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一课的设计思路与反思

2016-11-27荣燕光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天福山中学264411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运球意图篮球

荣燕光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天福山中学,264411)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一课的设计思路与反思

荣燕光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天福山中学,264411)

2015年9月25日,应山东省威海市体育名家工作室要求在文登区实验中学执教了一节《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公开课。笔者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大课堂练习密度,促进学生技能学习,发展体能。本课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学练中,利用多媒体、微视频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理解技术动作,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增大学生课堂的练习密度;同时优秀运动员或是教师标准的技术动作展示,在精彩视频的冲击下,将运动之美带给每位学生,从而逐渐建立“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意识。

一、开始部分

1.课堂伊始,教师出示Ipad播放几位NBA篮球明星,教师语言引导,每队一名篮球明星作为各队的形象代言人,并提出要求:希望在这节课中各个明星团队,能够发扬出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刻苦学习的作风……

设计意图:精彩的图片展示,利用学生对明星的崇拜,瞬间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提升起来;同时推出“形象代言人”,利用明星效应,感染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最后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在本次课中展示出积极心态。

2.各组根据Ipad出示的评选条件,评选本次课的队长、记录员、裁判员等。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评选条件,让学生评选各职务,提高学生规则意识,明确职责,为本次课做好铺垫。

3.队列练习,复习行进间向左、右、后转走。

设计意图:队列练习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常规教育,使课堂队形调动紧凑。

二、准备部分

1.设计贴人游戏

游戏做法:篮球场内散点,2名学生追逐并拍击场地内运球的学生,被拍的学生停止运球做原地绕球的动作,其他任一学生运球到停止的学生身前做出同样的动作,解救成功,游戏继续。活动中要求教师下达不同的行进间运球方式的口令。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熟悉球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体育的乐趣,让学生更加喜爱篮球运动。

2.摆放标志物比赛

设计意图:利用各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快速地摆放标志物,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为下一环节做好准备。

三、基本部分

1.此环节的教学设计,首先通过学生的体验练习展开,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体验练习。

问题一:行进间体前变向运,手按拍在球的什么部位?

问题二:遇到障碍物如何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

小组展开讨论,谈体会,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学习体前变向运球手部动作,通过自编顺口溜,总结手部动作要领。学生理解并记忆动作要领,然后展开巩固练习,教师在巩固练习中不时地提示动作要领。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体验练习,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出示Ipad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通过顺口溜总结技术动作,让学生快速记住动作要领,达到精讲的目的;学生巩固练习中,教师巡回提示动作要领的重点词语,规范学生动作,并要求等待练习的学生,进行原地的体前变向运球练习,提高课堂的练习密度。

2.学生手部动作熟练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比赛中,采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怎样保护球?小组体验探究,学生在消极防守下进行比赛,师生总结比赛结果,学生通过微视频,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找出怎样护球的答案。学生每人一个标志物,在教师统一口令下练习动作,再由队长组织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由学生小组讨论出保护球的动作,利用比赛的形式检验探究结果,再由学生自己通过观看微视频找出答案,体现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学生在队长的带领下利用微视频进行完整动作的学习,并进行巩固练习,练习中教师通过录制视频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鼓励和表扬技术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总结之后,学生继续进行巩固练习,练习中每组记录员利用Ipad开始录制每位学生的技术动作,再由每组学生互相评价,同时按照体能分组分成AB两组,A组学生通过微视频模仿加虚晃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人的动作;B组在队长的带领下继续完善动作练习。

设计意图:此环节,利用Ipad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提高,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风格。通过录制的视频,减少了学生的展示时间,让学生对自己动作有了直观的了解,与正确动作形成对比,为改进技术动作提供了依据。体能分组体现出因材施教,让不同素质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4.教师发放“夺宝奇兵”游戏场地的图纸,各组在队长的带领下安排游戏场地,明确游戏做法及规则。做法:每组学生按顺时针方向,通过变向跑到对方阵地取篮球,然后采用体前变向运球回到自己阵地,交球给下一名学生,下一名学生将球放入自己阵地,采用同样的方式循环进行,在规定时间内看看哪组的球多哪组为胜。安排好场地之后,教师请各组的裁判员入场,公正裁判。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可视为反馈练习和身体素质练习的一个结合。利用图纸让学生自主合作安排场地,学习游戏做法及规则,减少了教师繁琐的讲解,增强了学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课堂练习密度。学生裁判员的加入,使比赛更加公正公平,促使学生更加兴奋地参与到比赛中。

四、结束部分

1.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谈自己所获所得,使学生喜爱体育运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上下肢的放松练习并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实质有效的放松,缓解学生疲劳,教师边领做放松边总结,达到提高密度的练习。

五、反思

体育课堂教学是为学生健康服务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摸索提升。

1.本课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出很多优点,对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但本节课也存在瑕疵。例如:全班4部Ipad,由于每组人数过多,Ipad屏幕过小,受阳光照射的影响,在播放时部分学生观看不清晰。可以通过小组化并轮流使用来解决问题,班级学生分成4~6人一组,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欲望。

2.角色的安排不能够达到人人有角色、人人有事管,每组学生只安排了3名学生成为扮演者,可以在小组化的基础上,增加技术教练、体能教练、领队等职务,细化责任,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管理,共同提高,发展技能,促进体能全面发展的要求。

猜你喜欢

运球意图篮球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完形填空一则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双人运球”乐翻天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