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段位制教程之自卫防身术在河南省普通高校开设的实践性问题研究
2016-11-28侯俊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侯俊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
武术段位制教程之自卫防身术在河南省普通高校开设的实践性问题研究
侯俊
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摘要:随着高校学生自我安全意识的提高和社会各界对学生安全问题的关注,高校开设自卫防身术等课程成为了必然选择。而作为我国武术段位制教程之一的自卫防身术,以其内容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科学、考核标准规范等优势,成为高校开设自卫防身术课程的首选。文章采取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如何开设自卫防身术课程为内容,分别从自卫防身术课程开设的优势、应当关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从而为自卫防身术课程在高校的普及进行大胆尝试和研究,也将对推进我国武术段位制的开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自卫防身术武术段位制高校
1 前言
近年来,大学生失联遇害的新闻屡见报端,特别是一些女大学生成为是受害的主体。据有关数据显示,从2014年8月17日至29日短短12天时间里,女学生失联遇害事件的舆情声量达54903条。女大学生的频频失联遇害引发公众对女生安全问题的关注,使大学生群体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成为社会热议焦点。这一情况使如何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这一话题再次被世人所关注,也将高校如何更为科学高效的开设学生防身课程的问题摆在了大家的面前。而本文所讲的自卫防身术作为中国武术段位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取材自武术运动的基本技术,将单练、对练、拆招三者融为一体,既弥补了跆拳道只讲踢法、柔道只讲摔跌法的不足,又充分考虑男女的不同身体特点,既体现了武术段位制规范化、标准化的特色,又突出了防身健体的特点,为高校自卫防身术课程的开设开辟了一条极具针对性的道路。本文就是针对如何将高校大学生自卫防身术课程教学的需求与武术段位制之自卫防身术教程有机结合的问题开展一系列研究,以期能够为高校开展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六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以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六所高校2013级、2014级非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学生(男287人,女生127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400份。
2.2.2专家访谈法
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笔者通过电话咨询、走访等形式,与河南省武管中心、洛阳市体育局、洛阳市武术协会、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等单位的21位专家和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工作者进行了交流,听取了对高校开设自卫防身术课程的意见。
2.2.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3和Spss11.0等统计软件对相关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打好坚实基础。
2.2.4文献资料法
本文对中国期刊网、维普网1998年至2015年之间与武术段位制、高校开设自卫防身术等相关的文章进行了查阅、筛选和收集,获取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3 结论与分析
3.1对武术段位制中自卫防身术教程了解程度的调查
在对大学生了解自卫防身术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有近30%的被调查者没有听说过武术段位制,而对于自卫防身术教程的了解更是匮乏。据学生们反映其对于自卫防身术的了解仅通过电视、新媒体以及现有的大学选修课等渠道,而各个大学之间没有统一的教程规范,教学内容也多由授课老师进行选材,缺乏统一性。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少男性大学生中反映,一些院校仅开设了女性自卫防身术的课程,而忽视了男性大学生这一群体的需求。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武术段位制在高校的宣传工作显得十分薄弱,特别是在非武术专业的学生中,对武术段位制没有清晰认识,武术段位制推广工作严重滞后。
3.2对是否愿意学习自卫防身术课程的调查
在此项调查中,有近85%的学生愿意学习相关课程,特别是女性大学生有着更为强烈的愿望,占到被调查女性的近95%。同时在调查为什么不愿意学习自卫防身术时,则有着近90%的学生表示,自己没有相关的基础,担心无法完成课程要求,影响后期的学业。根据这些现象,不难看出,学生对于自卫防身术课程学习的热情是强烈的,特别是对于女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这一现象充分显示了高校开设自卫防身术课程的必要性。
3.3对参与自卫防身术课程学习目的的调查
在问及参与课程学习的目的时,有37.7%的学生表示为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33.5%的学生表示为了提高身体素质,两者的比例占到近四分之三。这一调查表明,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必须要将实战性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同时要把握好自卫防身术作为武术段位制教程系列的一个内容,必须要秉承的强身健体的宗旨。
3.4对自卫防身术课程开设关注重点的调查
在这一调查中,有35.8%的学生表达了对教学内容的关注,有33.4%对教师素质的关注,有22.6%的学生则对课程考核的方式比较关心。这就表明,自卫防身术作为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学生们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掌握有效的防身手段,希望学习内容更加规范和有效。同时,对教师自身能力的高低以及如何进行考试的方式还有所顾虑。
4 自卫防身术课程开设的实践性分析
通过以上的调查,以及在与高校教师、专家的交流中,能够感受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自卫防身术课程开设的问题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在学什么、谁来教、如何考三个方面,大家都表达了一定的疑问,希望能够有着更加规范、更加实用的教学模式来开展自卫防身术课程的教学工作。而从自卫防身术教程的设计以及武术段位制工作相关制度的角度来看,恰恰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4.1教程的规范性,满足了教学内容要规范的要求,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在河南省各开设自卫防身术及其类似课程的高校中,没有统一的教材,在教学的实践中,高校间各自为战,选取了不同教材来实施教学,导致教学内容之间的差异性大,教材选取的标准不够科学,权威性不强。而内容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在教学组织、考核评估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不便于推进武术进校园工作的开展。而《自卫防身术教程》则能够有效克服了这些问题,从而有效确保课程顺利实施。
