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银屑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2016-11-26梁小芳刘贞富
梁小芳, 杨 名△, 刘贞富, 姚 鹏, 高 英
1武汉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武汉 430014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武汉 430022
病例报道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梁小芳1, 杨 名1△, 刘贞富2, 姚 鹏1, 高 英1
1武汉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武汉 430014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武汉 430022
寻常型银屑病; 大疱性类天疱疮; 复方甘草酸苷; 强力霉素
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是一种常见、顽固、易复发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率占银屑病的95%以上。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以正常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出现大疱为特点,多伴有瘙痒症状。组织学上表现为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表皮下水疱。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见以IgG及C3沿基底膜带呈线状沉着。BP是一种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BP自身抗体、肥大细胞、辅助性T细胞及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均参与BP的发病。寻常型银屑病和BP是有着明显临床特征性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二者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的发生率很低,而且这种现象的致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本文报道了1例寻常型银屑病合并BP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对该病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等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82岁,男性,退休工人,20年前无明显诱因地于头皮、躯干、四肢出现暗红色斑块,未予系统、规范治疗,偶尔自行在外购买外用药物外涂,全身红色斑块长年无明显变化,处于静止期。2周前四肢出现黄豆至鸽蛋大小水疱伴隐痛,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给予药物口服:左西替利嗪片5 mg/次,1次/d,扑尔敏片4 mg/次,3次/d,烟酰胺片150 mg/次,3次/d,以及糠酸莫米松、卤米松软膏、百多邦外用12 d,病情无明显好转,于2015年2月11日来武汉市中心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患前列腺增生多年,服用非那雄胺控制,否认家族疾病病史,否认外伤及其他疾病史。
1.2 检查和诊断
体检:一般情况可,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专科检查情况:四肢可见黄豆到鸽蛋大小水疱、大疱、疱液清,疱壁紧张,部分破溃结痂(图1A),尼氏征阴性,头皮、前胸、后背、四肢可见广泛分布暗红色丘疹、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Auspitz征阳性。
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60.3%,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6.03×1010/L,淋巴细胞百分数11%。肝功能:白蛋白32.2 g/L。肾功能、电解质、抗核抗体、风湿全套均未见明显异常。超敏C反应蛋白4.42 mg/dL。外院病理诊断报告示:表皮下可见水疱形成,疱内可见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不等量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C3基底膜带线状(+),IgG(-),IgA(-),IgM(-)。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
行骨髓穿刺,骨髓穿刺结果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6.54∶1;粒细胞系统增生,比例占72%,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比例占46.1%,细胞形态大致正常;红细胞系统增生,比例占11%,各阶段细胞可见,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淋巴细胞系统比例占9.63%,细胞形态大致正常;单核细胞系大致正常;巨核细胞易见,分类15个,其中颗粒型巨核占12个,产血小板型巨核占3个,血小板散在可见;未见其它特殊细胞。意见: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占46.1%。诊断:1.大疱性类天疱疮;2.银屑病;3.前列腺增生。
1.3 治疗
诊断明确后,给予复方甘草酸苷200 mg静滴,强力霉素100 mg口服,2次/d。3 d后病情得到明显缓解,水疱较前明显减少(图1B)。1月后复诊,全身罕见水疱,双小腿、双足可见广泛灰褐色色素沉着,头皮、前胸、后背、四肢暗红色丘疹,斑块亦较前明显消退,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及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均降至正常范围,2月后复诊,全身未见明显皮损,强力霉素使用6周后已停药,背部、双小腿、双足仍可见广泛灰褐色色素沉着,目前仍在随访中。
