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术后患侧忽略的干预效果分析*
2016-11-28滕晓荣肖剑锋
滕晓荣,郑 敏,李 珏,肖剑锋
(1.荣成市崂山街道卫生院,山东 荣成 264310;2.湖北科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3.汕头大学医学院;4.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
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术后患侧忽略的干预效果分析*
滕晓荣1,郑 敏2,李 珏3,肖剑锋4**
(1.荣成市崂山街道卫生院,山东 荣成 264310;2.湖北科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3.汕头大学医学院;4.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
目的 探讨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忽略现象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深圳某医院普外科80例伴有患侧忽略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行为疗法护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感觉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感觉功能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行为疗法能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患侧忽略现象,加强患侧忽略强化训练,有助于改善患侧感觉功能,从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乳腺癌术后;患侧忽略;行为疗法;疗效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手术切除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1],术后由于前胸壁神经受到损伤,患者易出现患侧忽略现象,它的特征是对半侧空间不注意、不视等症状,包括对自身患侧肢体的忽略及运动训练的忽略,从而给肢体功能及日常活动造成很大
的威胁[2]。行为疗法是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的新型心理治疗方法[3],包括阳性强化疗法、阴性强化疗法等方法,其内涵是利用环境控制和强化训练使人习得良好行为,从而纠正不良行为,重塑个人形象[4]。目前国内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的研究比较多,但一般都集中于研究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以及患侧运动功能恢复的锻炼[5-6],涉及患侧忽略
护理方法的研究在国内开展并不多。本研究运用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术后患侧忽略现象进行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深圳某医院普外科乳腺癌根治术后伴有患侧忽略的患者80例。入选标准:乳腺癌根治术后,并且根据针刺感、触觉进行评定,评分分别在4分、3分以下者;年龄38~56岁;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有其它严重疾病或术后并发严重并发症患者;有关节病变等严重影响肢体运动功能者;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干预方法 向所有入选的患者说明该项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所有入选患者均按照乳腺癌术后常规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肢体功能锻炼。术后24h内指导患者活动手指及腕部,术后l~3d进行患肢屈肘、伸臂锻炼,术后1周皮瓣基本愈合,开始肩关节活动,术后10d左右皮瓣与胸壁粘附较牢固可做抬高患肢、手指爬墙、梳头等锻炼,注意锻炼内容和活动量,一般以每天3~4次,每次20~30min为宜,应循序渐进。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为期2周的行为干预,针对患侧忽略行为进行强化训练。训练方法包括:①集中患者的注意力于所忽略的一侧;②干预者站在患者忽略的一侧进行训练,如与患者交流;③向患者忽略的一侧提供触觉、温度觉等感觉刺激;④故意将患者急需的物体放在忽略的一侧,训练患者用健侧手越过中线去取;⑤在病房,床头柜尽可能放置在患侧,让患者用健侧手越过患侧去取东西;⑥指导患者向健侧翻身,鼓励其用患侧上肢或下肢向前探,若患者暂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可指导患者用健侧手帮助患侧手;⑦指导患者面对镜子,正视并触摸自己的患侧,接受其外观并感受其触感;⑧在忽略侧放置色彩鲜艳的物品或灯光,以提醒其对患侧的注意。干预过程中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尽量保持全身放松状态,上述训练时间为1次/d,45min/次,其余时间嘱咐患者及其家属配合给予强化训练。
1.3 评价方法
1.3.1 测评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术后2周后第1d,根据针刺感、触觉评定患者感觉功能情况。之后对观察组进行行为干预,干预2周后的第1d两组进行第2次测评。测评时向患者详细介绍、说明目的、取得配合。
1.3.2 测评工具 根据不同号的尼龙单丝对皮肤的压力不同,测定皮肤触觉敏感程度。根据其感觉进行评分:1分为有感觉,但不能定位;2分为轻触觉感微弱,但区域定位完好;3分为轻触觉减弱,但点定位完好;4分为轻触觉正常。
用针尖和针头刺皮肤,测定患者对痛觉的敏感程度,根据其感觉进行评分:0分为皮肤感觉消失;1分为感觉到皮肤上有物接触,但不能区别是针尖还是针头在触及皮肤,感觉能或不能定位;2分为能区分是针尖还是针头触及皮肤,针尖刺皮肤引起:①钝痛感、②不愉快感,有明显的放射和假性牵涉;3分为钝刺感或锐刺感,伴放射和假性牵涉,除知道痛在手部或手指、腿部或足外,不能具体定位;4分为锐感觉存在,伴或不伴有刺感或刺痛,无或有很轻的放射,能定位到2.0cm内;5分为对针刺有正常感觉,定位精确。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如均值、率、构成比等,均数、标准差描述样本的患侧忽略现象改善情况;根据方差齐性结果,采用两样本t检验或t' 检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所有P值均表示双侧概率,检验水准α=0.05。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感觉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感觉功能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感觉功能得分与对照组感觉功能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感觉功能得分比较(分,±s)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人体的感觉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感觉功能障碍不仅造成患者局部感觉受限,并且易遭受外伤且愈合时间延长,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7]。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的感觉敏感性降低,容易造成患侧受伤,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患侧忽略不仅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而且由于患者对其患侧的忽视,不注意患侧的保护与锻炼,导致日常生活中一些异常动作的出现,在遇到危险而不自知,最终影响术后的恢复。因此术后患侧忽略现象应引起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的高度重视。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显著(P<0.05),即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忽略现象是有效果的,能够改善患侧的感觉功能,从而促进患者更好更快地康复,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行为疗法是一种治疗患者心理疾患和心理障碍的技术,它把治疗的立足点放在可观察的外在行为或可以具体描述的心理状态上[4]。通过引导患者的行为,使患者能正视和关注自己的患侧,从而改善其患侧感觉功能。从上述两组患者训练结果可知,进行干预后,观察组的感觉恢复比对照组好,说明行为疗法对改善患侧忽略现象疗效显著。训练时,通过采用感觉刺激法,增加患者的感觉输入,提高受损神经结构的兴奋域,促进新的通路形成。同时,增加患者对患侧的关注度,加快患侧功能恢复,从而恢复正常的感觉功能[5]。通过完成趣味作业,训练患者对忽略侧的注意,增加患侧肢体感觉功能,促使患者感知身体在空间的位置,恢复对各种刺激反应的灵敏性。患者通过训练后,能够对身体位置的异常、遇到危险时及时做出正常的判断[2]。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采用规范针对性康复训练后,其患侧的感觉功能显著提高,加快了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行为疗法能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患侧忽略现象,加强患侧忽略强化训练,有助于改善患侧感觉功能,从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1]史淑兰,徐东辉,焦艳.乳腺癌的术后护理和健康指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705
[2]范虹,冯玲.针刺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康复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10):1017
[3]CHILCOT J,NORTON S,HUNTER M S.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for menopausal symptoms following breast cancer treatment:Who benefits and how does it work?[J].Maturitas,2014,78(1):56
[4]吴波.我国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的现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12:849
[5]ADRIAENSSENS E,VANHECKE E,SAULE P,et al.Nerve growth factor i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in breast cancer[J].Cancer Res,2008,68(2):346
[6]时华,薛萍,薛桂凤,等.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2):151
[7]吴丽蓉,唐卫军,吕燕,等.感觉再训练及口服弥可保片剂对周围神经修复术后患者感觉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7):3304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博士启动基金(2012100612-7);2013年汕头市医疗科技计划资助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B2016080)
R473.73
B
2095-4646(2016)05-0431-03
10.16751/j.cnki.2095-4646.2016.05.0431
2016-06-06)
**通讯作者,E-mail:drxiao198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