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研究①
2016-11-27颜飞卫浙江树人大学公体部浙江杭州310015
颜飞卫(浙江树人大学公体部 浙江杭州 310015)
新形势下高校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研究①
颜飞卫
(浙江树人大学公体部 浙江杭州 310015)
摘 要:“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体育人才”,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了解新形势下体育人才的素质结构质量、服务领域、质量的数量、类型等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探究新形势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依据我国高校的特色,寻求体育人才的培育模式,也为新形势下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也为各省高校体育的自身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 体育人才 需求 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针对社会对体育类人才的需求,并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制定和规划的培养构建样式以及实施方式等。
新形势下高校是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重要高级阶段,也是培养各类体育人才的摇篮。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体育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我国各类的体育人才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求。全面了解新形势下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计划、培养类型与培养模式的现状,一方面,促进我国高校更好地培育各类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也使各类体育人才快速的流向社会各领域,更发挥了高校体育的优势与特色。因此,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各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更好地促进工作体育教育的持续性,该研究通过了解新形势下体育人才的素质结构质量、服务领域、质量的数量、类型等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探究新形势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依据我国高校的特色,寻求体育人才的培育模式,也为新形势下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也为各省高校体育的自身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国各类高校,如:清华、北大、浙大等知名大学,亦包括各类全国普通高校、各类体育院校以及各省份的体育相关人员67名。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研法、数理统计法等。
2 结果分析
2.1新形势下体育人才需求的研究
(1)体育人才的素质结构质量的新需求。
新形势下体育人才的素质结构质量提出新的需求,其中包括体育人才的知识结构(包括文化知识传统文化和健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语言修养、数学训练、体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运动项目技术战术、其各专项理论、体育领域的前沿理论动态和技术发展动向等);体育人才的创造力结构;体育人才的体质结构(包括身体的健康状态、精神状态、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
(2)体育人才的服务领域的新需求。
新形势下体育人才的服务领域提出新的需求,从最初的学校体育教学、训练至社会体育工作、专业的训练和比赛、体育产业的经营与开发、医疗健康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和中介、文化娱乐业等各个领域的需求。
(3)体育人才的质量与数量的新需求。
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质量与数量也提出新需求,虽然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也得到了迅猛的扩张与发展,大大满足了一部分体育人才的质量与数量的新需求。一方面调研结果发现,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人才新需求总体上供大于求条件下的适度增加;另一方面若依照目前教育部对各高校教师学历与学位的需求,如:高职院校硕士的教师比重应占30%以上;本科院校以“教学为主型”为例,硕士的教师比重应占60%以上本科院校以“研究型为主型”为例,硕士的教师比重应占80%以上。因此,体育人才的质量与数量的新需求表现在对素质、质量、水平、学历、层次、质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4)体育人才的类型的新需求。
新形势下我国整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国体育也逐渐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同时也涌现出体育产业方面、管理、体育赛事、社会体育、体育医疗等各类新型体育行业,为此需要各种各样类型的体育人才满足新形势下各类新型体育行业的新需求。
2.2新形势下高校体育人才的培育模式现状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人才以3种院校的办学模式为代表,第一种是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体育院校,如“北京体育大学”与“上海体育学院”,该类院校的办学方向是集教学、科研、训练为一体,简称“三结合”的培育模式。以避免传统训练体制自我封闭的体制所产生的影响为目的,结合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其特色是:发挥高校专业技术,借用专业体育人才科研的优势,更加合理分配高校体育现有资源,从而效益达到最大化。第二种是我国各省体育院校的培育模式,此模式主要特点是由各省体育局与各省教育厅共同管理,共同发挥各省市的体育系统与各省体育院校的特长,合理结合高校学校体育教育功能与行业功能。因此,一方面为国家服务,又为各省地方服务;另一方面服务竞技体育、服务社会与服务学校体育三结合。其特色是:“结合服务,互补优势”。 第三种是我国综合性大学体育院系培育模式,主要一类为综合性大学的体育院系如浙江大学的体育院系;另一类为师范类大学如浙江师范大学体育系。该模式主要是以培养各类以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为主,全面发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其它教育学科的优势,并充分共享其综合性大学各类学科的良好氛围、完备的人才与设备。其特色是:节约化,共享化。
调研结果显示1999年高校扩招后, 体育人才培养的重任由我国各高校承担,因此,我国教育部批准可招收体育专业的高校有所增加,但总体状况却不理想。我国高校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综合性大学承担本国大多数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如美国设置有体育院校或开设体育系的本科高校有700多所;又如英国高校并没有开设单独的体育专业的体育院校或者体育大学(如我国的北京体育大学),但英国综合性大学承担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科研管理等各类型多领域的体育人才培养。相对而言,我国综合性大学承担各类体育人才培养的比例偏低。
2.3新形势发挥高校优势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对策与建议
现有的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也需适应社会的需求进行转变与改革,因此,体育人才如何培养,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2.3.1国家教育部与和各省教育厅的政策引导与支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健身有着强烈的需求,体育产业也迅猛发展,社会对各类型体育人才的急切需求,迫使各高校开设创新型体育学科来适应社会对各类型体育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和支持。
2.3.2发挥各高校的优势学科,构建新兴的体育学科
我国各高校都有自己学校的优势与特色,具有较强的专业学科,因此,如何根据自身高校的优势学科建设新兴符合社会需要的体育交叉专业,发展各高校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如浙江中医药大学其优势专业为中医药领域,可发挥其专业特色,培育体育保健专业人才等。
2.3.3整合各高校的专业资源,发展新兴的体育交叉学科
新兴学科的快速发展必须整合各高校的专业资源,发展新兴的体育交叉的体育院校,如体育与人文学院交叉开设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体育与信息学院或电子专业资源整合开设体育信息工程、体育软件专业等;体育与管理学院的资源整合可开设体育管理专业、体育旅游专业、体育休闲专业等等。因此,要实现新兴的体育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充分整合与利用各高校各类的专业资源与平台,可构建多交叉学科的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体育人才各专业的培养可以在各院校间的各教育平台交流与学习。可搭建各类型的交流合作平台,为各学院的骨干教师提供合作与发展的机会等措施,从而发展新兴交叉的体育学科。
3 结语
新形势下社会对我国高校的体育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了各类新型、各类层次的新要求,要求体育人才素质结构呈多样化;体育人才需求的服务领域由单一的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向体育产业经营与开发、医疗健康服务、人力资源开发、文化娱乐等等领域延伸与扩展;对体育人才质量的需求呈多面化,对体育人才的学历、综合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等都提出新的要求;同样对体育人才需求数量、体育人才类型等都呈现出一定的创新性与多样化。针对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提出了综合性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和方案,为我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杨建吉,夏艳梅.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J].大家,2011(3):123.
[2]韩春利.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现状及改革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7):92-95.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5(c)-0111-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5.111
基金项目:①2015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研项目(2015B007)。
作者简介:颜飞卫(1974,11—),女,汉,浙江永康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人体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