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翻译学看优势竞赛论
2016-11-28周仁萍
周仁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上海 201620)
从生态翻译学看优势竞赛论
周仁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上海201620)
摘要:优势竞赛论与生态翻译学理论在翻译界中举足轻重。生态翻译学即是翻译学理论也是哲学理论。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生态翻译学与优势竞赛理论有诸多的相似点如“译者的中心地位”和翻译的“和谐统一”思想。此外,针对诸多学者对于优势竞赛论的质疑和争论,生态翻译学有着很好的回答,而且其中所倡导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可以帮助学者们避免走向极端,利于翻译实践的开展。
关键词:优势竞赛论;生态翻译学;忠实;含义
优势竞赛论与生态翻译学理论有诸多相似之处。“优势竞赛论”是由许渊冲先生在结合严复的“优势论”、叶君健的“竞争论”和郭沫若的“创作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翻译观。这种将前人翻译理论“取其精华”、“糅合贯通”形成一种新理论的办法体现了生态翻译学的“为整合一体、和谐统一”思想。优势竞赛论指的是译者要能动地发挥译语优势,使其超过原作。这种强调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的观点体现了生态翻译学“译者的中心地位”的视角。
“优势竞赛论”同传统的翻译观念有抵牾,继而引发争论。有学者认为它会让译文远离“忠实”,提出“忠实”是翻译的唯一标准(宋学智2002:61),彻底的否定了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在这次争论中,又有人质疑作者含义的“原型”该怎样去把握(周艳 2007:92)。针对以上极端的观点,生态翻译学的“中庸之道”设想一种理想的“含义原型“的存在,需要充分考虑作者的写作生态环境(包括社会背景、教育程度、生活经历等)再结合译者的翻译生态环境和读者的阅读生态环境后,发挥能动性,使得译文达到“美”和“雅”的效果,符合读者的审美情趣(郭玲玲2013:3)。
一、优势竞赛论——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
1981年,许渊冲在《翻译通讯》(《中国翻译》的前身)第1期上发表《翻译的标准》提出发挥译文语言优势论,此当视为打响了“优势竞赛论”的第一枪。他说,“翻译首先要求忠实准确……其次是要求通顺流畅,符合译文语言的习惯用法……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随后在2000年第三期的《中国翻译》上,他在《新世纪的新译论》进一步说道:“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看哪种文字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文学翻译的低标准是求似或求真,高标准是求美”,“为了求美,甚至不妨失真”。此后,国内诸多学者对此观点褒贬不一。
作为许渊冲的十字翻译思想——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一部分,创优竞赛理论借鉴和汲取了众多翻译大家和学者的翻译理论。
“创”取自郭沫若的创作论。他坚信只要译者充分发挥了创造力,使读者愉快,得到美的享受,诗歌翻译中的失与得可以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创造调和。
“优”借鉴了严复的信、达、雅 三字理论。‘优’就是发挥译语优势,就是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优’是‘美’。‘美化’就是‘创优’,‘优’有高下之分,所以创优就是竞赛,看哪种语文更能表达原作的内容(许渊冲2003:242)。
“竞赛”思想是取自叶君健的竞争论。许指出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看哪种文字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许渊冲2003:242)。
由胡庚申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的观点之一:翻译是一个为整合一体、和谐统一的系统。这一理念在翻译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是适用的(胡庚申,2009:48)。由此看来,生态翻译学的和谐统一(holism)也是适用于翻译理论的。优势竞赛论“博”了郭沫若和严复之采,众傅雷与叶君健之长,并将它们向前一步推进,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诗词翻译的理论体系。其中许认为创造美是本体论,发挥优势是方法论,神似是目的论,竞赛是认识论(许渊冲2003:242)。不难看出创优竞赛论理论完善,是一个较为和谐统一的翻译生态系统。
二、优势竞赛论中体现的译者主体性
中国的生态翻译学的奠基人胡庚申教授在他的《 翻译适应选择论》创新性地提出了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点并且在他的《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一文中分别从翻译美学的三元视角、诸者关系视角、译者功能视角、译品差远呢视角、意义构建视角、适应选择视角和翻译实践视角来力证译者的主导作用,打破了长期以来一直禁锢于语言层面的,持有“原著中心论”、“作者中心论”。他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09:49)。“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主体都带有“个体主体”性质,每个人的审美观、看问题的视角、社会背景、文化传统、教育程度、生活经历与情感经历等等,均不相同……往往产生不尽相同的译本”(吕俊 2002:37)。
在优势竞赛论中,为了实现译文的意美、形美、音美,译者可以适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译入语的优势。然而,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译者的先见、文化意识、美学观、翻译目的以及个人翻译主张等因素会潜在影响,所以译者在能动地创造性翻译的时候会无意地糅个人翻译风格,结果不同的译者就创造出了不同的译本,这就有了不同译本的比较和竞赛。这一点与生态翻译学所强调的译者的中心地位不谋而合。
三、创优竞赛论存在的问题(一)与“忠实”之争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说,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然而一切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必须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才有意义。这里的客观现实就是译文的忠实性(faithfulness)。由忠实性与译者主体性作用引发的争论不在少数,其中最为典型之一的就是在新世纪之初由“创优竞赛论”与“忠实是翻译者的天职”而引发论战。之后又有诸多学者在各种期刊上评论,各抒己见。
