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气治痰法治疗慢阻肺重度肺功能损伤验案1则
2016-11-28李秀兰
李秀兰
1临床资料
患者,张某,男,62岁,病历号:226543,慢性咳嗽、咳痰、气喘30年加重2月。
2011年5月29日就诊,患者既往慢性气管炎史30年,诊断慢阻肺史3年,长期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吸入,2月来长期在家吸氧,动则气短,不能独自完成穿衣、沐浴等日常活动,慢走不足50 m即需休息,每日咳痰,痰黏不易咳出,咳痰无力,食欲差,腹胀,大便稀,唇紫,舌暗紫,边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双关弦硬,寸尺沉。查FVC 1.27,FEV1 0.43,FEV1/FVC 34%,DLCOunc﹙ml/min/mmHg﹚31%,Raw﹙cmH2O/L/s﹚22.22,血气分析pH 7.35,PCO2 54.5 mmHg,PO2 65.25 mmHg,SO2 92.7%。西医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重度损伤。
从中医角度辩证[2-4]:肺脾肾三脏俱虚,肺气不降,肾不纳气,故采用降气化痰,兼补益肺脾肾法,方药[5]:沉香面4 g冲服,荆芥10 g,桔梗10 g,天冬10 g,元参10 g,牛蒡子10 g,黄芪10 g,党参10 g,干姜10 g,山药10 g,茯苓10 g,薏米10 g,鸡内金10 g,熟地10 g,杜仲10 g,当归10 g,甘草10g,口服,1付/d。6月11日复诊,患者诉体力活动明显提高,在家里已经停止吸氧,已经能够从事洗澡等日常生活,能每天慢走4 km,胸憋明显减轻,咳嗽减轻,痰不黏,易咳出,痰量减少,食欲增加,腹泻消失。复查查肺功能FVC 2.03,FEV1 0.79,FEV1/FVC 38%,DLCOunc﹙ml/min/mmHg﹚42%,Raw﹙cmH2O/L/s﹚3.11;血气分析pH 7.37,PCO2 44.8mmHg,PO2 77.3 mmHg, SO2 95%,治疗继服上述中药加减共31付,患者生活自理,能从事一般体力活动,停服中药治疗。
随访:因患者病程较长,为了进一步观察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嘱患者近6个月内,2个月随访一次,如有不适及时就诊。6个月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随访至今,患者无严重临床复发。随访结果显示本患者无近期复发,停药6个月复查结果:肺功能FVC 2.05,FEV1 0.81,FEV1/FVC 39%,DLCOunc﹙ml/min/mmHg﹚43%,Raw﹙cmH2O/L/s﹚3.12;血气分析pH 7.36,PCO2 44.5 mmHg,PO2 79.5 mmHg,SO2 96%,本治疗方案近期治疗效果可靠。远期随访结果发现,2011年7月~2015年11月患者共复发一次,经及时治疗后达到临床治愈标准,远期随访效果良好。
2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临床治疗以药物治疗、机械辅助通气、中医治疗为主。本患者病程长,慢阻肺病史达30年。且肺脾肾三脏俱虚,三脏的生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弱,故反复咳嗽咳痰,脾[6]虚运化水谷功能差,故腹胀腹泻,脾[7-8]为后天生化之源,脾虚运化不足,元气得不到充养,故气短,肾有纳气功能,肾虚纳气功能下降,故动则气喘。
回顾患者前期所服中药均补益肺、脾、肾中药为主,但效果不明显,从辩证看患者肺、脾、肾三脏虚损明确,故基础治疗还要补益肺、脾、肾,但这种补不同于一般的滋补,而是顺应肺脾肾三脏功能的调补方法,以恢复肺、脾、肾三脏的功能为主导思想,使每个脏的阴阳平衡足具,那个相应的脏器功能才能旺盛。针对肺[9]:应用荆芥发散助肺阳宣发,应用天冬补肺阴助肺降,针对脾[10]:应用黄芪、党参、干姜温补脾阳助脾阳,应用山药补脾阴,应用鸡内金助消化,应用茯苓、苡米利脾湿止泻,针对肾[11]:应用杜仲补肾阳,应用熟地补肾阴,抓住患者咳痰不易咳出,动则气喘非常明显的症状,考虑肺气不降、肾不纳气突出,而回顾患者以前处方没有降气药物,《丹溪心法》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故本例治疗中治疗加用沉香,肃降肺气,降气化痰,纳气归肾,纳气平喘。唐新衡和吴令波的研究[12]认为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随访,对巩固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所以,为了巩固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制定了长期的随访计划,对患者随访时间长达4年4个月之久,取得满意随访效果,也进一步证实了中医治疗方案的可靠性,本研究方案为重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13]。
随访患者至今,病情平稳,生活质量较前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于晓敏,张洪,孟凡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814-1816.
[3]余学庆,李建生,李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4):44-46.
[4]徐雯洁,王天芳,王智瑜,等.基于现代文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19-22.
[5]樊亚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机及治法再认识[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548-550.
[6]刘莉君.益肺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5(11):1458-1459.
[7]涂晓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传变规律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0):1393-1394.
[8]仕丽,王檀,胡少丹,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状况及中医肺康复治疗评估[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9):2543-2544.
[9]房建珍,毕丽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治新进展--房建珍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治新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3,34(16):57-59.
[10]刘建博,杨海娟.健脾清肺化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疗效及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2):120-123.
[11]陈永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病机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58-59.
[12]唐新衡,吴令波.结合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对慢阻肺患者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18):51-52.
[13]肖纪福.慢阻肺临床治疗进展[J].医学信息,2015,28(7):325.
编辑/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