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经济视阈下中美体育用品业比较研究
2016-11-28郑秀丽
郑秀丽,冯 凯
(大连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盘锦 124000)
影响力经济视阈下中美体育用品业比较研究
郑秀丽,冯凯
(大连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盘锦124000)
摘要:影响力经济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中演化出的新兴经济形态,其对一国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在影响力经济作用下,中美体育用品业在体育文化、创新设计、先进科技及赛事明星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采用文献资料、比较、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影响力经济为视角,对中美两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进行比较,探析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症结,以期对解决处于停滞状态的国内体育用品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影响力经济;中美;体育用品业;影响力
1995年至今,正值国务院颁布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周年。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健身在我国大众群体中开展得生气勃勃,由此为我国体育用品公司提供了丰富的市场资源,发展前景广阔。我国体育用品业在经历了短暂的“春天”之后,迎来的却是国外体育用品对国内市场的疯狂席卷。民族体育品牌陷入低谷,甚至面临倒闭危机。以新兴经济形态——影响力经济为视角,对于同为体育强国的中美在体育用品业的发展上存在的显著差异进行探究意义重大。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影响力经济推动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使其跟上时代的步伐是改善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一剂良药。
1影响力经济与体育用品业的关联
心理学认为,影响力——职业五力模型第三层,包括人际沟通、说服演讲、品牌营销等,通常指的是用一种为他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影响力通常又被解释为战略影响、印象管理、善于表现的能力、目标的说服力以及合作的影响力等[1]。影响力是为推动他人达成个人所期望的目标而服务,改变别人观念,影响别人行动的能力。中国幸福学认为,人是时代的产物,时代是包含能影响人们意识的所有的因素[2]。影响力就是时代某因素或诸因素决定人们意识改变大小的力度。当今世界,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完善,各种智能通讯设备、软件的研发推出,标榜着新型经济时代的到来,影响力不断在经济市场中发挥作用并已逐渐演化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影响力经济。影响力经济是处于新兴经济和传统经济之中的新型经济形态,它将虚拟的资本通过传播媒介转化为商业价值,是从无形的概念到有形的资产。也就是说影响力经济是将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信息通过媒体传播的方式最终转变为财富。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俞国明曾提出传媒产业就是一种影响力经济。他在分析传媒经济中指出,“影响力是一种控制能力,可以控制人的思想、改变人的行动。”这种力量体现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实现的,先是吸引最后到引起合目的的过程。然而,这种新兴经济并不完美,时效性是影响力经济的“硬伤”,若使其不断处于“保鲜”状态,就要善于用敏锐的洞察力去审视其发展变化,抓住规律,紧跟时代的步伐。
新型经济的推出,为各国商家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业务打开了一扇大门。一些新现象、新名词随着影响力经济对社会的灌注而不断产出,例如,明星效应、广告效应、羊群效应、炒作、追星和粉丝等。在商品的营销推广中,影响力经济发挥其隐性作用突出表现在企业、商家普遍将具有影响力的人或物投入电视和网络平台等传媒行业的宣传,通过大范围的影响力提高产品知名度,博得消费者的眼球,最终达到盈利目的。作为现代人类必备的体育用品,其发展更离不开影响力经济的支撑。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健康、科学健身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体育运动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3]。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务院46号文),文件标志着我国体育市场的全面展开,这是近65年以来体育界最重磅的炸弹[3]。与此同时,民众体育运动意识的普及也为体育市场的开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世界体育用品品牌比比皆是的当下,谁能抓住潜力巨大的中国体育市场这一“黄金契机”,谁就能成为体育市场上真正的王牌。在全球范围内,各体育商家在产品的研发推广中紧跟时代步伐,纷纷开启新型经济模式,通过明星广告代言、产品的花哨包装和市场炒作等,无所不用其极地大力宣传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影响力,使自己在搏击日益激烈的体育市场中占据高地。