对于许的翻译而言,他的翻译中的许多亮点是美的化身,使人乐之。宋认为如果译者一味追求“发挥译语优势”,采取“足尺加三” 的手法去“深化” 之,“美化”之,在自认为胜过原文的时候,往往也把读者引进了由译者强定的某一条感受带上,从而剥夺了读者的其他感受、其他想象、其他联想(宋学智2002:60)。使用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表达法,将会使译文失去原文的文化土壤,将会把原作置于译入语文化的背景当中,不利于读者去感受异域文化气息。所以从这个认识层面去看,“发挥译语优势”能使译文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文信息”是不能成立的(宋学智2002:61)。
针对以上极端的观点,生态翻译学有很好的解释。“生态翻译学对传统的文学和文化翻译以及翻译本身的教义形成了挑战”(王宁2011:10)。王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研究提出的“译者中心”双重解构性”,即对“原文至上”的解构与对“译者中心意识”的解构。译者在翻译中起主导作用,但在整个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的意识不能随意发挥。译者为了翻译出最佳译文,就必须不断做出适应与选择,努力寻求“人本”与“文本”的平衡(郭玲玲2013:3)。它对拟翻译文本的选择并非根据译者自身的好恶,而更应该根据所选文本自身内涵的可译性,也根据内在于原文深层的生态结构来在目标语中再现原文。这应该是确保翻译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的基本前提(杜海宝 2012:80)。如果没有值忠实于原文,“把翻译变成(了)借体寄生的、东鳞西爪的写作”(钱钟书 1997:85),就不能称之为翻译。
四、创优竞赛论存在的问题(二)与“含义”原型之争
由上文中可知,为了实现“人本”与“文本”之间的平衡,我们可以把翻译看作是译者发挥主体性、张扬自我,与忠实传达原作、克制自我之间来回转换的操作过程的观点,以期为译者适度发挥主体性(仲伟合&周静2006:92)。但是当译者发挥译语优势使译文流光溢彩时,又怎样去遵守忠实并去把握作者的意图?学者周艳也提出相同的疑问。她根据国内外学者对翻译的界定,对作者的意图用“含义” 来表示,而译者译文表达的内容简单概括为“意义”(周艳2007:92)。因为每个译者、作者和读者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不同,即使译者们对同一个原文含义有着相同的理解,但在翻译时仍带有自己的影子。读者也是如此,如果根据从作者——译者——读者的三元关系理解,那么中间俩次信息转换的过程会导致信息差(information gap)越来越大,而作者想表达的含义就变得捉摸不透,忠实的对象也就无法确定。
以上结论会使译者们陷入恐慌,因为译者们失去了一种共同的价值判断无法开展翻译活动,而对现有的译文的含义也到处充满着质疑与分歧。赫施认为作者的意图即真正的“范型”(prototype),也即“ 含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翻译作为解释的一种,也得益于并依赖于“ 含义” 的确定性(周艳2007:92)。译者们对范型的猜测需要有理有据,尽力去了解当时原文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他的性格特点和文字风格,要寻找的这些可靠性的依据只能是作者的原意,而作者的原意又需要阐释者在阐释过程中去寻找,所以对于含义的解释总是倾向于成为一个维护自己本身的假设(赫施 1991:190)。赫施在坚定驳斥相对主义的同时,也表示“ 作者意图” 把握困难,陷入了“ 怪圈”。这种无奈与尴尬使“ 忠实论”变成了无可企及的幻想(周艳 2007:92)。
“ 忠实论”肯定含义确定性的存在,却忽略它“ 难以达到”,所以译者们将目光从不确定的“ 含义”转向确定的本族读者,提出“知之” 不如“ 乐之”,充分发挥译语优势(周艳 2007:92)。“竞赛论”便是首当其冲,它鼓励译者的创造力,但必须是在“含义”指引下“带着镣铐跳舞”。因为翻译需要有标准,所以优势竞赛论也只能在探索“含义”的路上缓缓前行。
怎样带着“镣铐”跳出优美的“舞姿”? 周艳提出了“翻译乌托邦”的构想,是希望译者们“虽不能肯定我们所作的解释上的推测是正确的,但是我们知道,我们这个推测会是正确的”(赫施 1991:190)。尽可能的方法去获取判断作者意志,涤去不利于传达原文的个人局限,尽管无法确定自己的译文是否“含义”最好的传达,但孜孜不倦在此过程中获得了意义。“忠实论”对“含义确定性”的笃信,“竞赛论”在理解“含义”基础上对翻译永不求止的进取心,两者在翻译这条艰难却充满意义的道路上需要放弃极端,携手共进(周艳2007:93)。这与生态翻译学的崇尚的中庸之道是一致的,“且不说翻译过程中过分的直译或意译、异化或归化、过度诠释或欠额诠释等都是不可取的,就是译论研究本身也需要“允执厥中”,不能走向极端”(胡庚申2010:63)。
五、结论
优势竞赛论与生态翻译学联系紧密。许渊冲在前人的翻译理论基础上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优势竞赛论,来追求一种整体和谐(holism)。优势竞赛论的重要主体就是译者,这种译者主导的观念体现了生态翻译学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对于那些过分夸大优势竞赛论和忠实论的极端的人来说,生态翻译学有着很好的解决方法。它所提出的“译者中心”的解构性将译者的能动作用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而对于那些走进含义“ 范型”怪圈的人来说,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中庸之道”倒是可以让他们避免极端,走出“怪圈”。
优势竞赛论的追求之一就是“美”、“雅”,俩者但虽多是理想化的标准,但如何使其达到其最佳理想,与主观上确立的指导原则密切相关!在生态翻译学中的哲学思想可以帮助译者认识到自己的能动作用,忠实的主、客观性,避免认识上的僵化和形而上学,有助于译者”不断追求翻译标准,达到一种理想国的境界”(宋学智2002:61)。
参考文献:
[1]张智中.“优势竞赛论”本质透析[J].外语教学,2004,06:39-44.
[2]汪庆华.许渊冲诗词翻译的生态翻译学诠释[J].西华大学学报,2013,05:103-106.
[3]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2.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87-02
作者简介:周仁萍(1991-),女,汉,安徽人,硕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研究方向:二语习得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