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援助智利模式的转型及其启示
2016-11-27高宇祥
◎高宇祥
我国援助智利模式的转型及其启示
◎高宇祥
摘要:智利作为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样板,其综合竞争力、经济自由化程度、市场开放度、国际信用以及社会治理都位居拉丁美洲首位。随着中国和拉丁美洲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对智利的援助模式也在进行转型,从最初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和物资援助等模式逐渐转向以技术援助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发展援助。而中智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为我国与拉美其他国家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对外援助;智利;模式与转型
拉丁美洲是我国对外援助的重要地区之一。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就开始对拉丁美洲展开援助活动,援助模式以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提供一般物资、派遣医疗队为主。近年来,随着我国和拉丁美洲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对拉丁美洲的援助模式也在进行转型,从最初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和物资援助等模式逐渐转向以技术援助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发展援助。智利作为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样板,其综合竞争力、经济自由化程度、市场开放度、国际信用以及社会治理都位居拉丁美洲首位。我国对智利援助模式的转型也更能体现我国对拉丁美洲援助的发展趋势和模式转型。
我国对智利援助历史及特点
1.我国对智利援助的历史
对智利的援助是我国对智利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对智利援助的模式与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与升级。我国对智利的援助始于1971年6月的人道主义援助。1972年中智刚刚建交后不久,我国政府就向智利阿连德政府提供 2000万英镑的长期无息贷款和食品等物资援助[1],并于同年6月签订中智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1973年受到美国支持的皮诺切特政府上台后,中智双边关系进入冷冻期,我国对智利的援助也暂时停止。直到1980年10月,中智双方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智利共和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双方正式开展技术合作。此后,中智双方合作不断走向深化,20世纪90年代相继签订植物检疫合作备忘录、地质学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渔业合作谅解备忘录、空间技术合作协定、农牧科技等合作协定,两国技术合作领域逐步扩大。我国对智利的援助模式也逐渐向技术援助转型。进入21世纪,中智双方技术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进一步拓展,在以往合作的基础又相继签订旅游合作协定、卫生与医疗合作框架协定、经贸合作备忘录以及自由贸易协定。2010年12月,我国科技部和智利科技研究委员会制定2011-2013年度行动计划,双方签订有关捐赠科技产品的协议。2012年双方制定了提升农业合作水平的五年规划(2013-2017)。2015 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智利等拉丁美洲四国,中智双方签订了关于加强产能合作与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从我国对智利的援助历史中可以看出援助模式的转型历程,尤其是2010年以来,智利逐步走出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开始稳步回升,以及我国领导人重视拉丁美洲,出访活动频繁,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对拉丁美洲援助的新发展。
与此同时,传统的人道主义援助形式也没有淡出。2010年2月27日智利中南部地区发生地震,我国对智利提供了价值200万美元的援助物资以及100万美元的现汇援助。2015年3月25日,智利北部遭受历史性罕见的强降雨袭击,洪水灾害严重,我国向智利提供了50万美元援助。9月25日智利中北部地区发生8.4级强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我国政府向智政府提供了30万美元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帮助智方开展救灾工作。
2.我国对智利援助活动的特点
通过对智利的援助历史考察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进步及历史的发展,我国对智利的援助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人道主义援助是我国对智利援助的重要内容。二是援助活动中的意识形态因素逐渐减弱,援助活动更加理性与务实。三是援助的重点与发展的趋势是技术援助。目前,我国是智利全球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智利是我国在拉美第三大贸易伙伴和进口铜的最大供应国。我国对智利的援助模式也向技术援助转型。新模式不仅拓宽了援助的领域,深化了双方的经贸合作,也顺应了国际援助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方向,实际上更有利于智利经济的发展。
我国对智利技术援助领域的确定
1.技术援助领域的确定依据
现阶段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对智利技术援助领域的拓展要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之上,在总结我国援助智利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中智两国历史上在空间技术、动植物检疫、地质学科等方面展开过合作,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中国-拉美加勒比领导人会晤上倡议共建“1+3+6”的合作新框架,在这一合作框架中提到六大领域: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与信息技术。2015年6月,李克强总理出访拉美四国,重在推动中拉产能合作并提出中拉产能合作“3乘3”新模式,即契合拉美国家需求,共同建设物流、电力和信息三大通道,实现南美大陆互联互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企业、社会和政府三者良性互动的合作方式;围绕中拉合作项目,拓展基金、信贷和保险三条融资渠道。上述合作新框架和新模式的提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也对我国开展对智利技术援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智利国家的现实需求也要得到充分考虑。2010年以来智利经济稳步回升、增长平稳。2013年巴切莱特再度当选智利总统,制定了《民众的智利:2014-2018》政府计划。在这份政府发展计划中,巴切莱特总统提出要建立一个新的大众的智利并列出其在教育、能源、科技创新和环境等多方面的改革计划,其中,不少改革领域涉及到国际间合作,需要依靠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来完成。这一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对智利开展技术援助指明了方向。