同时,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媒介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也为体育用品商宣传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体育用品业的发展,亦是离不开影响力经济的作用。利用影响力经济提高销量是体育用品商在销售上采用的重要营销方式。面对我国巨大的潜在市场,面对影响力经济的巨大潜在作用,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理应辉煌,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影响力经济的作用下,改革开放以来,以美国为主导的体育用品业不仅成功占据中国市场而且影响还在进一步扩大,相较国内体育用品业的发展,几经沉浮却终未成为主角。因此,于影响力经济视阈下深入分析中美两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2影响力视阈下中美体育用品比较
2.1体育文化影响力视角下体育用品业发展比较
文化是每个国家的根脉,始终与经济相依相存,融为一体。文化既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经济实力。优秀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深刻影响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4]。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5]。体育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直接体现着体育于一国人民的内心认同和价值信仰。郝勤教授认为“体育文化”最早主要是“作为文化视角的体育”这样一个概念而为学术界使用,即根据爱德华·泰勒、克罗伯与C.克拉洪等人的文化定义,从历史传统、社会形态、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角度阐释和研究体育。根据通行的文化定义,结合体育的一般定义,他将广义的体育文化定义为由思想和行为构成的,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以健康和娱乐为目的的社会现象与文化样式(出自郝勤《论体育与体育文化》)。体育用品作为体育文化的产物,它的发展状况与各国体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体育用品业的生命力植根于本国的体育文化。
早在17世纪后期,体育运动就已在北美殖民地得到发展。19世纪,体育运动基本走进美国人民的生活,各式各样的体育娱乐活动、运动项目联盟和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如雨后春笋般兴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开始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度,这更给了美国人民更多的闲暇时间去从事体育运动,因此体育运动开始在美国进一步普及。延续至今,体育运动已经成为美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在其悠久的体育文化长河推动下走向了世界,影响着整个人类。当代世界贸易的昌盛,各国更为重视没有硝烟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软实力之争,美国更是利用其悠久的体育文化影响力优势转型商业战场,在新型影响力经济的作用下带动本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成为其体育经济发展的王牌。同时,美国创立并确定了体育联盟体制,推动了运动竞赛表演业实现商业化发展。因此,当前美国各种职业体育和社会体育为其国家体育用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市场空间。体育商家适时抓住这种影响力经济优势,全力开发推广自己的产品。由此,美国几百年体育文化历程推动了其体育赛事的发展,造就了今天影响世界的体育强国,因此也为其体育用品业进军世界市场发展开辟了道路。现如今,世界体育用品市场发展势头最强劲的品牌如耐克、匡威、纽巴伦、安德玛等悉出美国,其研发制造的体育器材、运动鞋服等体育用品在全球销量额占据世界体育用品市场大半江山。
而我国体育运动则开展的相对较晚,落后将近两百年。我国体育起源于鸦片战争时期,当时大量运动项目由西方传教士带入我国(谓为“西洋体育”),此之为西方国家体育文化软实力对旧中国的入侵,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意识到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性,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6]。但由于新中国建立之初,新政权尚且脆弱,因此“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成为当时的主题,体育运动未得到真正重视与普及。自1979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大众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去追求精神满足。全国各地逐渐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体育的发展至此出现了大变革。但由于我国体育事业起步晚,全面的体育文化尚未形成体系更未深入人心,导致我国体育职业赛事发展缓慢,体育人才匮乏,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无法与美国相比拟。因此,我国体育用品业在经历了快速的辉煌发展期后也遭遇瓶颈,究其原因,则是国内体育文化尚未形成,且这一蕴含巨大经济能量的文化并未成为一种泛众的普世文化而广为接受,人们并未将“体育”价值纳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于中美体育文化发展历程相差巨大,民族体育品牌在国际体育市场占有攻坚战上挨个败下阵来,遭遇滑铁卢、关店潮、高库存的危机,无力与美国产品抗衡。
