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社会体育人文精神建设和谐小康社区体育

2016-11-28陈定元康武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9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人文精神居民

陈定元 康武军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江西南昌 330043)

构建社会体育人文精神建设和谐小康社区体育

陈定元 康武军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江西南昌 330043)

体育人文精神,是当前社会中一种新文化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传播健康的体育文化和激励个体全面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价值。体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何构建社会体育人文精神,建设和谐小康社区体育是该文研究的问题所在。

社会体育 人文精神 和谐小康 社区教育

体育人文精神不但可以反应出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还可以反应出科技领域以及文化教育的提高。现如今应该将健康的人文体育精神延伸到社会中去,把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推向生活方面。和谐小康社区是以人为本的社区,是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社区体育是建立在以群众的需求和发展为基础上的体育活动。小康社区体育的有效开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以及全民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大意义。

1 构建社会体育人文精神

1.1 动员全民投入健身行列,体育娱乐化

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当中,在提升全民体育意识的同时,要鼓励动员全民加入体育活动健身行列当中,以此增强国民的健康水平以及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全民健身是一种具有长远意义且为民谋福的伟大事业,有利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提出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为体育娱乐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经济发展越快,人类需求也就越多,人们渴望通过休闲娱乐活动来提高生活品质,缓解生活压力。此时体育文化将人们既想放松休闲又想锻炼的想法完美结合起来,成为了人们休养生息的好方式。

1.2 从体育中衍生的科技问题,走体育持续发展之路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同样依赖于科学技术,高科技在体育的应用中也越来越普遍。现代高水平竞技体育比赛也就是各个国家间的科技竞争,从器材到装备,都体现着科技的进步。比如在运动装备上,发达国家的游泳运动员穿的是鲨鱼皮质的泳衣,而发展中国家的运动员只能穿一般的泳衣,当他们一同在泳池里比赛时已经存在了很大差距。此外,一些教练为了让运动员表现更出色,会在赛前给运动员注射兴奋剂,这不仅违背了体育的公平竞争,也伤害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只有将科学和人文很好结合,才能更好发展体育事业。

1.3 体育人文精神推动社会文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中,体育人文精神所赋予人类的精神需求是特别的、是不可取代的,比如:人们在体育比赛中所获得的集体荣誉感、成就感和使命感都是由人文体育精神激发出来的,不仅体育竞技参与者如此,观众也能从中受益。为了更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今社会把传播体育文明精神放在了重要位置上通过其独特的魅力及强大影响力来感染人们。在体育运动中看到的是为到达终点不断拼搏的进取精神、即使跌倒永不言弃的顽强精神、人们相互扶持的团结友爱精神等。体育人文精神不仅呼唤着人们身体和心灵的完善,而且增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越来越深的融入寻常百姓家,体育人文精神也逐渐成为生活文化精神的主流,人们的体育人文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也起了促进作用。

1.4 体育人文精神改善健康生活方式,增进人际交往

在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下,在以民族创新为生命力的素质教育下,体育的存在意义在于引导人们健康生活、满足人类需求、给予人们享受社会实践。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改造着所处环境,通过其参与过程改造着人类的心理环境。随着社会的变革,体育精神以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社会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体育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彼此建立亲密友好关系,是人文体育精神的主要作用之一。比如社区不定期举办体育竞技比赛,包括跳绳、短跑、接力赛,分为中老年组和青少年组,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其中。

2 建设和谐小康社区体育

2.1 社区体育文化推动精神和谐

国家、民族、社会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只有人们的精神和谐才能促使社会最根本的和谐。建设和谐社区,就要把社区成员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力量凝聚起来,以和谐的力量促进社区的体育发展,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以社区为载体,从社区出发,通过体育设施的不断改进和体育文化逐渐深入人心,组织丰富的体育活动,积极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其中。有效发挥体育文化满足不同群众的精神需要、增强群众凝聚力的作用,以此来实现群众精神上的和谐。加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既要大力培育具有现代意识的高素质社区居民,积极灌输现代化的价值观念和城市化的价值理念,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居民文化素质水平和社区文明程度;又要大力开展多样的社区群众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社区群众情操的同时,促使不同的社区居民在精神上得到共鸣,促进社区居民精神上的和谐。

2.2 社区体育关系到社会和谐的发展

要想建设和谐的社区体育关系,必须把社区居民中不同利益群众的社会关系放在首要问题,了解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处理好群众居民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各种群众关系都能处理融洽。

建设社区居民不同利益群众的社会关系,就要尊重并且最大程度满足群众表达的合理要求和愿望。坚持以人为本,随时了解群众对社区体育的建设是否有参与的意愿和想法建议,集思广益,听取社区居民的心声。引导居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建设人文体育精神,为社区体育创建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2.3 关爱弱势群体,推动社区体育建设

建设和谐社区,必须考虑到社区中弱势群体的利益,只有公平的调节好弱势群众的关系,才能最大程度实现社区和谐稳定的建设。目前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但在体育社区为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体育设施,而且还要建立社区体育援助、社区医疗援助、社区教育服务等,最大化帮助弱势群体实现体育社区建设。对于一些残疾群众,要专设独立的体育设备,并且鼓励残疾人士参与到体育健身中;对于一些失业的困难群众,由于其社会的活跃范围狭窄,主要依托于社区,也就成为社区的志愿服务与社区健康的主要受惠者,正因如此,社区在服务于困难群众、接纳困难群众的过程中才得以实现社会公平。立足于社区居民的利益,推进社区体育建设的有序进行,从而推动小康社会的和谐。

3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崇尚真诚、善良、美好的价值观念,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关注人的发展和价值,在当前的和谐社会中只有推崇人文体育精神才得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最根本的和谐是全民实现和谐,社区体育的更好建设有益于推动社会和谐,进而推进国家、民族的和谐发展。

[1]欧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城镇群众体育的发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3).

[2]向飞燕,鲍佳.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应以体育人文精神为指引[J].出国与就业,2012(2):91.

[3]高杰.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零育人文精神研究[J].现代商业,2012(6):278.

[4]商执娜,李爽,罗文浩,等.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需求调查——以广州华南新城体育志愿活动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7):180-182.

[5]刘剑雪.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策略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1):116-120.

[6]井红卫.社区体育对构建和谐城市的影响分析[J].读书文摘,2014(18):106.

G80-05

A

2095-2813(2016)10(b)-014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9.146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人文精神居民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石器时代的居民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真正的体育精神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