2.我国对智利技术援助的领域
(1)农业领域。农业作为智利经济重要的部门,与林业、渔业、矿业一起构成了智利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智利农业在取得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粮食作物不能满足国内需要,需要依靠进口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突出。二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无常,极端天气增加,病虫灾害影响增加。三是农业劳动力减少,还需要进一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可以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经验积累与智利进行经济技术合作。此外,智利当局也重视中智两国农业技术合作,2014年智利农业部长访问我国时表示,未来10年我国将是智利的主要农业出口国,同时还提出了与我国在未来两年内就水果等农业产品进行洽谈学习,以促进合作等相关计划。
(2)能源领域。智利是一个对进口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高度依赖的国家。根据英国石油公司2011年世界能源统计,智利石油消费占其能源消费结构的51.8%,水电消费占17.3%,天然气消费占14.9%,煤炭消费占13.2%,可再生能源消费占2.8%,无核能消费[3]。智利急需发展新的非传统的可再生能源。此外,智利国内能源储备也有很大不足,如果不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智利对进口能源依赖将会日益严重,最终会制约经济发展。智利政府也日益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早在2009年就宣布到2020年将使非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占到国家能源构成的20%,并通过一系列研究和投资来开发阿塔卡马沙漠的太阳能资源。近年来我国在这些非传统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较大进步,也有着利用相关能源的丰富经验。在太阳能方面,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系统示范重点项目建成了我国自行研发、设计和建造的MV级塔式太阳能电站,使我国成为能够独立设计和建设规模化太阳能热发电站的4个国家之一[4]。在风电发展方面,我国是世界上风电发展最快的国家。2013年我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装机容量16088.7兆瓦,同比增长24.1%;累计装机容量91412.89兆瓦,同比增长21.4%。新增装机和累计装机两项数据均居世界第一。在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资源利用方面,我国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有序发展”的原则,发展生物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6]。在新能源利用方面,智利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方面有着丰富的潜力,我国可加强与智利在新能源方面的合作,使智利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丰富能源结构。
(3)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近年来拉丁美洲基础设施建设虽有发展,但在数量与质量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仍有很大差距。基础设施的落后已经成为拉丁美洲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智利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在拉丁美洲国家前列,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电力能源服务上,有约50%的智利和哥伦比亚企业指出,该服务对其企业运营造成严重或非常严重的障碍[6]。在水资源利用上,智利对其北部和中部地区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困难,城市居民用水和排污系统方面也存在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尤其是铁路建设方面,智利未来对铁路建设需求量大,还需进一步发展。二是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有很大资金缺口。智利《三点钟报》2012 年5月11日报道,智利建筑商会发表的报告指出,为达到2018年成为发达国家的目标,智利需在最近5年投资480亿美元用于改善公共基础设施。三是对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智利基础建设领域的发展状况为中智两国合作提供了可能。近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发展迅速、成果显著。在电力能源方面,我国水电技术相当成熟,有着多年成功的经验积累。在风电、核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技术上也有长足的进步。在水资源利用上,我国在南水北调、水电站建设等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交通运输方面,我国公路与铁路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早已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此外,我国经济结构也在升级与转型,政府对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我国政府和企业可以为智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技术、资金和管理上提供支持。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智利与智利总统巴切莱特会谈时,巴切莱特总统多次向李克强总理提出希望中方积极考虑参与智利与阿根廷“两洋隧道”的建设,智利央行还批准我国建设银行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开设分行。中智双方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前景广阔。
