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阿昌族的民族认同问题
2016-11-28罗吟吟康祝婷何帆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云南昆明650500
罗吟吟 康祝婷 何帆(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500)
大理阿昌族的民族认同问题
罗吟吟 康祝婷 何帆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阿昌族是我国特有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的西南地区,主要是陇川、梁河、盈江、潞西、腾冲和云龙等县。经考证,阿昌族最早发源于大理州云龙县境内,后逐步西迁至德宏州梁河、陇川县定居。本文从漕涧地区阿昌族的历史追溯,传说故事的介绍,揭示阿昌族如何重新建构自己的民族身份以达到民族认同的问题。
关键词:阿昌族;特有少数民族;民族认同
一、田野点概况
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仁山村, 位于漕涧镇东南边,是云南省7个人口较少民族——阿昌族聚居的村,也是大理州唯一的阿昌族村寨,阿昌族发祥地。仁山村东邻功果桥镇,南邻铁厂村,西邻大坪村,北邻漕涧,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天气冷凉,年平均降雨量1660mm,年平均气温15.96℃。村委会距漕涧镇人民政府所在地5公里,辖10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仁山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全村人口1523户5087人。仁山村居住集中,民族有阿昌族、白族、汉族、彝族、傈僳族等,主要以阿昌族为主,有2397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7%。全村国土面积40.5平方公里,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37236.9亩,其中耕地5010亩。
二、从历史上看漕涧阿昌族的民族认同问题
根据《早陶墓碑》记载:明初阿昌族头人早纳带三百余户从茶山迁来。1383年,明廷赏赐“土千总”。衙署设在漕涧(早竹村)。早纳十四代孙早万相承袭时,云龙发生白族土酋段进忠的叛乱,早万相因计献逆首、平息内乱。1619年赐姓改左,这就是漕涧阿昌族土司由早姓改为左姓的由来。为感恩朝廷,强令“九姓改左”,迫使喇、早、木、孟、陆、习、赵、林、宋九姓改左。云龙是阿昌族的发祥地,自从阿昌族最后一代酋长早褒,在元末被其家臣李贯章杀害以后,明初段保被封为云龙土知州,在澜沧江西岸阿昌族的统治地位已基本结束。虽然此地区的阿昌族有的迁移,有的被当地白族、汉族融合,但是在苗丹、丹梯、赛初、广地等地,仍然集中居住着阿昌族人民,特别是在1988年国家恢复阿昌族身份的时候,苗丹在老村长廖学宋的带领下百分之九十以上阿昌族都得到身份恢复。还有一件事就是1985年,梁河县文化馆馆长,同时也身为阿昌族人大代表的曹明强来漕涧寻根,发现仁山村人虽然也讲不清自己的历史,但是山名、地名保留着的与梁河阿昌语的共同的词汇,于是曹明强坚定地认为,仁山的“汉族”是与自己一脉相承的同胞兄弟,更作《寻根》一诗来抒发自己找到阿昌族同胞的激动之情。这也就是大理漕涧镇仁山村的阿昌族人会从历史上追溯自己的民族,更进一步承认自己就是阿昌族。
三、从宗教信仰上看漕涧阿昌族的民族认同问题
云龙地区的阿昌族主要信仰原始宗教,在原始宗教信仰中最为独特的是本主崇拜,此外佛教、道教也有一定程度的渗透[1]。阿昌族受“万物有灵”原始宗教的影响,产生了图腾崇拜。在仁山阿昌族居住的村寨里,到处可见一个由大象和一把拉开弓的箭组成的图腾。大象是阿昌族人对动物的崇拜,认为大象是吉祥之意,又因为阿昌族是崇尚武的民族,一支离弦疾飞昂扬向上的利箭,象征奋勇向前的民族精神。鬼魂神灵崇拜又包括:天神、山神、地母、志奔神龙、水神、桥神、谷神、火神。在祖先崇拜中,主要就是注重祖坟的选择。选择风水好的祖坟,可以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在大理地区受白族影响颇多的原因,这里的阿昌族也会跟着白族一样祭本主三崇。汉族对阿昌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明代以后汉族文化组建为阿昌族所吸收,生活在各地的阿昌族人家都供奉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五个字是汉族人宗教和政治信仰的集中体现。笔者在苗丹观音寺拜访时,在寺庙内也看到很多佛教、道教的神灵。村里只要有丧事或是祭祀活动都要请“高功”做法,“高功”穿的是道教的袍子[2]。从宗教信仰上看,大理的阿昌族深受白族和汉族的影响,当地的文化精英认识到自己的民族文化已经渐渐随着主流文化而消失。
四、总结
本文了解当地阿昌族人的生活习惯,风俗文化方面,我们认为现在的大理云龙的阿昌族在长期与当地白族、汉族杂居混居,阿昌族的的文化已经被融合的很好,与汉族、白族之间的交往也很密切。但是在1988年,回复阿昌族身份之前,这里的阿昌族不敢承认自己是阿昌族。因为作为人口较少的弱势民族,一直受到其它民族的歧视和压迫。以前会被其它民族称作“阿昌子”,甚至学他们说话,导致很多的阿昌族在恢复身份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阿昌族。在恢复阿昌族身份后,国家也一直扶持特少少数民族政策,在“十二五”期间发展了多个项目,在这些国家项目的扶持下,现在漕涧镇阿昌族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自己是阿昌族的认识感也越来越强。在村干部和阿昌族知识分子的努力构建和恢复阿昌族文化的同时,阿昌族文化也能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弘扬。关于阿昌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如今在其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寻觅不到太多的痕迹,民族精英们加紧查阅文献历史资料、拼凑和整理留存的记忆碎片,归整文化类别,重构属于他们的集体记忆,才能更好的延续仁山阿昌族的文化传统,不至于让仁山的阿昌族特色消失在人类文明创造的魁宝中。
参考文献:
[1]刘江.阿昌族文化史[M].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李金莲,汉傣之间:阿昌族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J].贵州民族研究,2006第4期,26[109]:91
1.罗吟吟(1991-),女,江西南昌人,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硕士。
2.康祝婷(1991-),女,山西太原人,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硕士。
3.何帆(1989-),男,湖南长沙人,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硕士。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87-0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