A: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强力霉素治疗前;B: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强力霉素治疗3 d后图1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强力霉素治疗前及治疗后皮损Fig.1 Skin lesions before(A) and after(B) treatment with compound glycyrrhizin and doxycycline combined
2 讨论
BP是最常与银屑病伴发的自身免疫性水疱性疾病,英文文献中已经至少有50余例相关报道。银屑病和BP同时发生Bloom[1]在1929年就有报道。二者的病因性关系目前还不清楚,对于银屑病合并BP的发病机制已有大量研究,在大多数情况下,银屑病先发病,两者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可达20年[2]。银屑病通常先于BP发生,提示与之前对于银屑病的治疗及二者共同的免疫遗传机制相关。一般认为BP是银屑病基础上,进行紫外线疗法、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或)炎症性进程导致。也有人认为是银屑病本身的基底膜带变化导致了BP的发生。银屑病慢性炎症可以增加淋巴细胞活化并增加抗原提呈细胞的转运,从而暴露或改变了基底膜带抗原,进一步引发自身抗体的产生。Barnadas等[3]报道1例由光化学疗法(PUVA)诱发的大疱性类天疱疮,并回顾总结PUVA诱发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病例,通常都有着病程短、病情较轻、部分患者呈自限性、不需要系统性治疗的特点。这2种疾病同时发生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或许重叠发生仅是巧合,其发病机制及诱因是否存在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2]。
银屑病合并BP在临床上需要与一些疾病进行鉴别,而某些临床特征则成为鉴别要点。如天疱疮一般尼氏征阳性,以表皮内水疱为表现,直接免疫荧光表现为IgG在表皮细胞间沉积,天疱疮抗体阳性。有些时候银屑病的皮损类似于慢性湿疹的皮损,但是银屑病好发于肘关节和膝关节伸侧,而湿疹好发于上肢和膝关节屈侧。BP与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有许多共同点,例如都好发于老年人,都以表皮下的紧壁水疱为表现。但是,在银屑病合并BP患者的外观正常皮肤上,间接免疫荧光表现出IgG在表皮侧沉积,外周血血清中可检测到循环BP180抗体及BP230抗体阳性。依据这些特征,BP可与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鉴别。
银屑病常规的系统治疗中包括维A酸类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但这些药物的潜在器官毒性,限制了其长时间应用,需要不断调整治疗方案,由此各种生物制剂应运而生。BP代表着一种特征显著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皮肤是其主要的靶器官,自身抗体针对基底膜的作用已被确定。BP的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治疗,在过去十多年里,BP的治疗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临床上,如患者一般情况可以,或者系统治疗有禁忌证时,治疗更倾向于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反之,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及不能保证局部规律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则偏向于系统性使用糖皮质激素。而对于免疫抑制剂,则仅在糖皮质激素无效或有禁忌证时才使用。在其他治疗方法均无效时,生物治疗可作为治疗BP的最后选择[4]。BP合并银屑病的治疗仍面临着挑战,PUVA、UVB可以导致BP恶化,而系统性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减量过程中银屑病病情加重,容易引起银屑病的复发及发生脓疱型银屑病。众所周知,免疫抑制剂对这2种病都有效,但因为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其应用受到限制。Saraceno等[5]报道氯沙坦诱导银屑病患者发生BP,应用利妥昔单抗、依那西普后皮损消退,获得满意疗效。也有报道用阿维A联合硫唑嘌呤成功治疗1例红皮病型银屑病合并BP的患者[6],Si等[7]报道甲氨蝶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合并BP。宋洋等[8]报道使用甲强龙合并头孢米诺及阿维A取得较好疗效。彭世光等[9]报道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吗替麦考酚酯有良好治疗效果。万逸枫等[10]报道使用甲砜霉素、甲氨蝶呤、沙利度胺及复方甘草酸苷亦可有效控制病情。其他的治疗观点包括系统性糖皮质激素联合氨苯砜、四环素联合烟酰胺或氨苯砜及单独使用低剂量甲氨蝶呤,环孢素均对两病并发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文献报道抗TNF-α单抗靶向治疗有效[11]。
魏群等[12]已报道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在过去10年里,复方甘草酸苷临床用于减少T淋巴细胞亚群的活性及重建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对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较为满意的效果和安全性。而强力霉素除抗生素特性,还有多种非抗生素特性,如抗炎、免疫抑制、清除机体氧自由基等。本例患者年龄较大,各器官功能下降,同时合并银屑病,系统性使用糖皮质激素存在较大风险,而免疫抑制剂又有着相应的器官毒性,故考虑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强力霉素进行治疗。使用该治疗方案后,银屑病及BP皮损很快消退。需要提及的是,该患者在治疗前,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均较高,但未伴随相应的临床症状,在病情控制后,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均下降,在后期的随访中,已经降至正常范围,考虑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可能,多因银屑病合并BP病情未控制,嗜酸性粒细胞反应性增生所致。已有研究发现银屑病、BP两者发病过程中均存在免疫学异常,二者的症状被认为是由TNF介导的,在患者皮损及血清中均发现TNF的存在,而BP的活动性也与TNF的水平相关[13]。有研究发现IL-8在银屑病及BP中亦扮演重要角色。复方甘草酸苷可以阻断一些细胞因子的产物,包括IL-8、TNF[7,13],从而起到治疗银屑病和BP的作用。李淼等[14]报道强力霉素可通过抑制IL-6和TNF-α而减轻炎症。