体育文化只有和体育经济紧密结合,相互渗透,才能使一国体育事业得以长足发展。体育用品业的发展同样以悠久的体育文化影响力做为支撑,并以体育产业的兴盛带动体育文化的传播。在体育文化影响力作用下,融合了体育文化的体育产品,必将以其强大的生命力繁荣于世界体坛之林。
2.2创新设计影响力视角下两国运动产品的开发比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产品的艺术设计成为了任何产品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亦成为宣传营销的标志[7]。如今市场中,以“最经济的艺术设计之产品”去为生产营销获取最大的利润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消费群体公认的且生产商能够满足的“外观美”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是任何一个生产营销商的最大追求,此即创新设计影响力带来的经济效应[7]。产品的创新设计是展现个性最直接、最主要的方式。良好的创新设计能有效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对消费者保持强劲的吸引力,刺激其购买欲望,更能推动企业形成创新竞争热潮。因此,基于创新设计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外观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以俘获顾客芳心。
美国体育用品业作为世界体育用品业领导者,在产品的创新设计理念上适时洞悉到这个时代人类的追求,也正因如此,其体育产品的创新设计更加注重个性化特点并抓住了消费者心理需求。例如,美国耐克公司创立初期即签约近百名知名设计人员,利用强大的创新设计团队后备力量,以市场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出140余种不同样式的产品,使得公司产品刚一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追捧,此即创新设计影响力所潜在的巨大经济力量的最好佐证。现如今,耐克公司更是倾力打造世界上最优秀的设计师团队,其中如我们熟知的著名球鞋设计师Tinker Hatfield,其设计出的经典杰作至今仍流行于世, Air Jordan系列作为历代的经典便是出自他手,其所创作出的产值恐怕已非数据能呈现。随着耐克公司的产品受到大众认可,美国其他运动品牌也紧跟耐克成功的脚步,卓力于产品的设计和人才的发掘。随着市场的扩大,意识到女性市场巨大潜力的美国体育用品制造商,抓住女性消费者对时尚和个性异常重视的特点,耐克公司开始普遍的与时装设计师进行跨界合作。其公司列出的合作设计师名单中,有世界知名的德国设计师Johanna Schneider,日本Sacai品牌的设计师,与其合作设计出的产品已走进了世界各大城市的耐克女性体验店。同时,其独特的设计影响力致使消费者对该品牌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深知广大消费者心理需求的耐克公司推出了NIKEid项目——让消费者成功地转换角色,满足他们成为设计师的愿望。给消费者一个自己为自己设计运动产品的机会,此项目的出现充分展现了消费者的创新个性,也让耐克公司更轻易捕捉到消费者的需求动向。美国体育用品业充分结合设计带来的影响力,大胆创新和开发新项目。针对庞大的中国市场,耐克公司发言人说:“中国客户可以接受各种不同风格,产品要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如今,针对中国市场结合中国元素譬如瓷器、半山中秋、食品及茶叶等设计出的产品,现已成为国内流行的时尚新宠。
相较于美国体育用品的创新设计,我国体育用品业此环节显得实力薄弱,未将创新设计影响力真正纳入产品的开发之中。早些年,国产体育用品设计比较单调,全国几乎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橡胶底、白球鞋,任何体育项目和体育锻炼都依靠于此。在运动服的设计方面永远都是“校服”装,可以说这种运动鞋服陪伴了中国人民十几年。之后国际贸易的形成,国外进口产品流入国内,其产品新颖的外观设计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国内体育用品商借此商机,开始模仿国外的产品外观设计推出廉价的“高仿”产品持续至今。受制于盲目模仿,我国体育用品在产品创新设计上几乎停滞,影响了我国体育品牌的发展。近几年,我国体育用品业部分核心企业如李宁、安踏、匹克、361度等开始认识到产品设计的重要性,虚心学习国外产品的设计风格,开始组建自己的设计团队并开发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独创风格。经过几年的努力追赶,我国各大体育品牌在产品的创新设计上也具有质的转变,例如李宁品牌在2006年和2007年在有“设计奥斯卡”之称的德国iF设计大赛中以自制设计研发的两款专业篮球鞋“飞甲”和“半坡”夺魁。如今的国内体育品牌也逐渐认识到了创新设计影响力带来的巨大经济动力。但是由于专业产品设计人才的匮乏,创新设计影响力量仍十分薄弱,依然达不到世界顶级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世界影响力水平,极大地限制了其市场的拓展。
