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章丘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金水:好校长要站在时代高处

2016-11-26吴爽编辑姜乃强

教育家 2016年41期
关键词:金水四中章丘

文 | 本刊记者 吴爽 编辑 | 姜乃强

山东省章丘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金水:好校长要站在时代高处

文 | 本刊记者 吴爽 编辑 | 姜乃强

2002年,刘金水在章丘四中确立了“创新强校”的治校方略,开始教育创新的探索;2005年聚焦科技创新教育,致力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开创了全员性课程化创造力培养之路。

迄今,章丘四中已有15000多名学生系统接受创新教育,形成创意40多万个,获得国家专利6000多项,在各级各类创新大赛中获奖上千项。创新成为章丘四中学子的典型特质,创新教育成为章丘四中享誉全国、影响全国的鲜亮特色。

创新很难,也很容易

创新教育如何“落地”?从办学理念到课堂教学改革,再到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刘金水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教育的尝试和摸索。推出“创新教育”,一晃两年过去了,学生在创新方面的素养并没有明显提升,创新教育的概念依然停留在纸上。

经过探索研究,刘金水发现“一些做法都浮在表面上,对于学生的创新培养远远不够”。章丘四中需要的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作为载体,推动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伊始,他觉得机器人不错,很时髦,又很有科技含量,涉及声、光、电、机械、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很多学生也很感兴趣。于是,刘金水决定把发展机器人作为创新教育的突破口。2004年,章丘四中光在机器人方面购买设备的费用就高达30多万元。

但是一段时间后,刘金水发现他的这步棋又走错了,机器人无法为整个学校开辟一片广阔的创新天空。后来,机器人成了社团活动的一个普通项目。

为什么会失败?刘金水总结思考后,认为原因有三。首先,对于机器人,学生的参与面很有限,尽管少数学生陶醉其中,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门槛太高了,只能旁观;其次,机器人相关知识在中学阶段无法课程化,学生无法系统学习并从中受益;最后,机器人仅仅是个特色项目,其蕴涵的精神,无法成为整个文化的灵魂。

2005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刘金水得知,山东省发明协会理事陈明泉是位专门教人发明的专家,讲座很受欢迎。于是,刘金水马上赴济南,把陈明泉请到学校,给学生上课。

消息一经传出,马上引起家长们的反对。他们不让孩子参加,怕占用时间,影响考试和升学。即便一些班主任也不理解,觉得学生搞创新纯属异想天开、不务正业。在一片反对声中,刘金水决定先在当时高二年级的4个实验班、200多名学生中试试效果。第一次上课,只来了一半多,另外一些人选择继续上自习。

在习惯于根据标准答案做题的学生面前,创新教育谈何容易?学生大都认为创新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干的活,离自己很远。

为此,首先要打破创新的神秘感,让学生敢于创新。在这方面,专家陈明泉课堂一开始,他就问:“你们相信13岁的孩子能获得国际发明吗?”听到这里,学生们都瞪大了眼睛。陈明泉通过大量实例告诉同学们:每个人都能创新。

之后的三个月,章丘四中共举办了10场创新讲座,学生们的兴趣越来越浓,产生了创意1700多项。有些学生还因为自己发明的专利,获得了自主招生高校的降分录取资格。

见效速度之快,收益面之广,让刘金水喜出望外——这不正是自己要的载体和突破口吗!

为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

刘金水说:“我们的创新教育探索,成效显著,不是我们让学生产生了创新潜能,而是每个孩子天生都有创新潜能。只是我们给孩子们创设了氛围,搭设了平台,提供了实践机会,使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得到了唤醒、激发和释放。”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在谈及创新教育时,认为“创造力是可以教的。”

建立梦想阁,设立“梦想许愿节”,是章丘四中为学生搭建的创新萌芽生长的催化器。刘金水说,设置节日的目的是引导和拉动学生寻梦、立梦与追梦的行为自觉。学校从2013年起设立许愿节。每年元旦后,举办“向未来承诺,让梦想启航”梦想许愿节,高一许下高中3年、毕业10年的愿,高二许下毕业20年的愿,高三许下毕业30年的愿。

每次许愿时,高二高三可对前次许的愿各有一次调整的机会。所许之愿,不加限制,但需要包括专业与职业,把梦想落实到具体的专业与职业之中,落实到未来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之中。学校专门设计了“梦想阁”,以存放学生美好的梦想与愿望,也留下学生对母校永远的念想。

从2008年起,章丘四中先后开发形成了由九大校本课程组成的创新大课程体系,那就是以“育德修行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以“百脉人文课程”培育创新精神;以“学科实践性学习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创新源泉;以“个性化社团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以“管理体验课程”培养创新领军能力;以“节日与仪式课程”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以“人生规划课程”引领规划学生创新人生;以“创新型学校文化课程”涵养创新品格。

这些课程的构建,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悄然发生着变化。2004级学生于洋,原本被认为只能上第二批本科,但是他在层出不穷的创新成果中找回了自信,2007年高考时超过“一本线”50多分。他带着10本专利证书,扣开了山东大学的校门。大学期间,于洋和同为章丘四中的毕业生张水在山东大学发起成立了科技发明协会,组织创作讲座、专利申请大赛,如今会员超过2000人。2011年,于洋因为优异的表现被山东大学保送研究生。

现在的学生家长,不仅不再顾虑创新课程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反而会担心孩子在高中阶段没有创新成果。

刘金水把创办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优质品牌学校,培养“心怀梦想、勇于担当、乐观进取、善于创新”的现代公民,作为自己的梦想,在对教育的探索中扣响了创新教育的大门。在荣获2016“中国好校长”之际,刘金水说“好校长,不能仅是一个勤奋敬业的好人,在物欲横流、功利浮躁的当下,还必须有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淡定、担当和坚守,有摆脱社会极端功利绑架的定力,一个校长不能成为分数和升学率的奴隶。真正好校长,不能只是把自己的学校办好,还要能站在时代的高处,目标设定在远方,为同行、为时代、为未来做出一些可供他人借鉴的教育探索。”

猜你喜欢

金水四中章丘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Jinshuibao capsules (金水宝胶囊) in treatment of residual cardiopulmonary symptoms in convalescent patient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a pilot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MTBE装置醚后碳四中二甲醚含量高的原因及优化
金水堂主词一首
山东章丘至庆云等五条高速公路项目开始招标
章丘“无锅”
What do young people worry about
晨钓
山东章丘兴国寺大殿考
章丘城子崖遗址H393出土人骨的鉴定与分析
勤著校史,善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