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身体观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启示分析

2016-11-28刘烜华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儒家启示

刘烜华 许 亮

(南华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儒家身体观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启示分析

刘烜华 许 亮

(南华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儒家身体观的基本组成和内容,总结出儒家身体观的社会属性推进了体育的礼仪化和普及化,拓展了体育的社会功能,弱化了体育竞技意识的影响。因此,从对现有学校体育思想的启示角度出发,利用儒家身体观思想指导学校体育发展能理性地看待当前学校体育的异化,从而达到有效地防御学校体育异化,满足人们生命自我价值的实现的目的。 关键词:儒家;身体观;学校体育;启示

1 前言

身体是伴随每一个人与生俱来而客观存在着的,关于“身体研究”亦是层出不穷,其研究视角、支持理论覆盖了人类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学者约翰·奥尼尔、布莱恩·特纳、唐·约翰逊和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研究学者杨儒宾(儒家身体观)、黄俊杰(中国思想史中“身体观”研究的新视野)的研究成果面世,“身体观”研究又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课题。通过文献搜索,我们发现体育视域中的身体研究稍显薄弱,一些学者感叹:身体既是体育的出发点,也是体育的落脚点,身体与体育的关系如此之密切,然而,我们对身体的思考却是如此之少。

先秦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所提出的“五常”的价值追求和“君子”、“圣人”的人格理想一直是后世儒学反复诠释的经典命题,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民族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1]。其经典著作《论语》《孟子》《荀子》中,还保留有大量的“身体”和“体育”方面的文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挖掘和阐释,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身体文化,重新审视中国古代体育思想,还有助于我们把握传统文化中身体与体育的相互关系。

身体观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指“对身体典型特征外貌与内在特性及本质内容所形具之意识”,具体到本文是指成形于先秦时期的人们对身体的启蒙意识与认知[2]。本文主要也是从分析先秦儒家身体观特点及其对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影响,探讨其对现代学校体育发展的意义。

2 儒家身体观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身体哲学的研究颇多,其中以杨儒宾博士的研究最为全面,他在其专著《儒家身体观》一书中对儒家身体观的主脉进行了比较清晰的梳理和辩证,指出儒家身体观的“形—气—心”的身心结构并总结了儒家身体观的二源三派学说。在二源三派学说中,杨儒宾还指出,践形观可视为精神化的身体观,自然气化身体观可视为自然气化、宇宙化的身体观,礼义身体观可视为社会化的身体观[3]。其中荀子的身体观(社会化的身体观)尤为后人所推崇,它主要强调了身体的社会属性。儒家认为人的身体不仅是生理的身体,也是社会的身体,而且身体是需要积极的“入世”进行社会化的处理,它在社会结构中存在两种表现形式:伦理化和政治化。身体的这两种社会化表现形式是在民族融合和国家政权建立中逐步形成的,同时也必然会对中国古代体育产生重要影响。

2.1 伦理化之身体

晚周时期,随着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国家正面临着分崩离析。儒家在面对此动乱局面,提出了“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理论,指出消除民族差异,取得民族认同不是依靠武力来实现的。孔子提出:“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即通过礼仪教化将身体从血气之体转化为伦理之体,取得民族认同,实现民族融合才是正道[4]。儒家认为,武力之身体会引起民族战争,加深民族仇恨,而道德伦理之身体则可以取得民族认同,放弃武力而通过礼仪教化来“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实现民族融合才是治国之道。在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价值观体系中,满足以道德为主体的内在心性决定了安抚民心、社会稳定必须是第一位,治理天下为其次,它将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伦理与政治结构模式实现了有机的结合与统一。

