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要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

2016-11-28滕先科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主体教学内容评价

滕先科

一堂课,除了要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外,还要集中解决“动与静”“放与收”“活与实”等关系。只有处理好以上关系,课才能成为好课,师生才可以真正体会教与学的乐趣。

一、动静结合,提升课堂活力

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已基本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新的课堂中,学生正在逐步成长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特别是“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大力提倡,“学生动起来”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

然而,我们也发现,不少教师对这种“动”的理解和处理出现了绝对化的倾向。他们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动”,认为学生活动得越多,学生的主体性就体现得越充分。这样的课堂表面自然是热闹的,实际效果却是极其低下的。

一堂好课,必须该动就动,该静就静,动静结合,张弛有度。那怎么处理“静”和“动”的关系呢?首先“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动”。以语文学习为例,听、说、读、写是我们一般意义上认为的“动”。默读、深思、体验、品味这些看似“静”的方面,其实也是一种“动”。因为学生的思维在活动,情感在变化。其次“静”是“动”的前提和保证。比如说教师抛出问题后,要先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等到学生思考有了初步结果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和交流。再次,“静”和“动”的选择时机要恰当。“静”和“动”各有其作用,两者不可互相取代。表达不能取代倾听,朗读不能替代默读,小组讨论不能包办独立思考。什么时候静,什么时候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来作出决定。

二、放收自如,彰显驾驭能力

当下的课堂,教师愈加认识到浓厚的学习兴趣、多样的学习形式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课堂中出现了“生生互教”“师生共学”等新的学习现象,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例如课堂成了优秀学生的一言堂,组长成了互助小组的发言人;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却没有完成;教师组织教学的时间增多,管理的难度加大。因此,只有正确处理教学活动中“放”与“收”的关系,才能在保证课堂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效率、效果的最大化。

首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强化课堂组织纪律,加强学习行为习惯培养,这是能放手的基础。其次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科学合理,有的放矢。绝不能在课堂上“随机应变”,信马由缰。最后,有效的课堂评价必不可少。教师要充分利用评价这个利器,做好过程监管,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领到理想的方向上。当然,课堂评价还是要以鼓励、表扬为主,这就需要教师下功夫研究有效的评价方式,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三、活实相应,培养学习能力

现行的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共同发展,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在这方面积极努力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扭曲的课堂。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淡化教师的角色意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了课堂的“隐形人”。更有甚者,一些课堂没有了基本的规矩,成了“放羊式”的教学。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追求的“高效课堂”也会愈来愈远,教师和学生将吞下自己种下的苦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高效课堂下的“活”与“实”呢?

首先说“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的起点,以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师要“活”用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等因素,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灵活多变,适时调控。

再来说“实”。教学中的“活”与“实”是齐头并进、密不可分的。“实”是“活”的结果,“活”是实现“实”的方式和途径。高效课堂的“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结果方面看,学习目标要落实。无需多言,教学内容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不能达成,这样的教学是“虚”的,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从过程方面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落实。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而要引导、组织、参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创设情境,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乐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设计适合自己的活动方案,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程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验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有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才会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则是艺术中的艺术。除了以上三对关系外,课堂还应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讲与不讲等关系。关系理顺了,课堂就自然了,而自然的课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课堂。

猜你喜欢

主体教学内容评价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