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长征精神对当代党员干部的启示

2016-11-27毛宽海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实事求是广大党员长征

◇ 文/毛宽海

中国共产党讲求德才兼备,其内涵与党的基本性质、根本宗旨,以及所要实现的目标相一致。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党体现自己基本性质的具体形式不同,落实自己根本宗旨的具体途径不同,实现自己目标的具体任务不同,在选拔任用干部的具体要求方面必然会有所侧重和有所不同。对于当前新形势下干部选拔任用德才标准的具体含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提出了选拔当代“好干部”的标准问题,好干部就是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有利于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是实现人民美好未来的根本保证。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曾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产生深刻影响,是我们继续开展工作,继续服务人民,继续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

长征精神是四大革命精神中最具特殊性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在弹尽粮绝,在敌人的重重“围剿”,在恶劣的自然环境挑战下形成的,因此长征精神是一种革命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更是一种时代精神。当今的党员干部要很好地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这一优良的革命精神,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教育当代党员干部的一大法宝。

一、弘扬长征精神,牢记为民宗旨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号召全党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为了取得革命的胜利,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关心群众、武装群众、宣传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使得我们的革命事业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其间要忍受严寒酷暑,饥寒交迫,翻雪山,过草地,红军战士却是硬生生地杀出了一条生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每一位红军心里都装着老百姓,他们牢固树立了为民而战的思想观念。“每个士兵都明白为什么要打仗,打仗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他们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许多新的问题逐渐突出,一些党员干部公仆意识淡化了,群众观念动摇了,官架子摆起来了,在一些党员干部队伍中甚至出现了革命意志衰退,萎靡不振、畏缩不前的现象。有的人甚至在其位不谋其政,占着位子不挪窝,将群众工作流于形式,有些人甚至走向人民群众的反面,逐渐成为社会的“蛀虫”。为了使广大党员干部能够经受住“四大考验”,消除掉“四种危险”,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就要充分的借助于伟大的长征精神教育每一位党员干部。1996年10月22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做了更加精辟的概括,他说: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取得胜利,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分不开,在长征期间,党始终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与群众建立了生死相依的兄弟般的关系,最终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我党教育党员干部的优秀教科书。

弘扬长征的精神,发扬革命的好传统,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就是要将为民服务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根本使命。首先,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心系百姓,心中有民。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就曾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更要有这样的情怀,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更多关注困难群众,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广大党员干部还要具备“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的精神。其次,广大党员干部要善谋为民之道,多出为民之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以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摆正心态、放下架子,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地体验群众的生活,体会群众的甘苦忧乐,从实践当中提炼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探求为民之道,使各项政策措施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心民意。最后,广大党员干部要多立为民之志,多办为民之事。新形势下,广大领导干部应该努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积极改善民生,力行富民之举,把“民富”作为“国富”之根本,让人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越来越多的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真正让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二、弘扬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永葆先进性的精神动力,是建设精神家园最重要的因素,影响着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长征精神就是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和矢志不渝;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大利益的精神。江泽民同志于1996年10月22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曾指出: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新世纪以来,党所处的社会环境,肩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加之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有所动摇,有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虚无飘渺的幻想,难以实现”,有些党员干部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的利益麻木不仁,有的还滥用职权,造成了国家和人民巨大的利益损失。这些都是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立场不坚定的表现。一个人没有理想信念,就不会去坚持和奋斗;党的干部没有理想信念,只能走向虚伪甚至堕落。在这种情况下,全党同志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从长征精神中汲取营养,补充钙质。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面对弹尽粮绝的困境,面对敌人的重重“围剿”,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挑战没有退缩,反而越战越勇,他们背井离乡,跋山涉水,充分发挥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革命精神,他们能够在风险考验面前,在利益诱惑面前稳得住心神、守得住魂魄,打得了胜仗。而这些都源自于他们对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因此,信念坚定”应该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党员干部在任何条件下,都要把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必修课。充分发扬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发扬英勇顽强、艰苦奋斗、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要坚持知行合一,践行理想信念,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把理想信念落实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履行职责中,使得党员干部能够经受住“四大考验”,消除掉“四种危险”,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弘扬长征精神,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马克思主义最宝贵的理论品质,坚持了这个理论品质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违背则会出现各种问题。在长征开始之前的第五次反“围剿”遭到惨败,我党损失惨重,而在长征之初又遭受到了5万余人的重大损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中央领导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这次会议之后,我党真正贯彻坚持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思想,在面临全军覆没的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放弃去湘西转向贵州;在俄界会议之后,毛泽东改变了原来设想在苏联边界创建根据地的打算,下决心要到陕北去,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都深刻影响着红军长征的命运走向,都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江泽民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就曾指出: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向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提出:“要注意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和精神实质,正确掌握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始终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办事。”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弘扬求真务实之风,真正做到思想上求实、作风上务实、工作上落实。首先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做到“实”防止“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行动上要做到务实、落实,首先就要在思想上崇实、求实。思想上做到“实”,就是要求思想认识要符合实际,认识到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而不是好高骛远、脱离群众。在新的历史时期,主客观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时代的变化让一些党员干部在具体的工作中往往以不切实际的政绩观作为指导,盲目制定目标方案,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长远的发展,这明显的与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违背。因此,广大领导干部首先要态度端正,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坚持求真务实的重要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觉地把自己的行为实践置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基础之上,筑牢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础。其次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工作中做到“实”防止“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做到“实”,就是要求从点滴入手、从具体事做起,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要紧跟时代脚步,紧贴群众所需,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做出有利于人民的实实在在的业绩。

长征精神是一座取不尽、用不竭的精神宝库。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弘扬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和工作能力教育,是当代党员干部不断净化自我的一面镜子,是当代党员干部不断发展自我的一把戒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81.

②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红军老战士座谈会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1996-10-18.

③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53.

④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6-10-23.

⑤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97.

⑥江泽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红军老战士座谈会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1996-10-18.

⑦本书课题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问答[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167.

猜你喜欢

实事求是广大党员长征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七〇五所广大党员积极为疫情防控捐款
“实事求是”定乾坤
向广大党员拓展 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切实推进石油企业党建思想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