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CT检查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16-11-26许会
许会
(方城县妇幼保健院 CT室 河南 南阳 473200)
腹部CT检查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许会
(方城县妇幼保健院 CT室 河南 南阳 473200)
目的 分析腹部CT检查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方城县妇幼保健院确诊的92例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按诊断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腹部X线检查,观察组给予腹部CT检查。比较两组梗阻诊断、图像清晰、患者舒适度及梗阻部位确定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梗阻诊断、图像清晰、梗阻部位确定、患者舒适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腹部X线相比,腹部CT应用于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提高梗阻诊断率与患者舒适度,可作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首选诊断方式。
结肠肿瘤;肠梗阻;腹部CT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具有病情严重、起病急、发展快等特点。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导致大部分患者确诊后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容易引发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1],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威胁。目前临床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为腹部CT与腹部X线,其中X线具有辐射小、费用低、操作简单等优点,但由于受图像分辨率低、患者配合站立困难等因素影响,常造成漏诊、误诊[2]。CT检查分辨率高、图像清晰,可清晰观察病灶轮廓、梗阻程度等,易于临床判断。本研究选取92例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给予腹部X线与腹部CT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方城县妇幼保健院确诊的92例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按诊断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为5~72岁,平均(47.92±4.62)岁;病理类型:梗阻部位在升结肠12例,乙状结肠8例,结肠肝曲7例,降结肠6例,横结肠5例,结肠脾曲4例,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4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7~71岁,平均(46.26±5.41)岁;病理类型:梗阻部位在升结肠15例,乙状结肠10例,结肠肝曲8例,降结肠5例,横结肠3例,结肠脾曲3例,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2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呕吐、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及压痛、腹部膨隆、气过水音、肠鸣音亢进等主要体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对照组给予腹部X线检查:采用韩国MIS公司制造的DR1000型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查,患者取常规立位与卧位,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观察组给予腹部CT检查:采用Optima CT660型CT机对患者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为自膈面至耻骨联合下缘,层厚及间距均为10 mm,并进行2 mm薄层重建。在进行增强扫描前,给予患者肘静脉注射碘氟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896)100 ml,3.5 ml/s,延迟30、60、180 s以获取静脉期、动脉期及延迟期图像。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梗阻诊断结果、图像清晰情况、梗阻部位、患者舒适度等。①梗阻诊断:结肠内径扩张大于60 mm,小肠肠管内径扩张大于25 mm,结肠及小肠肠管内出现气液平面,梗阻部位以下肠管发生萎陷。②图像清晰:所有影像均实施双盲法,由4名资深放射诊断医师进行阅片,依据影像图像是否清晰分为“图像模糊”和“图像清晰”。③梗阻部位确定:以远侧肠管为起始点,沿近侧肠管逆向追踪,找到扩张肠管后可确定为梗阻部位。④患者舒适度:采用影像检查问卷形式对患者舒适度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配合方便与否、疼痛是否加剧、是否接受该检查等,将结果分为“舒适”及“不舒适”。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性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梗阻诊断、图像清晰、梗阻部位确定、患者舒适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诊断情况对比[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急腹症,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病情发展较快,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若不积极治疗,可导致腹膜炎、休克等,甚至死亡[3]。因此,早期诊断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临床主要诊断方式为腹部CT与腹部X线。X线具有辐射小、费用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急腹症初步诊断中。但由于其图像分辨率较低、影像模糊、腹部结构影像重叠,加上部分患者站立困难,常导致漏诊、误诊。随着CT技术日益发展,腹部CT已得到临床广泛应用。CT检查具有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等特点,方便患者配合,通常情况下可以清楚显示病灶坏死、轮廓、梗阻程度等[4]。应用增强扫描可全面观察病变,采用图像重建等处理手段,直观显示病灶周围脏器,便于临床诊断[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梗阻诊断、图像清晰、梗阻部位确定、患者舒适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腹部X线检查相比,腹部CT应用于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有助于提高定位精确性与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配合检查。腹部CT影像资料图像清晰度较高,可清晰观察病灶坏死、轮廓、梗阻程度等,有助于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相对于腹部X线检查而言,腹部CT具有图像清晰、分辨率高等优点,应用于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中,有助于减少漏诊、误诊,且能提高患者舒适度。
[1] 翁少涛,李廷坚,卢旭强,等.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手术切除吻合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4):487-489.
[2] 王均庆,陆风旗,张雷,等.结肠癌肠梗阻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14(6):507-510.
[3] 朱进,袁岱岳.多排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诊断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3(3):302-304.
[4] 潘春球,武钢,周望梅,等.超声、腹部X线平片、双源CT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8):1221-1224.
[5] 许凡勇,刘少强,郭少华,等.乙状结肠梗阻病因的多排螺旋CT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1):141-143.
R735.3+5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0.047
201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