儒家认为生理的身体须加以转化才能称为伦理道德的身体,这种转化的理论就是所谓“治气养心之术”。孟子将身体区分为“大、小体”,具有道德意识的“大体”是“道德的自我”,不具有道德意识“小体”是“生理的身体”,“小体”应服从“大体”的指挥[5]。儒家身体观中认为践履社会对人的期许就是将“爱”、“义”作为基本要求,“朝闻道,夕死可矣”、为人“有义”“最为天下贵”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道德伦理对人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具有社会道德伦理的人才有益于社会的发展,才是真实的人。儒家要求众生控制发自“小体”的原始感觉与欲望,生活中慎言笃行。儒家要求君子重仁义、遵守社会道德伦理和社会礼仪规范的要求在其言论“戒血气”、“养浩然之气”、“化性起伪”中得以体现。

从春秋时期以各种兵器代表武力的表现来看,孔子把射术和礼仪结合起来,通过礼仪来规范射箭运动,“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他认为射箭比赛的是“崇礼”,而不是竞争射击技巧,孔子将射箭礼仪化,使得射箭基本上脱离了军事训练的性质而逐渐变为礼仪性的体育运动。因此,儒家身体观的根本要义在于赋予身体以社会道德伦理价值。

2.2 政治化之身体

儒家学说本质上是一种人生修养的智慧,其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维护有阶级差异的社会秩序就是其目的之一。它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并依此来确定其道德遵守的标准,不同身份的人遵守不同的道德规范。讲求身体的阶级差等性是儒家身体观的鲜明特色,这种具有阶级差等性的社会化身体观也是儒家伦理文化传播的必然结果[2]。儒家学说中的“三纲五常”、“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就是儒家身体观看重阶级差等认识的体现。儒家依据这种阶级差等制定了不同的规范来限制不同人的身体实践,其根本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制定统治秩序。可以说,儒家从身份、年龄、性别等不同层面将人分类,使人的身体都被赋予了阶级差等的色彩,也使身体成为了政治化的身体。

3 儒家身体观对体育的影响

3.1 推进了体育的礼仪化和普及化

孔子认为身体是生物和社会的结合体,“不学礼无以立”。同样,身体在体育运动中发挥力的作用同时还有体育礼仪,并且体育礼仪占首要地位,体育的礼仪化是在身体伦理化基础上产生的,它对道德提升有重要作用[6]。冷兵器时代,射箭运动和射礼文化颇受贵族阶层喜爱,如《礼记·射义》中提到“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处,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从《礼记·射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家强调身体的主体意识,认为身体应该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儒家认为射箭运动不仅可以提升道德,还可以让参与的人寻找自己的“志向”,因为儒家认为:“射者,所以观盛德也”、“射者,仁之道也”,参与射术的人必品德高尚,这无疑也大大推进了体育的普及化。

3.2 拓展了体育的社会功能

体育的社会功能就是指通过各种体育方式和方法使参与人习得生活技能,培养良好个性、自我观念、内化社会价值观念、社会角色定位等并传递社会文化一系列功能。而身体本就是生物体和社会体的结合,它在不同历史时期肩负着不同任务,身体的潜在功能在这些任务的促使下也得到了不断的发掘,从而使体育的社会功能得到了拓展。德行伦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儒家发掘推广身体的德行伦理功能过程中也就使得中国古代体育具有礼仪教化功能,如《礼记·射义》有载“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7]。儒家认为政治是伦理的扩大,伦理是政治的基础,他将身体的政治价值融于身体活动中,使得古代体育也具有了政治功能,这在儒家语录“其为人也孝梯,犯上作乱者鲜矣”、“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君臣相与尽志于射,以习礼乐”等得以体现。

3.3 弱化了体育的竞技意识

在崇尚武力的春秋时代,孔子蔑视以彪悍身体为工具的战争,他欣赏“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孔子家语·致思》)的生活。当时,射术是战争和娱乐的主要方式,孔子提出“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他认为,日常射箭比赛中最重要的是循“礼”,而不在于射箭的技术。他重塑了射箭运动的灵魂,强调身体的主体性,将体育运动从带有竞技意味的战争工具转变为和平的教化工具,弱化了其竞技意识,同时还赋予其礼仪化,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从儒家典籍言论可以了解,仁、义、礼、乐等社会道德伦理才是儒家主流思想,所有身体运动必须依附之。儒家倡导“身体”之间以礼相待的规范,轻视竞争与对抗,追求的是人(君子)在社会秩序中和谐相处而非唯我独尊的超越追求。儒家思想弱化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中的竞争意识,促使体育活动逐步由竞技、对抗转变为娱乐、表演活动[8]。

