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中代沟问题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

2016-11-27张砚刚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代沟师生交流

张砚刚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 266100

高校中代沟问题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

张砚刚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 266100

代沟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师生代沟也存在于高校师生之间。师生之间由于存在着这种时代心理冲突,形成了交往、沟通的障碍,进而对高校课堂教学有怎样的影响,笔者从代沟的表现形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及如何消除不利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代沟;高校教育;课堂教学效果

代沟(generation gap),简单地说就是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因思想观念上的差距造成的心理距离。代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以往是每隔10年、8年、5 年为一代,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就有了所谓“三岁隔一代”的说法。在高校中,教师和学生在年龄、社会角色、经验背景等方面有诸多的不同,造成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观念上的差异,即“师生代沟”。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由于存在着这种心理冲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障碍,所以就出现了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受学生的欢迎程度远远高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现象。

一、代沟对课堂教学影响的表现形式

1、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不统一;

2、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渴望的学习内容不统一;

3、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吻合;

4、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与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不一致

二、师生代沟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原因

1、教师方面。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若是教师出现问题,课堂教学效果必然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格、不同环境下的老师,其对学生的看法有迥然的差异。有的老师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容易接受,师生相处会容易一些;而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的老师,难以明白学生的观念和做法,自然相互之间的沟通会难一些,代沟会大一些。

⑴.学生是被宠坏的一代,遇事以自我为中心。80后、90后以独生子女居多, 许多孩子集家人的宠爱于一身,养成了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日常表现在对利益看得比较重,对责任看得比较轻。这与老师希望学生具备的素质相违背,处理不当,师生之间易出现两看两相厌。这时需要老师能对他们进行一些积极的引导,而不是指责和嫌弃。

⑵.学生责任感不强,过于被动。坦率地说现在的学生主动学习的劲头远不如以前年代的学生,虽然有不少努力向上的学生,但混日子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对于这些学生,不少老师在心里对其是不认可的,认为他们有负于家长、老师、社会。因为学生是这种现状、老师是这种想法,他们之间的代沟也就不言而喻。

2、学生方面。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互动活动,再好的教师,如果没有学生的配合都是没有效果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师生代沟对于课堂效果的影响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个性张扬的时代,学生的个性问题日益突出,深深地影响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正常交流。

⑴.老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决定着师生之间代沟的宽度。老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或上第一堂课的表现,关系到学生对其的认可度。认可度高,会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师生之间的代沟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流转而逐渐缩小甚至消弭;认可度低,易让学生产生疏离感,师生之间的代沟会因此而加深,后期老师若想缩小与学生的代沟,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⑵.俯看学生,仰望老师。老师的严肃、呆板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往往高于老师,这时老师若仍不作改革,向学生传授过于迂腐、过时的知识,极易导致学生的困倦、厌恶;当老师以大道理对学生进行不停说教时,学生会左耳进、右耳出;当老师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向学生发号施令时,就会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对于这样的老师,学生会感叹师生之间无缘,自然这代沟也就不可逾越。

3、师生交流机制方面。通过上述内容发现,师生代沟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最重要的中间环节就是师生的交流沟通。交流沟通可以说是影响师生代沟存在,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中心要素。缺乏沟通,矛盾自然会产生。因此,加强外在的沟通机制显得十分重要。学校应该通过规定,为师生营造课外接触机会。

三、如何消除代沟的不利影响

消除代沟的影响是有可能性的。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大力缩小代沟和构架代沟之桥,以减小代沟造成的隔阂。如果处理好的话,可能会使代沟成为一种动力。

1、加强学习。对于教师来说,应积极接受新事物、新知识,以缩小对社会现象认知上的差异,并以宽容、理解的态度支面对分歧和冲突。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个性的张扬,不要动不动就把学生的言行放到政治和人品的高度去评判。

2、增进交流。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学生并不是诚心要无事生非或无理取闹,只不过是他们的主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尽可能地走进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尽可能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取得师生之间信息的统一性。

3、相互尊重。尊重是对尊重对象主体性和能力的认同,是对学生不断增强的自尊心的保护。教师应该放下身架,将学生放在一个真正平等的位置上考虑问题,应该显示出教师应有的宽广的胸怀,不凭职业权势去讽刺挖苦学生,更不能采取体罚的办法去对待与自己意见有分歧的学生。教师暂时放弃权威并不一定会削弱自己的权威,相反,对学生的尊重反而会使自己的赢得真正的教育优势。

4、积极引导。在与学生交流和充分尊重的基础上,教师应阐述自己的认识,发掘学生的积极因素,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因素,教会他们判断是非、明白道理,同时也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代沟问题。

[1]周红丽.网络对沟通行为的影响--论网络对70、80两代人沟通行为的不同影响;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4期.

[2]周怡.代沟现象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1994.

[3]沈贵鹏.用学生的思维思考 用学生的语言教学.上海教育科研,2007.

[4]黄燕宁.代沟现象对高校课堂教学影响的访谈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31-34.

猜你喜欢

代沟师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80、90、00后,年度代沟调查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师生讨论改病句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神回复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麻辣师生
代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