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激励与管理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院校干部

陈 滢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激励与管理

陈 滢

对学生干部的管理是学校德育体系的关键部分,也是学校管理工作和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日益重视,高职学生数量不断上升,学生管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也不断增加,激发学生干部的辅助管理功能,对于维持高职院校管理秩序,维护和谐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试图对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心理特征及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其培养中可能存在的困境,探讨其激励与管理的新机制与措施。

高职院校 学生干部 培养 管理

学生干部既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学工一线工作者的得力助手。一般而言,高职学生干部由学生先进分子组成,担任学生群体组织(含院、系、班、团组织及学生社团等)领导、服务工作,承担一定职责,履行一定义务。他们既是高职院校的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和管理服务者,兼任学生和干部双重角色。一支优秀的学干队伍,在营造良好的班风、校风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近年来的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生源质量难以保证,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对学工一线工作者来说,如何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充分发挥其带头和纽带作用,决定着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

一、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心理特征及现状分析

现阶段,高职院校学干大多出生于90年代,正处于我国和平崛起的开端,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居民收入大幅增长,这使得90后学干具备与以往的学生干部不同的时代烙印和心理特征:

(一)生活环境相对优越,自我意识强烈

90后学干中大多成长于“6+1”家庭,祖辈和父辈的疼爱和“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理念让他们备受关爱,并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表达意愿,在学习和工作中,这样的强烈自我偶尔会影响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二)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注重个人价值表达

90年代正是我国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开放程度,与世界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增加的时期,开放性、交互性的社会环境逐渐形成,自由的网络表达,活跃的思想融合与碰撞,使得90后学生干部的价值取向从单一转向多元化。

(三)缺乏挫折教育,意志力较薄弱

高职院校90后学生干部思想独立,并渴望成功,然而由于中学时期成绩表现平平,鲜少获得来自师长的鼓励,因此他们经常表现得不够自信;由于缺乏必要挫折教育,他们普遍心理脆弱,抗压能力差,缺乏为梦想坚持奋斗的意志力。

(四)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

学生干部都是经过选拔而择优录取到各组织团体中的,其思政素养、组织管理能力都较高。进入各组织后,他们也都要接受在文化、章程等方面的培训,特别是一些专业团体,还要接受一些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技能水平。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他们组织资源、处理矛盾、协调关系,其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锻炼;在开展专业活动过程中其专业技能也能得以提高。因此,作为学生骨干,高职学干总体综合素质较高。

(五)任期短,难以进行长远的个人发展规划

按照相关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在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快速人才”。目前高职院校学制大多为三年,甚至是两年,许多学校实行在校学习两年,企业顶岗实习一年的“2+1”教学模式,学生干部在各组织锻炼的时间一般只有一年左右,较之本科院校学干的任职时间至少短一年。而这一年正是他们知识和能力不断增长并互相转化的黄金时间,是他们的职业技能得以全面锻炼和提升的关键期。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培养虽然在表面上满足了社会对他们的要求,短期内迎合了其个人发展需求,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后续适应能力及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将慢慢浮现。

二、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中存在的困境

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生活现状,结合笔者自身工作实践,现阶段高职院校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其管理和发展:

(一)学校层面

1、部分学生工作者存在错误的学生干部观

在日常工作中,少数学生工作者潜意识中还存在着一些错误观念,偶尔可以听到一些班主任感慨:“现在的学工工作不好做啊,过去的学生干部听话,现在的干部有个性得多,难管得多呀!”有教师也不无担忧地谈到“现在学生独生子女多,都很自我,服务、服从意识差,自我管理能力也不够,有培养他们的精力还不如自己来,指导他们工作就是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基于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个别学生工作者忽略了学生干部的主体性和师生平等的工作理念,而将他们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工具”,不愿过多投入精力培养和锻造这支队伍,他们的成长自然会受影响。

2、经费有限,对学生干部培养的投入不足

为了有效指导学生管理活动,加大培养投入是必要的。而在我国高职院校,因为经费相对不足,学干培养的专项经费几近于无,有时甚至难以保证办公的基本条件设施,由于人力不足,为学生社团和专项学生工作配备足够的指导力量也成为难上加难。

(二)学生干部层面

1、缺乏服务意识

较多学生成为干部的动机偏于功利性,任职期间目标定位失当。有些是为了引起老师重视,获得个人荣誉,或是由于就业压力而有目的性积累工作经验,很少学生干部具有服务意识。这在今后的思政工作中须引起高度重视。