产品的创新设计是企业的生命线,是用来推广品牌和赢得经济效益的双赢利器。故体育用品商只有利用具有影响力的专家不断创新设计研发出新产品,才能引领时尚潮流,供不应求。总之,产品的创新设计影响力与经济密切关联,相互影响,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2.3先进科技影响力视角下两国运动产品的研制比较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了经济建设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科技是产品的灵魂,没有先进科技影响的产品难以在市场上立足。
随着世界科技向高新领域迈进和体育运动的迅猛发展,先进科技影响力已经日益成为体育市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高科技与体育的结合愈发紧密,“利技兴体”成为美国科学研究的新方向。在产品质量方面,运用先进的科技研制出超高质量保障的原材料,例如,Full Grain Leather全纹皮质(利用牛皮或麂皮最耐磨的部份制成的皮革),其特点就像人的皮肤毛细孔一样有透气性、良好支撑性及耐磨性,有价值感。同时,Synthetic Material合成材质、Mesh网布面、Lycra莱卡弹性布料用于鞋面或内靴,可使布面具有弹性且增加合脚性等等[8]。总体来说,美国运用先进科技在产品质量问题上做得淋漓尽致。说到新科技的创新和运用,更彰显科技影响力的应该是产品核心技术的创新。例如,耐克公司首创充气运动鞋后,在1994年推出第二代双重气压气垫运动鞋。美国其他著名鞋业公司也不甘落后,相继发明了气泵篮球鞋、“水流”运动鞋和电子运动鞋等[9]。运动鞋发展到今天已不是一般的运动用品,而是高科技与人体运动力学完美结合的结晶,运动鞋的研制已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10]。1999年美国一家运动产品公司(名为Speedo)研制开发出 至今为止已经第四代的高科技泳衣“鲨鱼皮”,它是第一种利用超声波包缝制作的泳衣,这种泳衣通过一个内置束腹来提高运动员浮力,而且泳衣材料还能防止运动员的肌肉在水中颤动。2000年悉尼奥运会,伊恩·索普就是利用这种高科技优势一举夺得3枚金牌,使此泳衣名声大震[11]。作为世界顶级体育用品制造商的耐克在2012年发布了他们的科研产品——Nike Pro Turbospeed运动服[12]。专家反复实验证明,这款新型科技运动服可以为短跑运动员在比赛时提高0.023秒。这个精妙的数字向我们透露出人类在不断超越自身极限的探索的背后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用来研究新技术,推出新产品。不断将科技研发运用于体育产品开发的耐克赢得了体育运动员和大众体育爱好者对其运动产品的钟爱,公司体育产品在全球的销量更是节节攀升。如今,随着全球网络化,美国开始运用数码、网络等先进的科技研制出运动辅助产品。例如,Nike+Training Club (N+TC)和Nike+Runing两款健康追踪应用程序。无论你对哪个应用软件APP进行下载,都表明了你已经是他们的用户。美国体育用品生产商善于利用先进技术制造最前沿的体育产品,成为世界体育用品市场的佼佼者,所以说“只有不断地研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才会使公司不断壮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体育用品的制造与之相比,投入到体育产品科技研发上的人力、物力少之又少。早些年,我国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造成国内的很多发明专利得不到法律保护,商家不敢把钱和精力放在产品科技研发上,致使产品的科技研发几乎为零,质量方面没有保障,衣服脱色,鞋子断底、开胶等质量问题频繁发生。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意见》的出台,我国意识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科技影响力下的经济发展更是要建立起坚实的基础,于是全国各大品牌开始发展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在体育用品科研上尚处于摸索阶段。近年来,国产运动品牌也研发出了一些高科技产品,例如:安踏推出的果冻胶材质,是一款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缩变形能力,能提供持久的运动稳定性;李宁2015年宣布与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达成战略协议,共同打造出新一代智能跑鞋以及智能运动手环。由此看出,虽与美国相较仍有巨大差距,但随着科技影响力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度提高,我国运动科技成果开发潜力巨大。
现如今利用科技产品的力量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是每个国家必需品,美国研发出的产品都会受到世界各国运动员的高度关注,科技影响力为美国的体育产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应。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体育用品的要求逐渐增多,当代运动员在运动会上拼毅力、斗志和实力的同时也是在进行着一场高科技的竞争。今日之运动不只是身体的活动,更是对高科技的考验。市场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科技影响力的较量。
2.4赛事明星影响力视角下产品的销售比较
当今时代信息渠道多样化和大众化,明星被赋予强大的影响力。数以万计的粉丝对偶像近乎狂热的、无原则的追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商家借举办赛事和明星代言的影响力,通过大众传媒在短时间内提高品牌知名度已经成为体育市场广泛的经济营销手段。