4.1.1整体上分性别,针对性更合理
相对于目前河南省高校开设的自卫防身术课程的对象为女大学生而言,该教程区分男女之间不同的性别差异,针对各自不同的生理、身体特点来区分为两大类不同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具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在男性教学内容中,重点突出了其力量性上的优势,讲究“力破千军”;而在女性的学习内容中,则重点突出了技巧性,有效克服了女性力量薄弱的问题,而追求其身体柔韧性强的优势。如面对同样是对方双手抓肩的动作,男子防身术的拆招方法是抱颈头撞或是双峰贯耳等招式,体现出了男性的力量;而女子防身术的拆招方法是顶肩折腰等招式,充分利用了女性的身体的整体力量,而克服肢体力量不足的问题。这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有效针对了男女之间的差异,增强了实战性,更易于学生的掌握。
4.1.2纵向上分段位,层次性更明显
对于大多数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武术基础相对薄弱,甚至没有。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自卫防身术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对于这种实践性特点特别突出的项目而言更加明显,这也是当前阻碍自卫防身术推广的重要因素。而教程作为武术段位制教材系列之一,在技术难度上通过合理区分不同的段位来实现由低到高的教学,循序渐进,更易学生掌握和实践。如一段的技术重点突出“打”的方法,而二段则增加为“打、踢”,三段为“打、踢、拿”等等一次类推,到了六段则成为了融“打、踢、拿、靠、摔”等综合性的攻防方法[1]。
4.1.3横向上分条块,目的性更突出
为了增强教程的实用性,武术段位制突出武术攻防技击的特点,坚持了打练结合的原则。各段位在内容安排上,区分为单练、对练、拆招三种形式,将单个动作逐步过渡为实战性的技术。在拆招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步将单一的动作变为连贯的行为,有效针对不同的情况和攻防环境来采取不同的动作,提高了教学的目的性。特别是对于女大学生而言,能够通过对练、拆招等更具实践性的训练,来逐步克服恐惧心理,提高动作的标准性和有效性,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出现类似的情况时,冷静科学的处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2武术段位制指导员制度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教师专业教学的能力水平,解决“谁来教”的问题
2011年以来,国家武术管理中心相继出台了《中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管理办法》、《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管理办法》等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武术段位制相关教学人员的申报条件、职责与义务等等规定,为武术段位制的推广提供了有力保证。在河南省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师中,已经能够保证100%具有段位,其中有近30%拥有六段以上的段位,这就为其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条件,能够有效解决自卫防身术由“谁来教”的问题。
4.2.1注重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作为教学行为的主体,自身的水平与能力决定了课程教学的质量。特别是对于自卫防身术这种实践性要求高的课程而言,教师只有在保证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近年来,无论是国家武术中心,还是省武术管理中心都相继开办了多次的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培训活动,聘请了多位专家进行现场教学,有效保证了培训质量[2]。2014年,国家武术中心等单位在厦门等地组织了三次武术段位制指导员培训会议,在西安、长春等地组织了全国武术段位制巡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指导员队伍的质量。河南省武术管理中心自2012年就开始连续四年举办全省范围内的武术段位制考评员、指导员培养班和《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骨干教师培训班等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有效的考评员、指导员。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加强自主学习,自卫防身术作为一个新的“拳种”,教师要通过勤学苦练,尽快掌握其标准和要求,更好地展开教学。
4.2.2开拓教师资源,满足学生需求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仅依靠高校自身的体育教师来大范围开展自卫防身术的教学活动是不现实的,仅以洛阳师范学院为例,全院共计学生近3万人,而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师不足15人,这样的一个巨大的差距是不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因此开拓教师资源是必然的选择。而事实上,在广大的社会组织中具有极其丰富经验的专业水平的人员,如仅在洛阳市武术协会注册的武术段位制指导员有就50余人,他们虽然并非专业的教师,但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各高校要善于利用这一丰富的资源,来充实自身的队伍,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在各地的高校间建立优秀教师共享平台,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聆听这些专业教师的授课[3]。
4.2.3加强教师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也要进一步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提高教学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真正通过自卫防身术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防护能力。一是要规范教学方案设计。根据自卫防身术的特点,其通常采取公选课的形式来组织实施,在教学时间、场地等方面要进行进一步的筹划和安排,针对时间和学生的需求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来组织实施,确保教学的质量效益。二是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该项课程的学习,充分认识到其对于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的积极作用,在物资器材保障、宣传报道力度等方面给予支持,大力营造武术段位制以及自卫防身术的良好环境,促进课程在高校的开展与武术段位制的普及[4]。三是要加强对教师的考评。完善对教师的考评机制,结合当前绩效考核制度的执行,积极创新学生参评、教师自评、同事互评等新的考评体制,特别是要将学生的满意率作为对教师考评的重要参考依据,增加教师主动作为的动力,真正使教师将更多的心思花在教学上[5]。
