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连续攻击技能训练研究
2016-11-28张博
张 博
(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体育教研室,湖北 武汉430080)
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连续攻击技能训练研究
张博
(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体育教研室,湖北 武汉430080)
摘要: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连续攻击技能与国际优秀运动员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对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连续攻击技能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需要从强化运动员连续攻击意识、加强基础能力训练和连续攻击技能的实战训练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
关键词:跆拳道运动员;连续攻击技能;攻击意识
跆拳道项目新的竞赛规则实施以后,比赛中运动员使用连续技能进行攻击的频率与成功率大幅度提高。统计表明,连续攻击技能已经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技能之一。本文以我国备战里约奥运会某级别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近两届跆拳道世锦赛中,我国运动员连续攻击技能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针对性训练策略与方法,旨在为我国跆拳道项目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1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连续攻击技能的现状
连续攻击技能是指一次交手回合中,运用两次及两次以上的踢击动作来完成攻防技击的跆拳道专项技能。根据电子护具躯干部位得分特点,将“连续技能得分”做为一项指标,对2014、2015年世锦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使用连续攻击技能得分的只有47次,占总得分次数的比例较少。使用电子护具以来,训练界一直认为多踢击、多接触电子护具是躯干部位多得分的前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优秀运动员的一场比赛平均使用连续攻击技能的次数为4~6次。从世锦赛的现场和摄像资料分析显示,国外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连续攻击能力远远高于我国运动员。随着电子护具对于得分精准度要求的提高,连续攻击成为了各国选手普遍采用的比赛策略。
统计显示:我国运动员的连续攻击技能大多是技术动作连续,占总比例的69.3%;技战术连续和交手回合连续分别只占23%和7.7%;而同类数据,国外优秀选手应用比例分别是24%、44.4%和31.48%。由此可见,我国运动员技战术连续和交手回合连续能力较为薄弱。
结合当前国际跆拳道运动员连续攻击技能的整体情况,中国教练员和多名韩方外教进行了研究并取得共识,一致认为我国运动员连续攻击技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第一,连续的概念和意识相对淡薄,致使连续技能较差;第二,踢击中身体重心偏后且不能快打快收,致使连续速度慢,以及反击连续好于攻击连续;第三,训练内容脱离实战,致使运动员缺乏根据目标、时机以及时空关系来正确决策技术应用;第四,运动员基础能力薄弱,致使连续技战术衔接的技术与技巧(步法、击拳、贴靠、假动作、攻防反转换等)不足;第五,没有强烈的专业意识,没有足够的体能储备,致使交手回合连续能力较差。
2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连续攻击技能的训练策略
2.1强化运动员连续攻击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没有意识的引领,很难做出自觉的行动。跆拳道技能训练亦如此,根据我们对连续攻击技能的认识和诊断,首先需要强化运动员连续攻击意识,并使之成为一种常态要求,成为一种习惯和不需要提醒的潜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使连续成为一种最基本的行动要求和条件贯穿于技战术训练的始终,加以时日,即会显现不错的训练成果。通过强化意识培养从而使运动员形成连续组合攻击的思维,进而针对性地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直至获得良好的连续攻击能力。
2.2加强运动员的基础能力训练
专项意识是解决思维上的问题,运动员在具备良好的专项意识之后,需要有扎实的基础能力来完成技战术行动。根据连续攻击技能的基本特点,与其高度相关的基础能力主要是移动步法衔接、身体重心控制和踢击动作发力三大要素。
移动步法是进行身体重心控制的手段之一,是进行攻击距离调整的主要途径,也是构成比赛时机创造与捕捉的前提。目前,由于训练实践对移动步法的作用认识不足,导致移动步法训练比例严重缺失。跆拳道比赛要求运动员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具备高效的时机创造和捕捉能力,如果没有步法这个有利的武器,在核心内容的比较上就会处于劣势和被动状态。
重心控制是影响踢击力量大小、调节攻击距离、实现攻防转换的重要途径。通过身体重心控制,可以极大地提高踢击力量,由于我国选手在初期学习、掌握跆拳道技术时,对重心控制在完成踢击动作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清,导致踢击技术更多地是依靠腿来完成,而且击打力量也更多地依靠弹膝来体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国运动员击打力量不足并且膝关节损伤严重的状况。实践中身体重心控制能力缺失,将直接导致击打力量不足、击打距离欠佳、攻击防守反击任务难以获得较高成功率,也将影响运动员整体竞技水平的提高。
踢击动作发力认识模糊和错误,导致迄今为止在动作发力部位的认识上还没有取得共识。究竟是腿蹬地发力、或是髋关节发力,还是膝关节发力众说纷纭,训练过程中的诊断和指导也欠缺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造成此现象主要原因是初级阶段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过多来自于外形上的模仿和急于求成,没有针对任何一个弹踢性、屈伸性和摆动性技术进行必要的生物力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的规范和训练。这正是我国跆拳道运动员踢击技术击打距离近、力量小、速度慢、易受伤和杀伤力弱的直接原因。
2.3突出连续攻击技能实战训练
通过条件设置和目标要求,更多地将训练过程安排到连续对抗的情境中,并有意识地建立正确的连续技能感知觉,提升连续攻击技能应用水平。在大量连续技能训练中,我们发现有两种专业运动感知觉能力特别重要,其一是对对方运动员的动态把握的感知觉;其二是双方在对抗中所形成的瞬息万变的时空关系(距离、时间和速度等)的感知觉。这两种感觉是能否选择和提取正确技术决策进行连续攻击并保证成功率的关键所在。
3结束语
跆拳道连续攻击技能包括技术动作连续、技战术连续和交手回合连续三种形式。我国运动员连续攻击技能主要是技术动作连续、技战术连续和交手回合连续能力较为薄弱。国际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连续攻击能力远远高于我国运动员。实践证明:强化运动员连续攻击意识、加强基础能力训练和连续攻击技能的实战训练是提高我国跆拳道运动员连续攻击技能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 曾于久.跆拳道运动员的技能及其训练[J].中国体育科技,2005(3):83-87.
[2] 鲁凡,高志红,张雷.世界男子跆拳道技战术的发展趋势和中国跆拳道男队的差距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2):96-98.
[3] 陆林.新规则变化对我国跆拳道备战奥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5):60-63.
[4] 陈补林.2008北京奥运会女子跆拳道比赛技术统计与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2):146-150.
[5] 程千秋.新规则下亚洲女子跆拳道得分技术特征的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2(3):82-85.
[6] 高平,余银,鲁凡.新规则下我国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技战术特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0):136-139.
[7] 高平,余银,鲁凡,等.我国女子跆拳道中小级别奥运选手技战术特征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2013(6):78-82.
[8] 刘德皓.从亚运会冠亚军决赛看世界竞技跆拳道运动技术的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5):627-630.
Continuous Attacking Skill Training of Excellent Chinese Taekwondo Athletes
ZHANG Bo
(Sport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Wuhan 2nd Light Industry Inst., Wuhan 430080, China)
Abstract:The continuous attacking skills of the excellent Chinese taekwondo athlete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international excellent athletes. The paper expatiates on the current continuous attacking skills of the excellent Chinese taekwondo athletes and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 continuous attacking awareness, strengthen the basic skill training and practical combat training.
Key words:taekwondo athlete; continuous attacking skill; attacking awareness
中图分类号:G88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6)03-0089-02
(收稿日期:2016-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