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艺术设计学科中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2016-11-26于靖悦

长江丛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艺术设计学科

于靖悦

(作者单位:吉林经济贸易学校)



中职艺术设计学科中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于靖悦

中职学校专业众多,艺术设计学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门学科,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入学前需要参加专业课术科考试,也就是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而中职院校的艺术设计学生不需要参见任何专业考试即可入学,这也使得中职艺术设计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课程后才会明白自己是否适合学习艺术设计,也就导致部分艺术设计学生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但此时多数学生不会改变专业,这就对教师们提出了问题,怎样才能提升中职艺术设计学科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呢?通过对本校专业平面艺术设计学生的时间研究得出适合艺术设计学科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方法。

中职学校 艺术设计 积极心理 研究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社会中的人也是在不断进步的,不管城市与农村,家长的心理都是不尽相同的!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技之长,将来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这是我在与很多学生家长交流后得出的,他们最认可的选择学习院校和学习专业原因之一。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作为普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有人说职教的学生多数是社会的底层,职教中的孩子的确存在文化素养不高,心理素质有待提升的种种问题,但职教的孩子也是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他(她)们从事的职业往往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中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是这支大军中的重要部分,中职艺术设计学科产生至今已不再是一个新兴专业,但社会对艺术设计学科学生需求并不减少,这要求艺术设计学科的学生必须扎实地掌握艺术设计专业技能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而艺术设计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设计理念和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精神。但中职学生普遍的厌学情况越来越重,他们对自我人生没有明确的目标,缺少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以致很多学生因技能不符合工作单位要求而无法对口就业,混沌度日。这要求必须改善中职学生学习现状,寻求培养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学科学生良好审美情趣和持之以恒的心理品质,以使之健康成长。

一、艺术学科学生的心理素养及积极心理分析

(一)艺术学科特点分析

高校的艺术设计学科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在艺术设计学科中的专业是很多的,分为平面设计(视觉传达)、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中职艺术设计学科类似于高校的同类学科,从字面上区分以上两者的差距并不大,但实际在课程的详细设计、课程难易程度的设置、设计案例的选择和就业方向的指导中都有着较多的不同,总的来说,中职的课程设置、案例设计较高校的深度要浅些,就业方向也多为制图员和基础设计岗位。

(二)中职艺术设计学科学生心理素质分析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中职学生入学时年龄为17岁,正是自我意识强、持久能力差、心理素质脆弱阶段。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于二十世纪末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其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过上良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是指主观上的感受,是指个人选择一个最能适应的环境和发挥了最高潜能的行为。中职生此时对设计理念的理解深度也较浅显。此时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恰是最需要的阶段!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提升学生正面的、积极的心理品质,由主观幸福感、乐观、快乐和自信。

二、不良问题产生与积极心理提升分析

中职艺术设计课堂不良行为的产生原因有学生、教师、家庭和社会等多个方面,但大部分的课堂不良行为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且大部分的不良行为是经过长时间的累积而形成,已经成为了坏习惯,它不是一朝一夕能轻易改变的。因此,学生是学习和就业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方法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技能。要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基础和年龄特征出发,使他们主动地得到发展。

(一)学生专业基础差

以我校平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为例,学生来自初中应届毕业生,多为农村学生,基本对于设计的概念为零,对于选择此专业的学生,常常大部分学生来自贫困的乡村,在此之前很少接触计算机,基本的操作技能与应用能力几乎为零;城里的学生倒是经常使用计算机,却是沉迷网络、游戏的“高手”;面对这样的生源状况,如何开展平面艺术机专业的教学,培养出合格的平面设计人才,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二)就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定位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外界接触的机会相对甚少,缺乏实践动手能力。从目前的就业的现状来看,中职平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较低,背离了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的初衷。另外,平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率低也与学校对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有关。学校及专业教师对行业及职业的变化敏感度不高,缺乏市场调研、考察;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准备不足;对毕业生的工作的态度、心态、责任感、吃苦耐劳的精神、爱劳动的品质培养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学生缺乏实践意识

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是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的重要标尺,但许多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根本达不到这个标准,或者是勉强被用人单位录用了,但也要先进行岗前实践性的培训。这都源于现如今的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没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和实践意识,在进行作品设计的时候几乎不考虑市场因素和实际需要,只是单纯地从主观意识出发,而且中职学生课余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极低,对设计的时代感感应极低。

三、提升积极心理品质的方法

第一,从学生的目的来看,学习目的多数并不在于学生的兴趣需求,主要是家长认为可以有一技之长,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大,我们不能左右一个家庭的生活,但我们可以影响家长的一定想法,改变家长认为的学校教育是主阵地的传统观念,而应把教育的主阵地放在家庭教育上,教育孩子成材,家长不仅有责任,而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就是家长失职;提升家长对学生积极性引导。

第二,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中个别学生因专业理解力不足,短时间无法提升专业技能,通过教师专业针对性指导与锻炼是学生自信心逐步提升。

第三,目标养成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尤其国家集体观念的意识淡薄,文化历史知识极度匮乏,对中国的传统的认同感没有,加强传统文化知识及专业修养的传播十分必要,因此在日常学习当中开展了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教学。

第四,积极心理的品质首先需要使学生自信心提升,提升自信后学生在思想、行为、心理、生活习惯上都有较明显改善,通过在学校的工作室工作学生对专业学习与活动有了一个正确的思想认识,促进其养成良好的积极的行为与生活习惯。

第五,就业是学生积极心理的推动力之一,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定期与已就业学生和就业单位近距离接触,在校期间接触并了解将来工作;让学生明白就业不难,难在无想法、不积极、不向前,借用已就业学生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创造、创新能力。

同济大学出版社培养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以积极的心态,采用积极的方法,不断培育学生的积极行为和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从而抑制课堂不良行为,实现有效的艺术设计课堂管理。

[1]林国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2]宋伟伟,吴莉莉.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04).

(作者单位:吉林经济贸易学校)

于靖悦(1980-),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本科,吉林经济贸易学校中专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艺术设计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山东大学作品欣赏
“超学科”来啦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