4.3武术段位制考评工作的严谨性,达到了课程评价指标实现科学性的标准,解决“如何考”的问题
课程考试的公正性和标准性是课程得以开设的重要前提条件,而相对于理论考核便于组织的特点,在目前部分高校开设的自卫防身术课程的考核实践中还有着不少的困难,具体体现在标准难统一、考核难组织、评审机构少等方面。但自卫防身术教程,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的问题,彻底扫清当前影响课程开设的瓶颈性问题。
4.3.1考核标准内容统一,体现了良好的公正性
在调查中了解到,2014年,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开设了一门“女子防身术”的公共体育选修课,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也开设有太极拳的公选课,可以说这些课程都是推广武术的有力措施。但课程的教材、考核、教学内容均没有统一的标准,示范性和推广性不够。而武术段位制中的自卫防身术课程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编写,可以说融汇百家之长,统一了标准和规范,而武术段位制的相关规定中就考核方法与标准均进行了明确,有利于考核组织与实施。在评分方法中将考核分为单练、对打、拆招三种形式,对单练等三种考核内容的评分标准进行明确,确保了考核的公正性和说服力。同时便于相关监督管理机构进行监管,使学生能够做到心服口服。
4.3.2评审机构层级明确,体现了良好的权威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类似自卫防身术的公选课考试所采取的方法,都是由授课教师联合部分相关专业的体育教师来组织进行,这种评审组织具有临时性、松散性、非专业性的不足,而武术段位制作为国家武术运动推广的重要手段,建立较为完整严密的评审机构,能够很好的组织与管理[6]。如根据2013年公布的数据,河南省内各级协会共计29个,其中一级区域性单位1个,一级专业性单位1个,二级区域性单位20个,三级区域性单位7个,涉及各地武术协会、普通高校、地方性武馆等单位。这些不同的层级在考试时担负的角色不同,便于彼此间实施监管。以洛阳市为例,目前有洛阳市武术协会和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个二级考评单位。在组织段位制考评活动中,由洛阳市武术协会和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具体承办,省武管中心选派裁判人员以及监督人员进行全程监督,有效的提高了考评工作的规范性,增强了段位制考试的权威[7]。
4.3.3考核组织周密合理,体现了良好的科学性
从考核的组织角度来讲,武术段位制设立了更为完善的晋考段标准,规定了更为详细的考核组织规范,从而有效提高了考核的科学性。一是考核人员确立的严肃性。在《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管理办法》中明确了段位制考评员的相关要求,从而能够有效确保考评工作的开展。如在初段位考评组,须有武术管理考评员1-2人,具有中段位以上考评员资格者至少5人,其中六段至少1人,五段至少2人[8]。这些规定都能够有效遴选出优秀的考评员来担任段位制的考核工作,从而提高段位考核的严肃性。二是段位晋考制与高校学制的契合。高校相关的公选课程一般在大学第一、二学年中开设,而《中国武术段位制》中就各段位的晋级与晋段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一段、二段的技术内容简介,动作标准,简单易学,适于初学者习练,因此如果大学生从入学之日起选修相关课程,那么通过大学自卫防身术公修课程一年的学习可以获得一段或二段的称号,之后在大学第二年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评就可获得武术二段或三段的称号,这样的评段标准既能够照顾到非专业人员的自身水平,也能够与武术段位制相应等级标准相匹配。三是段位制学习上具有时间的延续性。通过大学最初2年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二段或三段的称号,达到初段位的标准,因此在大学后2年的时间内,如果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就可能通过参与相关的培训活动在毕业时晋升为四段位,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武术训练水平,达到中段位标准。[9]
5 自卫防身术课程开设还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自卫防身术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在不少高校中开设已经有了一定的时间,但作为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之一来开设则是一个新的尝试。因此在课程开设的实践中难免有着诸多的问题,在调查中也发现了高校学生对于该课程开设的一些担忧,因此,笔者认为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相关准备。
5.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扩大武术段位制的影响力。高校要加强对武术段位制相关信息的宣传报道力度,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多种方式来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武术段位制相关信息,增强对段位制的了解,提高段位制影响力。二是注重课程自身特点的宣传。结合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相关活动的开展,注重对自卫防身术教程的介绍,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特别是要将自卫防身术在训练内容、训练方式上的特点进行介绍,增加宣传的针对性[10]。三是加强武术内涵的宣传。在武术文化的宣传方面,既要加强对武术自身强身健体等方面所展现的积极作用,也要注重其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和勇敢顽强的良好心理状态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抗压、抗挫折能力。
5.2进一步增强资源整合
积极开拓师资资源,整合社会武术教育队伍,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一方面要注重培养高校自身的教师队伍,加强对现有教师力量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可以将优秀的学生作为教学辅助力量,在课下开展教学辅导工作,既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提高新生训练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发挥地方武术协会的作用,聘请专业武师、社会体育指导员、武术段位指导员等优秀的社会武术从业人员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武术段位制教学的覆盖比例,提高学生学习质量[11]。注重将武术段位制指导员培养纳入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型)等级评定体系。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全民健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武术段位制指导员纳入社会体育指导员之中,有助于群众对段位制武术指导员的认可。一旦武术段位制指导员得到广大群众认同,他们为了提高武术技术水平,就会主动寻求和接受武术段位制指导员对其习练武术进行必要的指导,从而引领武术段位制的普及、推广和发展[12]。
