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的“节外生枝”也能开出绚丽之花
2016-11-26陈佩丰
陈佩丰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双沟实验学校)
课堂中的“节外生枝”也能开出绚丽之花
陈佩丰
课堂教学是没有彩排的,每一次都是现场直播,都有可能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节外”生出来的“枝”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学会如何处理课堂上出现的“节外生枝”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必要。
引导 讨论 转弯 坦诚 幽默
课堂教学是一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不论教师课前准备多么充分,都可能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尤其是气氛活跃的课堂,出现 “意外情况”的频率会更多。这些“节外”生出来的“枝”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机智而巧妙地处理这些“节外生枝”,把干扰因素转化为课堂教学的资源,让一次次的“节外生枝”开出一朵朵绚丽之花。要达到这个层次,我们语文教师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耐心引导,善用讨论
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是动态的、平等的,有些课堂的问题生成是教师在教案预设时不会也不可能预见到的。这时,我们可以把课堂上突发的意外作为教学资源,通过耐心的引导,积极的讨论,化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
有一次,在《小摄影师》的教学中,我让孩子们先将课文读一读,可是有一个孩子很快就举手,我示意他站起来。他却说文中的那个小男孩太没礼貌了。当时同学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教室里顿时就“热闹”了。这节课的“原计划”全被这孩子的“节外生枝”给搅乱了。我没有让他立刻停止,而是顺着他的问题提出“你为什么会认为这个男孩没礼貌呢?其他的同学怎么认为呢?”这两个问题给孩子们讨论。孩子们讨论得很激烈,而且说得有凭有据,整个课堂气氛特别好。我得感激那个提出问题的孩子,是他创造了一个让大家解读文本的平台,是他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试想,如果我们引导者不将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只按我们预设的程序进行,结果当然会大相径庭的。
二、学会转弯
教学中有的节外生枝会使教师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挑战、感情受到伤害、威信受到损伤,因而有的教师便采取居高临下、以牙还牙的方式对待当事人,这是绝对错误的。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理解,促使学生自我教育。遇到这种学生对抗性的突发事件,老师应该学会的是——转弯。在这种“以柔克刚”的宽容处理下,冲突会化解,学生也会重新思考自己的行为,悄悄地修正自己的错误。对于课堂上学生发生的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其他事情如:打瞌睡、看课外书、开小差等,教师还可以运用目光、手势、表情、语言的抑扬顿挫来制止学生的不良作为。
三、坦诚以待
教师即使在课堂外做了最万全的准备,但有时也难免出错。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那些功底深厚、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很难保证在讲课时不出一点差错。关键在于出现失误之后如何处理,能否适时应变,加以补救。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时,会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老师话一说完或者板书刚写完,老师就已经意识到自己说错了或写错了。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只需要马上跟一句:“对不起,老师说错了”或“对不起,老师写错了”,然后马上重说一遍或者把板书改过来就行了;第二种情况是老师说错了或者板书写错了,自己没有意识到,但学生们发现了。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该表扬学生说:“你们真了不起,老师说错了你们一下子就听出来了!那你们帮老师改一改,我应该怎么说就可以了。”或“你们真了不起,老师写错了你们一下子就看出来了!那你们帮老师改一改,我应该怎么写就可以了。”学生们一听说老师需要自己帮忙,那劲头就来了。这种将错就错的处理方法,巧妙地将失误变成教学机遇。也许此时老师的“装糊涂”会使自己的学生更聪明;第三种情况是老师说错了或者板书写错了,当时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当教学进入到下面某个环节时,老师突然意识到自己讲错了或写错了。遇到这种情况,老师首先不要慌,要找一个适当的机会进行补救,可以跟学生这样说“刚才老师在讲到某个地方时,我是这样说的,现在你们听一听这样说对吗?”或“刚才我们在学习某个知识时,老师是这样写的,现在你们看一看这样写对吗?”。这样既轻松,又纠正了错误。
四、巧用幽默
演讲家雷麦曼说过“用幽默的方式引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 我曾中途接过一个班,第一天去上课时,上课铃已经响过了,学生们还是吵吵嚷嚷,还有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抬起眼迎着我的目光,满不在乎地在桌面上拍打不停。我当时压下怒火,淡淡微笑着说:同学们,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热烈欢迎,你们看,连桌子也为我鼓掌欢迎!全班一阵笑声。拍打声停止了,那个孩子稍带不安地端坐着身子。这次意外事件的处理,使我充分体验到幽默的伟大作用。恰当地运用幽默,不仅可以消除课堂的紧张气氛,化干戈为玉帛,更能释放教师感召能量,创造一种神奇的教学艺术。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充分利用幽默这一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课堂教学是没有彩排的,每一次都是现场直播,所以学会如何处理课堂上出现的“节外生枝”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必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宽容大度的心态,正视偶然因素给课堂造成的“不顺”,敢于打破课堂的“预设”,以教学的机智撑起荡漾在波涛中的课堂之舟,使师生在愉悦的体验中抵达认知的彼岸。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双沟实验学校)
陈佩丰(1979-),男,汉族,江苏泗洪人,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双沟实验学校,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