌效果显著,其具有切口小、创伤少及住院短的特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小,进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增加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树明.肺癌手术中应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05(03):43-44.

[2]于占武,罗全,玉寒冰,等.胸腔镜联合小切口治疗老年肺癌的疗效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3,06(02):675-677,680.

[3]郑志民.腋下小切口与标准后外侧切口肺癌根治术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3,03(05):396-397.

[4]靳智勇,高旭东,特木热,等.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癌比较[J].医学研究杂志,2015,03(03):60-63.

[5]赵纯诚,郭志强,王征.微创手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5,01(03):82-85.

[6]陈雷,宋伟安,田晓东.多种手术方式在肺癌手术中的疗效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14(08)05:886-887.

编辑/孙杰

猜你喜欢

开胸手术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胸腔镜微创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18例临床分析
常规开胸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术后心、肺运动耐力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对比分析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