5.3进一步畅通自卫防身术晋段渠道
自卫防身术课程通常是以高校公选课的方式来组织实施,学生基础不牢,多数从一段考起,同时训练时间难以保证,公选课结束时,学生变难以再接触到专业的教学,学生段位也停留在二、三段。这就造成了“课程结束即训练结束”的局面,因此高校和武术管理机构要积极探索学生晋段考核的新途径,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专业的训练,从而有机会参与考核提高自身的段位[13]。一是发挥高校自身的优势。各省市武术管理机构要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对有条件的高校要鼓励和扶持其建立规范的武术段位制考评机构,确保学生有地方参与考评、更方便地参与考评。二是探索社会教育机构与高校联合教学的新途径。对于社会上的武术培训机构,政府部门也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建立机构与高校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使学生即便在毕业后也能进行专业的训练和参与考评[14]。三是统筹规划武术段位制考核组织与实施。对现阶段有的地方还没专业考评机构的情况,武术段位制主管部门也要统筹协调,采取委托、合并等方式,鼓励邻近地区的考评机构进行考评,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参与规范的段位制考评。
参考文献:
[1]自卫防身术[D].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2011.
[2]刘淑慧.高校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2):112-116.
[3]张德良.回归武术之本真:再论我国学校武术课程设计[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137-142.
[4]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D].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2011.
[5]李蕾.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发展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2(5):96-98.
[6]林大参.跆拳道段位制对中国武术段位制改革的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5):445-450.
[7]李富刚.对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反思[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5):613-620.
[8]康戈武.《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学校教学指导方案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10):62-69.
[9]尔雨田.论武术段位制的发展趋向[J].体育文化导刊,2015(1):21-27.
[10]刘帅兵.当代学校武术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体育科技,2015(2):91-97.
[11]赵光圣.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选择——写在“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成立之际[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1):84-88.
[12]吉灿忠.当代高校武术教育的突围与跨越[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127-129.
[13]李金龙.由技到道:我国学校武术教育转型发展的出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11):50-55.
[14]康涛.刍论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普及的“三动三不动”[J].山东体育科技,2015(3):19-24.
Practical Studies on Self-defense Course of Wushu Association in Henan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Hou Jun
(P.E. Schoo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Luoyang Henan 471022, 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 safety consciousness and concerns on the issue of the safety of students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opening the self-defense courses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choice. Self-defense, as one of the Chinese Wushu Duan system tutorial, has the advantage of reasonable design, scientific teaching method, standard assessment and becomes the initial choice for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aper, 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expert interview,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with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self-defense courses for the content, respectively illustrates the self-defense course advantages and some focused affairs. The paper aims at exploring and studying selfdefense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promoting Chinese Wushu Duan system.
Keywords:Self-defenseWushu Duan system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1—0068—05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QN-315。
作者简介:侯俊(198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