总之,银屑病合并BP发病率不高,而复方甘草酸苷的主要成分——甘草酸苷、甘氨酸、盐酸半胱氨酸能够发挥良好的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且不会导致机体出现不良反应,在抗炎症、抗变态反应、免疫调节等方面能够起到良好作用,结合强力霉素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对于银屑病合并BP的治疗是确实有效而且安全的。本例患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强力霉素,取得了较好效果,提示对于年龄较大,或器官功能已受损,或合并多种系统性疾病的银屑病合并BP患者,可作为供选择的一种治疗方案,但我们仍需要对其进行长期及足够样本的研究,以确定它的安全性及疗效。
[1] Bloom D.Psoriasis with superimposed bullous eruption[J].Med J Rec,1929,130:246-248.
[2] Wilczek A,Sticherling M.Concomitant psoriasis and bullous pemphigoid:coincidence or pathogenic relationship?[J].Int J Dermatol,2006,45(11):1353-1357.
[3] Barnadas M A,Gilaberte M,Pujol R,et al.Bullous pemplligoid in E1.patient with psoriasis during the course of PUVA thempy:study by EUSA test[J].Int J Dermatol,2006,45(9):1089-1092.
[4] Di Zenzo G,Della Torre R,Zambruno G,et al.Bullous pemphigoid:From the clinic to the bench[J].Clin Dermatol,2012,30(1):3-16.
[5] Saraceno R,Citarella L,Spallone G.A biological approach in apatient with psoriasis and bullous pemphigoid associated with losartan therapy[J].Clin Exp Dermatol,2007,33(2):154-155.
[6] Roeder C,Driesch P V.Psoriatic erythroderma and bullous pemphigoidtreated successfully with acitretin and azathioprine[J].Eur J Dermatol,1999,9(7):537-539.
[7] Si X,Ge L,Xin H,et al.Erythrodermic psoriasis with bullous pemphigoid: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methotrexate and compound glycyrrhizin[J].Diagn Pathol,2014,9(1):318-321.
[8] 宋洋,张迪,信鑫,等.白癜风、银屑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一例[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6):7652-7653.
[9] 彭世光,田永静,何焱玲.寻常性银屑病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一例[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3,6(2):120-121.
[10] 万逸枫,蒋献.寻常型银屑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27(5):352-353.
[11] Cusano F,Iannazzone S S,Riccio G,et al.Coexisting bullous pemphigoid and psoriasi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etanercept[J].Eur J Dermatol,2010,20(4):520.
[12] 魏群,韩威,衡威,等.复方甘草酸苷粉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4):304-305.
[13] Yamauchi P S,Lowe N J,Gindi V.Treatment of coexisting bullous pemphigoid and psoriasis with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antagonist etanercept[J].J Am Acad Dermatol,2006,54(3 Suppl 2):121-122.
[14] 李淼,张林.强力霉素对大鼠干眼症的疗效观察及眼角膜组织中IL-6和TNF-α的表达变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6):761-764.
(2015-08-31 收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171495,No.81271765)
R758.63
10.3870/j.issn.1672-0741.2016.05.021
梁小芳,女,1984年生,医学硕士,E-mail:2008 chouqin@163.com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1943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