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凭什么逆袭海外
2016-11-28王元元
王元元
2010年,在应用商店发布安卓版本的Camera360时,首席运营官顾锐和整个团队只当其是一次普通的产品测试,但这个手机摄影软件却意外收获了不少海外粉丝。
一年后,发布苹果版本时,Camera360的下载量更是跃居北美市场总榜单的第六位。
2012年,顾锐团队开始主动涉足海外市场,“对于我们这样的创业团队来说,那里或许是个新天地”。
几乎同一时间,傅盛带领的猎豹移动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巨大竞争压力下,也将目光投向海外。不过三年,猎豹移动便在全球拥有6亿多活跃用户,其中接近80%来自欧美等海外市场。
中国的互联网曾是典型的“Copy to China(复制到中国)”模式。谁能想到,今天,中国互联网却已经变“输入”为“输出”,将局面扭转为“to China Copy(从中国复制)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试水海外,带动了整个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了一条中国的商业模式乃至于文化输出通道。
移动时代弯道超车
实际上,很多年前,阿里巴巴就成为最早出海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阿里巴巴在最开始做B2B业务时,面向的就是全球市场,有很多海外客户。”独立互联网评论人洪波说,“但是,当时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尚未崛起,在海外市场根本不具竞争力,出海成功几率自然很小。”
互联网实验室高级分析师张静提供的数据,在2012-2014年这三年间,BAT三巨头中,腾讯的海外收入占比有小幅提升,百度海外收入占比维持极低水平,阿里巴巴的海外收入占比不升反降。
可见,PC互联网时代,即便是巨头们的海外战略似乎也没有多大斩获。
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弯道超车的机会来了。
2010年后,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兴起,一批拥有过硬产品的企业开始尝试走向国际,典型代表就是3G门户旗下的桌面应用——GO Launcher、垃圾清理和内存优化应用——猎豹移动清理大师。
前者被业内普遍视为国内最早出海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后者则被视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典型的出海企业。
GO Launcher于2010年上线,三年后,全球用户数量就超过了2亿人;猎豹移动清理大师于2012年上线后,2014年3月底全球用户量就超过5亿,其中2.14亿来自海外。
“猎豹移动的成功让国内的移动互联网企业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产品做得好,在哪里都能谋得一席之地。”傅盛说,在其标杆效应下,出海的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多。
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出海的互联网企业多是专注应用软件开发的产品公司。如专注图像视觉表达和绘画能力输出的漫画APP——魔漫相机、跨平台近场传输软件——茄子快传、海外WiFi分享平台——Swift WiFi。
“工具类应用不涉及内容服务,很少关乎数据安全等问题,因此一般不会受到当地法律和文化差异的影响,适用性强。”专业人士分析,加之用户对工具类产品有较大需求,因此相对较容易获得成功。
找对市场最重要
“如今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已过了跟随美国互联网企业的阶段,实现了真正的产品与商业创新,能够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甚至成为一些海外同行学习的对象。”张静说。
在张静看来,除产品本身的竞争力外,这些互联网企业在海外成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找对了市场,比如Camera360。
“Camera360最初在北美市场拥有一定的用户,后来逐渐就少了,原因就在于欧美人拍照时更崇尚自然肤色,不喜欢美颜。”顾锐说,Camera360随后就将海外市场主阵地由北美转移到了东南亚以及日韩地区,“这些地区人们的习惯与审美和中国人相同,对产品的接受度更高”。
事实证明,这种市场转移是正确的。Camera360目前在泰国市场的视频类应用下载榜单中位列第一,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也表现不俗。
文化壁垒只是内心的恐惧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输出的已经不仅仅是产品,更重要的是内容。
通过收购全球移动新闻服务运营商News Republic,并在美国推出直播平台live.me,及投资音乐短视频社区Musical.ly,猎豹移动的海外战略核心已经从工具转变为内容。
“看到Musical.ly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美国的现象级互联网应用,我常常想,如果我能坐时光穿梭机回到过去,猎豹移动一定要在当初就全力以赴地做内容。”傅盛感慨道。
多数人认为,做内容全球化遇到的最大壁垒就是文化壁垒。这也是为什么这一轮出海由工具类公司领衔的原因,因为工具是跨越文化的刚需产品。
但傅盛并不这么想。
“文化壁垒只是你内心的恐惧。”在他看来,所谓的壁垒,只是不熟悉的领域。而要突破这个壁垒,就不能固守成见。
推出live.me之后,傅盛惊讶地发现,全世界的年轻人越来越像。“美国的年轻人甚至比中国的网红还要活跃,美国直播的主播时长大于用户时长,主播们都非常喜欢这个产品”。
在夏威夷参加一个会议的时候,傅盛曾偶遇NBA球星韦德,并热情地邀请他试用live.me。结果,韦德刚开直播,下面的评论便沸腾了,不停地刷屏。韦德便十分开心地为live.me免费直播了15分钟。
“不管哪个国家,每个人都喜欢被人环绕的感觉。”傅盛说。
这令傅盛觉得,文化壁垒、用户习惯,其实都是自我设限。“关键在于如何找到用户的共鸣点。在推出live.me之前,我们深入研究过美国网红的运作模式,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在Youtube等各个平台上的体验是什么,他们是怎么制造内容的,商业模式又是什么。正因为打破了信息壁垒,我们才能做充分的准备”。
在傅盛看来,如果你愿意下功夫去了解和分析,所谓的文化壁垒可以像一道算术题一样被解开,“所以我真的不认为今天有什么本质上的文化壁垒”。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