4 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异化

4.1 西方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异化

公元前338年,在希腊被马其顿征服之前,希腊卫城雅典是当时西方教育和体育最为发达的城邦之一。当时的雅典非常注重公民的身心和谐发展,其身体教育兼顾军事准备和身体健美匀称,所以当时的雅典人既是战士又是社会和文化活动家。在雅典,年满7岁的学生都要求进入体育学校学习体操、球类和游戏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又逐渐增加“斯泰德”竞技、跳远、掷铁饼、掷标枪和角力等较系统的体育训练。经过系统的体育锻炼,雅典人普遍具备健壮的身体、发达的肌肉、优美的形态和顽强、坚忍的意志品质。

通过对15世纪以来的古希腊、罗马的体育教育研究发现:由于古代国家实力大小与人口多少有关,而斯巴达人口较少,为了短期强化国家机器,提高国家军队素质,斯巴达的教育体系中对军事体育教育非常注重,其体育教育的价值核心就是培养勇敢、服从、坚忍、强健的战士。斯巴达施行全民皆兵,在其教育体系中以体育教育优先,其国民不论男女都需要练习五项运动:田径、游泳、球戏、游戏和音乐舞蹈。当时的体育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强健的战士和健康的母亲。在18世纪前的西方,体育教育目的除了用来战争和消遣娱乐,并没有激烈的身体竞争。18世纪后,胜负才开始在体育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后随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口号的提出,体育运动也逐步走向职业化和商业化,体育运动从而逐渐演变为侧重挖掘身体潜力,追求生理极限的活动,这也加速了西方体育教育的异化。

西方哲学家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在研究西方体育教育的发展历程中都曾使用“异化”这个哲学概念来寻求解释西方体育教育问题,但是,“始终贯穿主体与客体、身与心的二元对立”是西方体育教育发展和异化论的共同结构,西方体育教育发展的异化与其传统身体哲学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利用西方身体哲学无法解释和解决体育教育的异化问题。

4.2 儒家身体观与中国现代学校体育异化

与古希腊、罗马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相比,具有先秦儒家思想文化特征的中国古代体育教育则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首先,“力”到“礼”的转化开启了中国古代体育教育的礼仪化发展历程。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注重发挥伦理教化功能,轻视以挖掘身体潜力、追求生理极限为目的的身体观。其次,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最显著的文化特征是“身心合一”,儒家认为精神和肉体都可以由自己主宰,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精神是一体的。体育的礼仪化、身心合一使得中国古代体育教育具有抵御过度异化的能力[10]。

从中国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和研究成果来看,中国现代学校体育在西方竞技体育的冲击下也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和特征。在中国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中,由于过于重视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不适时势的教学内容、僵化教学方法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使学校体育教学脱离了社会,使学生在运动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无法产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把学生培养成“知识人”、“技术人”的目的导致了学校体育教育被异化成获取知识和荣誉的工具。当然,学校体育教育的“异化”也不仅仅是消极的,它也有积极的一面,有的异化能赋予学校体育教育在不同社会时期的时代任务。儒家提出的社会化身体理论中也承认和肯定了身体异化的必然性和社会价值,并提出了有效阻止身体过度异化的办法,因此,走出中国现代学校体育的异化需要引入儒家身体观理论[11]。