(4)其他领域合作。在科技领域,中智双方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空间技术、天文技术和南极科考三个方面。中科院在智利建立了首个海外天文研究机构,我国对南极考察也把智利作为补给地,双方合作日益深化;在环境污染与治理领域,智利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矿区的开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二是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及由此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空气污染。在污染治理方面,我国在矿区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可以为智利解决环境问题提供借鉴。此外,在产能合作、科技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中智双方也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加快我国对拉丁美洲援助模式转型的政策建议
智利是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样板,我国对智利援助模式的转型代表了未来我国对拉丁美洲国家援助的发展方向。中智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也为我国与拉美其他国家的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15年1月中国-拉共体论坛建立,中拉关系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4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智利等拉美四国,签订了大量合作协议,这些都为我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现阶段,要在新的形势下总结以往我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合作的基础之上,探索我国对拉丁美洲经济技术援助模式转型的主要途径,推动我国和拉丁美洲国家在社会、文化、金融和能源等多领域的合作。
1.争取与更多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加快我国与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我国与智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及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两国经贸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并获得制度性的保障,也给拉丁美洲其他国家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智利是第一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拉丁美洲国家,自2005年双边自贸协定签署以来,中智贸易规模增长了5倍,2014年中智双边贸易额达到了340.6亿美元,自由贸易协定有力促进了双边贸易和投资,推动了两国经贸合作持续发展。截至2015年6月,我国与拉丁美洲3个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建立了中国-智利、中国-秘鲁、中国-哥斯达黎加三个自由贸易区。今后我国应充分发挥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加快与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从而为我国和拉丁美洲国家经贸关系的深度推进提供制度性框架。
2.充分利用中国-拉共体论坛这一重要平台,建立有效的对话合作机制
在此基础上展开我国与拉丁美洲国家间的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交流,确定我国和拉丁美洲国家之间技术合作的重点领域和项目,使我国对拉丁美洲的经济技术援助既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也能满足拉丁美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3.明确援助主体,发展新型产业,促进我国与拉丁美洲国家产业对接与融合
过去在对拉丁美洲的援助中,政府和国企一直是对外援助的主力军。当前形势下,我国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产能过剩的严峻局面,政府要扶持我国的民营企业走出去,给民营企业以政策和法律的指导,充分利用民营企业的优势进一步打开拉美市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可以在援外过程中相互合作。我国企业也要加强和援助国企业合作,从而减少阻力,规避来自税务、环境和工会等政府行政部门和社会组织的阻力。我国对拉丁美洲的经济技术援助中也要集中发展新型产业,要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升级为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我国与拉丁美洲国家要积极展开产能合作,扩大双方在农业、矿业、基础设施、能源、制造业以及金融业、旅游业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产业结构的对接与融合。
4.通过技术援助带动我国和拉丁美洲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全方位的合作
在综合考量拉丁美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拉丁美洲33个国家和地区划分不同的类型,因地制宜,划分不同的援助层次,逐步推行以技术援助为主要模式的发展援助,从而实现援助模式的转型。以技术援助为有利突破口,推动我国和拉丁美洲在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合作,从而在广度和深度上提升中拉总体合作水平,使中拉合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孙洪波. 中国对拉美援助:目标选择与政策转型. 外交评论,2010,(5):68.
[2]中国外交部网站. 中国同智利的外交关系. [2014-08]. http://wcm.fmprc.gov.cn/pub/chn/gxh/cgb/ zcgmzysx/nmz/1206_11/1206x1/t8019.htm
[3]张勇. 智利经济增长趋势及中智经贸合作的选择. 拉丁美洲研究,2012,(5):34.
[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国家科技计划年度报告2013. 第6页、第9页.http://www.most.gov. cn/ndbg/2013ndbg/
[5]新华网. 《中国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0/24/ c_113484453_2.htm
[6]安第斯发展集团. 未来之路:拉丁美洲基础设施管理.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1年4月:9.
★本文系科技部项目《对拉美地区科技援助模式调研》(编号:2014KJBMDZL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DOI:10.13561/j.cnki.zggqgl.2016.03.023 ■ 编辑:云霞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