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2016-11-28陈莹莹广西钦州市新华路北钦州市第一中学广西钦州535000

人间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堂活动积极性师生关系

陈莹莹(广西钦州市新华路北钦州市第一中学,广西 钦州 535000)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陈莹莹
(广西钦州市新华路北钦州市第一中学,广西 钦州 535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离不开老师的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结合初中生的特点,本文主要阐述了以下方法来提高生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特色,及时练习,收获反馈信息,并在整个教学中贯穿师生的友好情感,使中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成主动的“我要学”。

关键词:课堂活动;积极性;实验教学;师生关系;反馈信息

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粮食、环境、资源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都与生命科学直接相关。无论从科学发展,还是从实际需要看,我们都必须加强生物科学的教育,尤其是加强中学生物科学教育。中学生物科学教育的主渠道是生物课堂教学。要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必须做到以下方面:

一、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课堂有效性,就要多组织些课堂活动,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前提,进而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去学习生物知识。

(一)设疑激趣。自然界的生物之谜很多,教师可利用各种机会使学生产生疑问并激发兴趣。如讲到节肢动物时,提问蜘蛛和蚂蚁是不是都是昆虫纲,同学们纷纷从它们的形态上寻找异同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为上好本节课打下良好基础。

(二)直观激趣。教师在授课中可充分利用多种直观教具,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从而激发兴趣。如讲到鸟类的飞翔运动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拉伸下鸡翅,感受下运动与肌肉的关系。

(三)情境激趣。在授课时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兴趣。如讲到发酵技术时,强调制作酒酿时一定要密封保存,如果经常打开锅盖来看,则酒酿制作失败,为什么?这样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甚至想回家自己尝试实验。

二、发挥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特色

(一)加强生物实验教学。众所周知,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学习背景。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分组,尤其在探究实验中,让各组单独控制一个实验变量,借助实验可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实事求是,团结互助的科学态度的一种途径。

(二)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科学思维方法的首要问题是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即解决问题的程序。

例如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其次,作出假设(对发现的问题大胆提出猜测和解释):根的伸长区生长最快。

第三步,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在这个阶段,实验的目的任务、方法、材料、装置等等都根据假设来确定的。因此,实验的理论依据是假设。

第四步,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推导结论验证假设的真伪。

通过该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问题→假设→实验→结论。

(三)要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老师只需适当点拨。探究过程的独立性越强,探究价值体现就越充分,教学效果也就越明显。例如,在设计适合青少年的“一日食谱”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应选足够的糖类以维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适量的蛋白质以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还应食用一定量的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以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让学生分组设计,尝试提出一个主题鲜明类似广告词的食谱名称,采用答辩的形式,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再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出全班最优食谱。

(四)提炼生活中的生物知识。生物是所有学科中最接近生活的学科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计划的让一些学生将他们对某些生物或生命现象特有的感知认识和特殊的经历讲出来,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这样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了解与交往,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生物知识,通俗易懂,记忆牢固。

三、友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只强调某一方面或忽视另一方都不会构成和谐的教学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学,一堂课最终实现的虽是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的传递,但其实现的手段却是师生间的人际交往。由此看来,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师生间人际交往的关系是否和谐。课堂上要形成友好师生关系,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改变师生关系存在的客观心里位差。师生关系与其他人际关系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它因教育而生,又为教育而存。在教育活动中,“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天然的心理位差导致了师生之间形成了一堵厚厚的墙。伟大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才能减小师生间在心理上的距离,这就意味着老师不以“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而应该常带微笑,多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拉近心理距离。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构建友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所培养人的素质,只有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有广博的科学知识,高尚的职业道德,拥有研究,创新精神和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三)改进评价方式,多鼓励少责骂。新时代的老师不应该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要一视同仁,课堂提问要分层次,优,中,差都要有,多用表扬的言词,我相信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关注与尊重,在这个基础上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给学生很大的鼓舞。

四、练习到未,巩固新知识

目前,很多学校已明确要求教师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把刚上过的内容及时做个检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并加以巩固,课堂练习的设计必须依据课堂教学目标,题目要有一定的典型性,针对性和示范性。

五、反馈信息,矫正、回授

布鲁姆说过:无论教师的工作多么有效,“误差”不可避免。“误差”有来自教师的,也有来自学生的。上完课后老师要及时收获课堂反馈信息,并加以分析,制定恰当的矫正、回授措施。

总之, 实现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是整个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备好每一节课,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我们的生物科学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68-01

作者简介:陈莹莹,女,汉族,广西钦州人,中学二级教师,大学本科,生物教学。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动积极性师生关系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对工资薪酬激励员工积极性的分析
后浪&前浪 艺术史上的师生关系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研究的初探
小学初级汉语课堂活动设计思考与实践
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