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功能多元化视阈下的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①

2016-11-28杨春卉张东杨露徐冉陈路路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9期
关键词:性功能隐性体质

杨春卉张东杨露徐冉陈路路

(1.东北大学体育部 辽宁沈阳 110819;2.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排球教研室 辽宁沈阳 110102)

体育教学功能多元化视阈下的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①

杨春卉1张东1杨露2徐冉1陈路路1

(1.东北大学体育部 辽宁沈阳 110819;2.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排球教研室 辽宁沈阳 110102)

为准确合理地设置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回归体育教学本源,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实效性以便更好地增强大学生体质,该文应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我国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现状入手,基于体育教学功能的多元化视角,探讨了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研究得出:体育教学功能多元化是体育教学目标设置呈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提出体育教学目标设置时应区别对待体育教学的多元化功能,将传授学生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增强体质放在首位,突出体育教学的显性功能。

多元化 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功能 增强体质

1 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现状

1.1 体育教学目标设置随意,形式混乱

不少体育教师仍然以布卢姆的认知、情意和技能的目标分类来设置体育教学目标。以这样的维度设置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缺陷:未能将体能或素质列为目标,无法满足体能锻炼目标的要求,而且体能或身体素质锻炼的目标也难以融入以上三方面的任何一部分之中,因为,三者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位[2]。众所周知,体育教学目标分阶段性预期目标和最后体育教学目标,对于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如一节体育课,要使学生在众多方面去达成教学目标显然是不可能的。还有一些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没有具体的依据,目标设置得比较混杂,只是根据自己擅长什么来进行教学活动,随意性较大。

1.2 “增强体质,健康第一”在体育教学目标设置中的突出位置未得到突出体现

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人们对体育有不同的期望,甚至不乏体育对经济与政治的贡献,目前体育就如一个大杂烩,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什么都可以往里放。体育教学也的确有诸多方面的功能,目前的体育教学目标几乎涵盖了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等各个方面。发展综合性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什么将德、智、美、劳与体相提并论呢?是因为体与它们是“平行”的。虽然在21世纪的当下,国家昌盛、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日益高涨,但是在一次次的学生体质检测中,学生体质却逐渐下滑。这不得不使人们对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进行反思。体育教学是提升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虽然在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目标中也会涉及“增强体质,健康第一”,但并没有将其放到突出位置。

2 体育教学功能的多元化解析

2.1 显性功能

显性功能是体育教学的本质功能,即增强学生体质,传授学生健身知识以及运动技能。但无论教改模式如何创新,体育教学的显性功能不能削弱,该项功能的价值在于,首先体现出了开设该课程的初衷,也适应了新时期对学生健康状况的内在要求[3]。毋庸置疑,无论是从历史角度看还是从体育教学自身属性与本质来看,体育教学担负的主要重任是增强学生体质,传授学生健身知识以及运动技能,使学生学会自我健身和指导,为日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体育课程开设的初衷和体育教学的目的都诠释了体育教学的显性功能。

2.2 隐性功能

隐性功能是指体育教学的衍生功能。

2.2.1 德育功能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曾说过:“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运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情感体验机会,使某种品质在一次或某一时期的训练比赛过程中,得到反复的多次强化体验,从而促进优良品质的形成[4]。体育教学实践过程可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不畏困难、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德育显然是体育教学功能的又一体现。

2.2.2 培育良好心理功能

各种体育手段的调节治疗,可使人的注意力转移、情感发泄、兴趣改变、紧张度降低、情绪趋向稳定[5]。当代学生心理主要存在着焦虑、心理压力大、自卑等,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可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缓解压力、提升自我存在感,对学生的心理有良好的改善功能。

体育教学还有培养提高智力、生命等诸多方面的隐性功能。

3 体育教学功能与体育教学目标设置关系

体育教学目标来自于体育教学的功能,是人们对体育的期待(价值取向)。但功能和期待又不能单独成为目标,目标只是功能和期待的结合[1]。也就是说体育教学的隐性功能中某一功能不能单独地列为体育教学目标,要将其功能和教学现状、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及人们的期待进行有效地整合,以便合理地设置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不能单纯地为了设置而设置,而应为教学活动的指导及目的的实现而设置。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映射着体育教学的功能。

体育教学功能对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有着导向作用,体育教学功能指导和规范了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要依据体育教学是否有实现其目标的功能。但在体育教学目标设置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将体育教学功能的某一功能设置为体育教学目标,导致体育教学目标设置随意,形式混乱。

笔者承认体育教学的多元化功能,但对其功能的定位上层次分明。体育教学的主要功能是增强体质,传授学生健身知识以及运动技能。至于其隐性功能则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衍生出来的,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的显性功能得到很好地突出和体现必然会使其隐性功能得到很好发挥。将体育教学的隐性功能视为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的主要依据可以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等目标的实现,但违背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阻碍了回归体育的本源,另外在当前学生体质下滑的背景下,无论是为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是为有效解决学生体质下滑的困境,体育教学目标设置都应主要依据体育教学功能的显性功能来设置。

4 结语

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前学生身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体质,摒弃将体育教学某一隐性功能视为体育教学目标的思想,把握体育教学显性功能这条主线,在体育教学功能多元化的趋势下厘清体育教学功能的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辩证地对待它们,有主有次;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利用体育教学功能对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的导向作用,指导规范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林少琴.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目标设置若干现象分析[J].体育学刊,2013(7):88-89.

[3]倪铭,杨榕.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的功能定位及合理化模式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1):70-71.

[4]单舜,陈瑞宁.德育:体育教学的灵魂[J].体育科技,2013,34(4):165-166.

[5]于勇.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343-345.

G807

A

2095-2813(2016)10(b)-000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9.004

①2015年辽宁省体育局体育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15lntyyb—02)。

杨春卉(1973—),女,辽宁沈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性功能隐性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有些慢性病影响性功能
运动与性功能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