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纳入突发事件应急体适能训练的研究①
2016-11-28徐小玲
徐小玲
(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1)
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纳入突发事件应急体适能训练的研究①
徐小玲
(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1)
未接受过系统应急能力教育、缺乏应急知识、应对危机能力薄弱是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与我国应试教育有一定关系,只看分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重视,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和运动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近年特大自然灾害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体质非常差,应急能力和逃生知识缺乏,在重大突发性自然和人为灾害面前,显得手足无措。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对学生进行应急能力和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开始形成和具备这些知识和能力素质,当灾难来临时学生能从容面对和自救,这是教育的使命。但就目前我国教育学科课程结构来看,关于应急体适能训练教育课程还没有建立,鉴于此,该文主要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纳入应急体适能训练进行研究,初步建立科学的应急体适能训练教学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将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加以实践,为职业院校开设应急体适能训练课程提供参考。
体育教育 职业院校 突发事件 应急 体适能训练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公布了该校目前对学生进行的应急自救常识和逃生技巧情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该校学生的应急自救能力堪忧,有54.6%的受访大学生和中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对他们进行应急自救教育。被调查的学生中没有一个人会人工呼吸。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酿成近年来最为惨烈的校园事故。商院女生火海跳楼丧生事件再次引起大家对于大学生应急反应能力的置疑,4位花季女孩难逃劫难让人惋惜,同时也暴露了她们逃生自救知识的贫乏。这些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大学生应急能力教育的严重不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以职业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对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纳入突发事件应急体适能训练进行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万方数据库、龙源数据库等学术资源,输入“应急能力”“职业院校”“体育教育”共检索到1300多篇文章,同时课题组对初步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研读梳理,了解研究现状及其成果,为该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访谈法
课题组成员走访了省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职业院校青年体育教师,通过对他们的深度访谈来共同探讨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纳入突发事件应急体适能训练的有效途径。
2 研究意义
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教授学生应急知识,培养教育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主管部门应指导、督促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中国在近几年发生了众多的自然灾害,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在接近死亡的关键时刻,勇敢和机智自救是急需的品质和能力。我们认识到在灾难面前有一个冷静的心理素质、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坚强地面对所处的困境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我国的教育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导致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缺乏,缺乏防灾减灾认知能力,不能应对突发事件,因此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进行以应急知识和能力守护生命的安全体适能教育训练迫在眉睫,通过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开展系统的应急教育是较好的途径选择,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其效果和系统性。学校体育在做好学生身体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高校突发事件分类及存在问题
目前职校突发事件可分为3类:一是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而导致的特大灾害事件;二是学生因自身原因,其中包括身体、心理原因而导致的伤害性事件;三是因学校管理不当而导致的事件。预防准备不够,处置反应迟钝;高校突发事件及危机处置理论落后甚至错误;突发事件及危机处置机制不完善;大学生安全知识缺乏,应急能力不强等。
3.2高校突发事件应急体适能管理措施
3.2.1加强预防准备,建立高效处置机制
近几年高校突发事故的不断发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治安管理情况复杂,很多事故是“天灾人祸”所致。但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有些地方和学校安全管理意识淡漠,安全工作松懈麻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所致。所以要对学校安全管理落实到责任人,对学校安全进行定期排查并建立预案,坚决杜绝一切安全隐患。学校要加强学生应急体适能的培训和演练工作,应急体适能管理要及时到位,对可能发生的学校安全事故要引起重视,提高危险警觉性,树立防范意识,各项措施要达到制度性的预防要求;二是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相关预案措施,相关人员要立即到位,有效、及时地制止或者进行施救,从而把灾难风险降到最低。
3.2.2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突发事件体适能训练及危机处置理论
我国高校应加强学校危机管理问题理论的交流探讨,对高校危机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和交流,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要把自己从实践中获得的管理经验形成理论,做到管理体适能理论与体适能训练实践相结合,开发系统的、科学的应急体适能危机管理理论。坚决杜绝高校管理者安全知识落后,无应急体适能训练,甚至管理和训练方法错误。
3.2.3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及危机处置机制
各高校都应设置科学合理的突发事件及危机管理和处置机制,对不够完善的要及时补充和解决。杜绝存在各种各样的漏洞问题。首先,建立完备的机构设置,增强危机管理部门与校内其他部门和校外有关部门的联系,形成一个运转有效、机制灵活、配合完善的工作机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部门团结协作、积极解决问题并做好安置工作;其次,增加从事危机管理的工作人员队伍,加大培养具备突发事件及危机管理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最后,预案制定要细致入微,不放过一个死角,应对措施要快速高效。
3.2.4加强大学生体适能和安全知识学习,增强应急能力
近年来许多大学生因身体素质差而出现意外的案例中,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当下很多大学生自救能力差。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体适能和安全知识教育,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火灾如何逃生、落水后如何自救、半夜遭遇歹徒如何自保、遭遇翻车如何避险等危险情况进行培训教育,使大学生具备基本的自救常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对职业院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其对自然灾难、社会性灾难、校园暴力伤害事件的了解程度,学生是否懂得在各种应急而来的灾难面前疏散、自救、互救、逃生等。以此了解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相关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体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教授学生在面临各种灾难和生命威胁时所具备的体适能相关知识和技术,为职业院校开展应急体适能训练教育提供一种新途径。
4 结语
该课题从理论层面建议开设应急体适能训练课程,为应急体适能训练的正常开展提供理论参考。该课题提出了体育教学和应急体适能训练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体育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体适能,此项研究对于江苏省乃至全国的职业院校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探索实践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所存在的问题,把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知识形成系统理论;建立规范性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
[1]杨德才.高校生活园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温艳红.大学突发事件及危机处置分析[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90-92.
[3]贾水库,吴振民,何伟.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J].思想教育研究,2010(3):86-88.
[4]吴建勋.高校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7):113-115.
G807
A
2095-2813(2016)09(c)-004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7.040
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校级课题。
徐小玲(1982—),女,汉,江苏泰州人,硕士,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