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叉”的语源及其形义的演变

2016-11-28王静

人间 2016年12期
关键词:演变

王静

(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夜叉”的语源及其形义的演变

王静

(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 郑州450000)

摘要:“夜叉”一词源自佛教,它在汉语中的演变代表了一批佛教外来词的衍生模式,本文通过对其译借方式、词形变化、意义发展进行考察,以探求某些佛教词汇产生及发展的轨迹。

关键词:夜叉;语源;演变

一、译借方式

(一)音译词。音译词也称为“借词”,早期译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些音译词往往是直接按照梵文发音或者部分音节翻译过来的。“夜叉”是梵文“Yaka”的音译词,“Yaka”的音译还有“野叉”、“药叉”、“阅叉”等,经过对《中华大藏经》的检索,夜叉似乎更早于“阅叉”和“药叉”,三国时吴国的支谦译《撰集百缘经》,里面共出现四处“夜叉”,其翻译的《佛说须摩提长者经》中出现三次“夜叉”,两本书里却没有一例“阅叉”、“药叉”。在宋·释法云《翻译名义集》中提到夜叉为讹误,事实上不是如此,“阅叉”、“药叉”、“夜叉”等都是音译词,在使用上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在典籍和日常生活的使用中,人们更多的选用了“夜叉”这一译法。

(二)意译词。音译词有自身的缺点,我们单单从音译词无法认知这些词语指的是什么,而意译词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夜叉(Yaka)”意译有能啖鬼、轻捷、贵人、祠祭鬼等。由“能啖鬼”、“祠祭鬼”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出该词所指的含义,中土文献中所出现的吃人夜叉经常在夜里面出现,如唐·谷神子《博异记·马侍中》云:“近夜半,有物闪闪照人,渐进户牖间,见一物,长丈余,乃夜叉也。”使得“夜叉”变成了普遍的说法的原因之一,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移,“夜叉”一词被赋予了意译的功能。

二、词形变化

(一)双音化。魏晋以来,汉语词由以单音节为主向以双音节为主变化,佛教外来词也逐渐由多音节或变为双音节,受这种趋势的影响,一些经师开始有意识的去掉一些音节,以迁就汉语双音词的特点,“夜叉(Yaka)” 音译的有“野叉”、“药叉”、“阅读”等,意译有能啖鬼、轻捷、贵人、祠祭鬼等,双音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因此,“夜叉”这一译词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

(二)意译化。据朱庆之先生估计,汉译佛典中以意译的方式进入汉语的词汇,约占佛教混合汉语外来词的五分之四[2]。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由于没有相应的词汇对应,许多经师并不能准确的将梵文准确的翻译过来,往往采取音译的方式,但是音译词自身的缺陷,这种词汇太多必定会影响其在中国的传播,因此,许多早期的音译词后来都采取了意译的方式。“夜叉(Yaka)”意译有“能啖鬼”、“轻捷”、“贵人”、“祠祭鬼”等,“夜叉”在夜间出现,也具备了意译的含义,人们根据自己语言习惯,同时也为了佛教的传播,必然会倾向于意译的方式。

(三)定型化。佛教外来词在翻译的过程中,刚开始没有一定的标准,因人而异,南北而异,最初的译词有很多的形式,其后以其中一种形式固定下来,其他形式逐渐被淘汰,如“南无”,意为“敬礼”、“归命”、“归敬”等,最初被译为“南膜”、“那模”、“纳莫”等,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南无,亦作南膜,或言那模,皆为归礼译之。”后来词形固定,以“南无”常见。“夜叉”一词也是如此,在中土文献和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如《聊斋》中出现的“夜叉国”、《太平广记》中有“夜叉”的形象等等,其他词形便逐渐消失了。

三、意义发展

“夜叉”原本是印度神话中婆罗门教里的一种半人半神小神灵,“罗刹”的对头,是财神“俱比罗”的侍从。从意译词“能啖鬼”也可看出其源头,后来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把原先婆罗门教里的许多神化为本教所有,“夜叉”也被列入,为一种鬼类,成为守护正法的神,但其有时也凭借自己的威势害人,于是后来分成两类,一类是守护正法的护法神,一类是害人的恶鬼。

(一)汉译佛教文献中的“夜叉”。汉译佛典中“夜叉”大都以护法神的身份出现。如三国时吴国支谦译的《撰集百喙经》:“为诸天,龙,夜叉,揵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伽。”此为天龙八部众,皆为护法神。“夜叉”也常常以害人鬼的形象示人,与罗刹同时出现。《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一:“罗刹夜叉恶鬼等,加被今朝受戒人。”卷三:“慈力王时,见五夜叉,……” 食人夜叉形象极其丑恶,而且神通广大,喜食人肉。

(二)中国文献中的“夜叉”。“夜叉”随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鬼神观念相结合之后,便以食人鬼的形象出现在中国人的观念之中,成为一种中国化的鬼,在唐代传奇中屡见不鲜,很多文学作品中我们亦能看到夜叉的聚居地:夜叉城,夜叉国等。

由于“夜叉”形象经常被使用,人们自然而然就拿它来比喻凶残丑恶的人,随之“夜叉”便成为丑恶凶狠的人的代名词,有时被用作人的别号,如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监察御史李全交素以罗织酷虐虐为业,台中号为‘人头罗刹’殿中王旭号为‘鬼面夜叉’。”这种用法在文献中很多,不胜枚举。

夜叉有性别之分,男人凶恶我们称之为“夜叉”,凶恶的妇女为“母夜叉”。与“母夜叉”意义相同的一个词是我们经常说的“母老虎”,指凶悍的妇女,这个词有代替“母夜叉”的趋势,从对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检索系统进行检索的结果来看,“母老虎”出现的次数是“母夜叉”的两倍,并且涉及“母夜叉”的语料也多与孙二娘有关。现在人们口头上经常使用“母老虎”这个词,几乎不用“母夜叉”。

四、结语

通过了对“夜叉”一词的考证,我们了解到“夜叉”一词的译借方式,有音译和意译两种形式,在词形上抛弃了多音化,符合中国词汇双音化的趋势,在音译的基础上又有了意译的成分,随着佛经翻译逐渐成熟,逐渐定型“夜叉”为常用之形,其意义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中国化的鬼。通过对“夜叉”一词的考察,我们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可以更好的探求佛教词汇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对汉语词汇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季羡林说国学[M].北京:中国书店,2007.

[2]朱庆之.佛典语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

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甚至中国历史[1]。”佛教外来词被译到中国以后,从词形到其意义都要受到汉语词汇规律的制约和影响,逐渐的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下面对“夜叉”一词进行考察,以寻求其演变模式。

中图分类号:G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03-01

作者简介:王静(1987-),女,汉族,河南省安阳市人,在读研究生,文学硕士,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方向:汉语史。

猜你喜欢

演变
平顶山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研究
浅谈汉族姓氏文化
论日本文化的复合性特征
浅谈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服饰的演变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民国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演变研究
从神话到《诗经》中复仇意识的演变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