美国体育用品商家在产品营销方面计划缜密,抓住了新时代下产品营销的核心——影响力经济。据2015年《国际体育赛事组织社交媒体影响力报告》,美国NBA的社交媒体影响力居于第一位,超越了国际足联和欧足联[13]。NBA赛事巨大的影响力赋予了美国体育用品业发展可利用的丰富资源。例如在所有体育明星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NBA“飞人”迈克尔·乔丹,他以自身的影响力为美国NBA以及各大商业机构带来了巨大经济利益。当年美国《财富》杂志的报道称,飞人乔丹的影响力给美国经济创造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利润额[14]。至乔丹时代之后,中国篮球第一人——姚明在NBA的出现,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NBA和关注NBA,从此,美国各大体育品牌借其之力开始疯狂地席卷中国市场。现如今,在世界体育用品市场上,美国所生产的体育用品几乎占据半壁江山,体坛明星影响力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耐克为例:耐克(NIKE)作为美国体育用品业的领军品牌,在世界体育品牌居于最高地位,NBA巨星的代言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巨大推动作用。耐克公司旗下签约众多明星球员,其中以飞人迈克尔·乔丹、科比·布莱恩特、勒布朗·詹姆斯等为代表。群星环绕的耐克利用这些巨星的影响力,在体育市场发展的道路上可谓如虎添翼,有力地提高了宣传力度,销售业绩蒸蒸日上。据近期NBA官网报道得知,NBA宣布与耐克签署长达8年的球衣赞助合同。此协议的达成,标志着球衣广告时代的到来,既拓宽了耐克的宣传力度又在商业领域进一步推广了NBA赛事,这一历史性的举措将会给耐克公司以及美国体育市场经济带来丰厚的利润。美国NBA篮球赛事给NIKE公司创造了推广宣传的平台,带动了NIKE体育运动产品在世界上的广泛畅销。优秀的“影响力资源”能引领体育用品业的发展,帮助品牌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美国NBA职业联赛及其带动的篮球巨星即是体育用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力资源”,球迷们则形成“稀缺资源”深刻影响着体育业的发展。以赛事举办和明星代言为代表的“影响力资源”在世界篮球运动范围内所引发的极大影响力成为NIKE体育产品占据世界体育市场主导地位的阶梯。
反观中国体育用品业,在赛事明星的影响力下虽有进步但仍未将这种影响力真正发挥至实处。自姚明成功踏上NBA的征程后,国内的体育品牌看到打入世界市场的希望。但出乎意料的是美国体育品各大品牌却借姚明之力,浪潮般涌入了国内市场。当时我国世界级体育明星寥若晨星,能利用的明星影响力少之甚少。例如明星代言,我国普遍都是请一些娱乐圈的明星参与体育产品代言。在电视广告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身材弱小,发型奇特的娱乐明星穿着运动鞋服出现在荧幕中,这种体育广告屡见不鲜。虽说同为当红明星,但是他们却体现不出运动员身上永不言败,奋力拼搏的体育运动精神。由此我们推测出商家对自己的产品没有一个准确的市场定位。中国商家在产品宣传上与美国相比显得有些外行,在可利用资源上显得空泛。随着2008年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在各地的成功举办,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获得“量”的进步,一些国内知名品牌也相继走出国门,出口海外。比如,匹克运动已经触及美国NBA这个大舞台,利用国外的明星影响力为自己的产品提高知名度。网球运动的兴起给了我国鸿星尔克一个定位的转型,由当时综合性产品的制造转变为倾向围绕网球运动研制。而我国第一品牌李宁,也正在为成为世界名牌努力制定着战略计划。但是,因仍未真正发挥体育赛事的举办和体育明星影响力的优势,我国体育用品业难以获得“质”的飞跃。近两年,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结束了高速扩张期,面临产品严重同质化、国内市场接近饱和、本土运动品牌业绩大幅下滑、库存大量积压、“关店潮”等困境。与此同时,作为美国龙头品牌的NIKE早已成功打入中国市场,并且以其高品质、更新快、更为灵活的推广手段等优势迅速席卷国内体育用品市场。
3结语
影响力经济下,美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确实领先于中国,通过对两国体育文化、产品的设计创新、科技的研发以及赛事举办、产品宣传及销售这几点对比,从根本上摸清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软肋,对于指明今后的发展方向意义重大。今后国内体育用品业的发展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改善。其一,积极推广体育文化,使体育健身理念及休闲体育运动真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净化体育市场环境,使高质量、高信誉、高创新且能与欧美品牌抗衡的国产民族精英体育品牌得到大力发展,体育市场不再“浑浊”。其二,政府要扩大支持体育企业自主创新力度,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设计投入,培养专业的创新型设计人才。同时,在“双创”的政策引导下,企业自身也要加大产品创新设计和科研投入。其三,实时掌握世界体育用品业的新动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打造属于自己的契合世界体育潮流的新型体育用品,为稳固我国体育用品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尽量减少同质同类产品的模仿,完善体育用品专利制度,遏制擅自复制他人成果的伪品牌制造商,维护我国体育用品业在世界体育市场的信誉度。最后,加强赛事明星这一“影响力资源”的开发培养,挖掘并培养具有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坛之秀,强化“体迷”等“稀缺资源”对体育经济的影响力。此外,积极承办世界性体育赛事也是发展我国体育用品业的有力推手。在影响力经济的作用下,以体育文化为根基,以产品的创新设计和科技融入为先导,借助赛事明星及“体迷”的推动,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必将迎来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卢辰,赵彧,雷茜.那些被晋封的栋力城市[J].中国西部,2010.
