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行为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心理情绪的影响

2016-11-28琴,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情绪

邬 琴,平 洁

(武汉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心理行为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心理情绪的影响

邬 琴,平 洁*

(武汉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目的 通过研究心理行为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心理情绪的影响,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某院内科治疗的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心理行为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67例。通过电话和门诊等方式进行随访,运用Moriky-Green测评表评价患者的药物依从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情绪。结果 随访至2015年4月,平均随访(12.6±5.7)个月,观察组Moriky-Green得分和服药依从性好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心理行为护理能够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示应该加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行为护理。

心理行为护理;2型糖尿病;服药依从性;情绪

本研究从2型糖尿病(T2DM)的疾病特点出发,以患者为中心,以护士为核心的健康指导、教育和随访,予以心理行为干预,帮助患者构建合理的T2DM防治措施,并运用相关量表评价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心理情绪的变化,试图研究心理行为干预在T2DM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防治T2DM提供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入选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某院内科治疗的T2DM患者,T2DM的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将134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心理行为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67例。其中观察组男37例,女30例,年龄28~68岁,平均51岁;对照组男35例,女32例,年龄27~70岁,平均5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根据T2DM的疾病特点和患者的心理行为特征,由内科护理团体制定适合T2DM患者的个体化的心理行为护理方案,具体方法如下:①健康教育。根据每位患者的症状、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综合评价每位患者的病情程度,以给予合适的健康指导。②心理干预。T2DM患者常有恐惧、焦虑、抑郁、怀疑等情绪,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此种情绪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此,护理人员首先评估每位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特定的情绪事件进行辅导,分析该情绪的形成原因,解答患者的疑惑,帮助其调整情绪,树立正确的观念。另外,也要让患者的家庭成员加入管理,充分了解和理解糖尿病患者的特殊病情状态,给予其更多的家庭关怀和支持。③自我管理。在健康评估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建立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调整饮食结构、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检测血糖等。

1.3 评价及随访 服药依从性评价:本研究仅将口服药物或胰岛素应用纳入服药依从性的范围,运用Morisky-Green测评表[1]进行评价,该表包括4个维度,每个维度回答“是”得0分,回答“否”得1分,分值越高,依从性越好,将得分为4分的定义为服药依从性好,4分以下定义为服药依从性差。

焦虑和抑郁情绪评价:分别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情绪[2-3]。

随访:由内科护士护理团队合作,采用电话和门诊等方式进行随访,均随访至2015年4月30日。评价治疗期间药物依从性、SAS和SDS得分。

2 结 果

2.1 服药依从性 基线状态下,两组服药依从性得分及服药依从性好的比例也相近,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好的人数比较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SAS和SDS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束时,对照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未明显改善;而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药物治疗作为防治T2DM的重要环节,及时合理规律的用药是血糖控制的关键,然而,T2DM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低,严重影响了血糖控制的效果。糖尿病作为终身疾病,具有不可治愈性,二级预防的理念应该深入治疗的全过程,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和医学知识的不足,常常影响患者对疾病和治疗存在错误的观念,进而影响患者的用药情况。医护工作者对T2DM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以及家人的支持,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因此成为糖尿病长期治疗的重要手段。

T2DM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4],抑郁症是T2DM的危险因素,抑郁和糖尿病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异常相关,提示关注T2DM患者的心理情绪,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直接改善疾病的进展[5]。

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制定了健康教育方案,教育患者和家属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降糖药物的机制和用法,以及副作用的识别和避免办法,使其逐渐掌握药物使用情况,进而避免患者盲目停药或不遵医嘱改变药物用法。因为T2DM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导致疑病、生活压力增加和生活质量下降。在此,我们辅以心理指导,帮助患者解除疑虑,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行为干预,我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好转,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上述结果提示,以护士团队为核心、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T2DM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1]DE M,LW G,DM L.Concurrent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self-report measure of medication adherence [J].Med Care,1986(24):67

[2]吴文源.焦虑自评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5

[3]舒良.自评抑郁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

[4]KAHL K G,SCHWEIGER U,CORRELL C,et al.Depression,anxiety disorders,and metabolic syndrome in a population at risk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Brain Behav,2015,5(3):306

[5]CARR F.Behavioural neuroscience:Diabetes,dopamine and depression[J].Nat Rev Neurosci,2015,16(5):248

,E-mail:2803904582@qq.com

R473.5

B

2095-4646(2016)05-0421-02

10.16751/j.cnki.2095-4646.2016.05.0421

2016-02-02)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情绪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服药先分阴阳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