5 儒家身体观对学校体育异化的启示

5.1 回归本源,预防学校体育异化

学校体育的异化有其积极的社会价值,但也要警惕过度异化。儒家社会化身体观理论可以有效阻止学校体育的过度异化。首先,身体伦理化、等级化是社会化身体观的主要内容,体育的礼仪化正是在身体伦理化、等级化基础上产生的,人只有在具有健全精神的前提下,其身体的力量和技能才有价值。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提出的三大主题(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正是儒家思想在体育运动上的体现。儒家在体育运动上追求的是精神享受,而不在于竞技水平的高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人文体育精神必然会增加现代体育的文化魅力。其次,“身心合一、身心如一、心为主宰”是儒家身体观理论最显著的特征,它有助于提升体育的主体性,强调“人”是体育运动中的核心。儒家身体观理论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借鉴儒家身体观理论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人”才是体育的主体,从而使学校体育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自由的发展。

5.2 因势利导,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

儒家社会化身体观体现了身体的社会功能,相对于社会而言,教育本就是一种工具,它在社会中存在和发展就必然受当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状况的制约,其异化现象的出现也必然是迎合了其时代背景的需求。也就是说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之所以有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就是因为学校体育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要。现代学校体育的军事化、竞技化、功利化等异化现象的产生就是当前社会对学校体育教育不加约束的必然结果,当然这些异化现象也是在发挥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功能。对于国家而言,培养纪律严明,身体强壮的战士可以保家卫国,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可以迅速提高运动成绩,为国家争得荣誉,激励民族精神。对学校而言,这些异化也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能实现更多教育资源的投入。学校体育的这些异化现象虽然脱离了体育的本质,但是我们可以将体育看作一种文化资源,它整合了社会资源,为我们展现了体育的文化魅力,提升了其他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贡献力,所以,学校体育的异化并非一无是处。理性对待学校体育的异化,在强调体育的本质的同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环境的社会功能,才能最终有利于身体的可持续发展。

5.3 与时俱进,拓展学校体育运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在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过程中已将身体从生产劳动中逐步解脱出来,拥有了大量的休闲时间和消费能力,日常体育锻炼更倾向于养生休闲体育运动。我们身边户外运动、体育舞蹈、瑜伽、健美操、广场舞等养生休闲体育运动已成为日常锻炼的主流。身体的解放、消费能力的提高为学校体育运动的拓展提供了机遇,它可以使体育逐步回归本真。儒家一直注重个体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现在各地兴起的养生体育不仅符合儒家身体哲学,而且还具有现代社会的普遍价值。所以,与时俱进,积极开展各类喜闻乐见的休闲养生体育项目对于学生认识身体主体性,实现身体的生命价值,矫正学校体育的异化大有裨益。

[1] 孟七应.儒学时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深厚底蕴[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3-33.

[2] 刘媛媛.先秦身体观语境下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研究及其现实意义[J].体育科学,2012,32(1):33-38.

[3] 张艳婉.儒家身心观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5-34.

[4] 吴保传,齐宝,鲁小艳.儒家的身体哲学与中国竞技体育的异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6):685-687.

[5] 孙琪.台港新儒学阐释下的“中国艺术精神”[D].广州: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2-31.

[6] 吴保传,齐宝,鲁小艳.儒家的身体哲学与中国竞技体育的异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6):28-31.

[7] 王欣.周朝年长者生存状况的史学与文学考察[D].兰州: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13-29.

[8] 刘龙.博士学位论文对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31.

[9] (汉)戴圣.礼记[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49-131.

[10] (春秋)孔丘.论语[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119.

[11] 杨儒宾.儒家身体观[M].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23-139.

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hought of Our Coun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ucianism

LIU Xuan-hua,XU Lia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nhua University, Hengyang 421001,China)

By using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the Confucian conception are discussed. The socialized nature of Confucianists’ concept about corporeity pushed PE’s formal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forward, and expanded the PE’s social functions. However, it weakened the ideas of the PE competitions. In light of the Confucianists’ corporeity concept, our PE developments may value the dissimilation of schools’ PE rationally and defend schools’ PE dissimilation eff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identify our own values.

confucianist;concept of corporeity;PE on campus;enlightenment

2016-08-26;

2016-09-25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15SJY64/15C1231)。

刘烜华(1980-),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G80-05

A

1672-1365(2016)06-0030-04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儒家启示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