[2]中国幸福学认为,人是时代的产品,时代是包含能影响人们意识的所有互联网[BD/OL].http://www.baidu.com
[3]10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全民健身[BD/OL].中体产业(600158)股吧.http://guba.eastmoney.com/news,600158,126804144.html
[4]张颖. 面向文化软实力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维[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
[5]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问题与对策研究[BD/OL].http://www.xzbu.com/7/view-2985701.htm,2012-05-29.
[6]人民日报[BD/OL].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610/1915.html
[7]艺术设计与市场营销学[BD/OL].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
[8]耐克[BD/OL].中文百科在线,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138577.
[9] 孟国正,岳晓燕.科学技术发展对竞技体育运动的影响[J].运动,2009.
[10] 张毅,肖梅.从悉尼奥运会看高科技在体育中的应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
[11]徐蓉.浅谈奥运服装的文化内涵[J].新美术,2013.
[12]许文静.运动服中的科技元素[J].第二课堂:初中版,2013.
[13]Sportcal 2015国际体育赛事组织社交媒体影响力报告[BD/OL].http://t outiao.com/i6201449686094119425/.
[14]李磊.NBA 一项体育赛事的品牌运作[J].商业文化,2006.
Comparative study of Sino-US sports goods industr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influence economy
ZHENG Xiu-li,FENG Kai
(SchoolofHumanityandLaw,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Panjin124000,China)
Abstract:The influence economy is the new economic pattern evolved from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it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ry. Under the influence economy, there is a hu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the United States sports goods industry from sports culture, innovative design,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the stars of events.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mparison and logical analysis,it mad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Sino-US sports goods industry development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influence economy,so as to analysed the development crux of China's sports goods industry, and to find the solution to the stagnant state of the Chinese sports goods industry development.
Key words:influence economy; Sino-US;sports goods industry; 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16)01-0001-06
作者简介:郑秀丽(1960-),女,辽宁大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5BTY031)。
收稿日期:2016-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