2、思想政治素质较低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高职教育注重职业技能培训,忽视学生思政建设,工作体系不健全、教育管理方法单一等问题必然削弱了思政教育工作成效,以致其学生干部与本科院校学生干部相比,思想政治素质较低。

3、业务能力不足

在工作中,高职院校学生干部还显现其业务能力短板。个别学生干部对常用办公软件缺乏基本的了解,工作适应期较长。此外,他们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大多扮演执行者的角色,大到部门间的联系,小到班级活动,都需要老师出面,工作陷于被动。

4、工学矛盾突出

高职学生干部工作压力主要表现在自身学业、社会期望、实际管理等方面。高职院校常见“2+1”培养模式,导致大量专业课程被挤压集中安排,导致他们的学习任务加重,这种状况下他们即使只完成例行工作都会面临不小压力。

三、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激励管理机制与措施探讨

(一)构建内部激励管理机制

1、确立科学选拔学生干部标准和原则

确立科学学干选拔标准,是开展学生工作的前提。如果标准正确,选准了干部,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若标准不对,就会陷工作于被动。所以,在学生干部选拔标准的确立上,管理者要抛弃选拔 “传话筒”式学生干部的落后标准,将重点放在德、能、勤、绩等几个方面,在选拔原则上也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

2、完善学生干部培养教育体系

无数事实证明对学生干部“只使用不培养”观念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尽管高职学生在确立目标、思维方式、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或多或少的还有一些不良习惯。要使他们达到预定培养目标,管理者的悉心培养尤为重要,必须在充分了解他们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高效的培养制度和模式。

3、建立科学绩效评价制度

绩效考评是组织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也是避免大锅饭现象的主要手段。对学生干部进行考核评价,是对其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其发挥长处,克服不足,接受群众监督的必要措施。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要科学地做好学生干部的考核工作,就必须建立一套合理易行的考核体系。对他们的考核应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和重点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肯定与批评相结合、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等原则。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制定明确的考核条例,从德、能、勤、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以素拓加分等形式体现,在部门中以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体现,激发其工作热情,增强其自我认同感。

(二)构建外部激励管理机制

1、转变学生干部管理理念

学生干部同时兼具“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重身份,同时具备“学生”与“干部”两重角色,这从本质上要求学工工作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观,坚持“服务大于领导、协调多于控制、环境优于制度、民主优于专制、观念重于方法的”思想,树立平等的师生观,从师道尊严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以发挥学生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工作目标,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2、加大学生干部工作支持与投入

高职院校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干部工作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创造较好的工作条件,体现对其工作的重视,也体现了对他们的尊重,以增强其工作积极性。学生工作的开展应保障办公场地、办公设施、合理的办公经费。

3、注重建立情感激励渠道

情感激励,这里是指学生工作者通过各种方式来感动学生干部情感,使其焕发内在精神力量,从而积极努力工作,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绩效。与物质激励相比,情感激励所产生的作用更为持久。第一,关心学生干部的思想。这个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干部也会和其他孩子一样,会有多种思想困惑,如果学生工作者不认真观察,发现问题,并悉心指导,可能会使个别学生干部在不自觉中偏离正确的成长轨迹。第二,关心学生干部的学习、生活。学生干部尽管相对成熟,但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仍然会遇见困难,来自师长的关心和帮助不仅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更能增进师生感情。同时,学生干部还会感受到师长高尚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第三,关心他们的工作,正确对待他们成长中的错误和反复。高职院校生源现状,客观上使得学工工作者必须面对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犯错较多,不良行为容易出现反复的现实。

[1]田涛,张京贵.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2]汪洋.浅谈新时期下高职高专学生干部的培养[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

[3]任扬.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高校学生干部激励管理研究[J].哈尔滨学院报,2010.

[4]郭洪楠,孙竞阳,殷路.双因素理论在高校学生干部激励管理中的应用[J].社会心理科学,2012.

[5]周训菊.管理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高教高职研究,2011.

[6]高校学生干部激励问题探究——基于目标设置理论与目标管理理论[J].当代经济,2012.

[7]熊一兵,邓丽萍,熊结和.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探讨[J].华章,2009.

[8]武晓平.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激励机制的研究[D].西南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2008.

[9]乔亚俊.试析成就需要理论对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2.

[10]国常宁.双因素理论在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应用[J].品牌(理论月刊),2010.

[11]黄毅.公平理论及其在高校学生干部激励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3.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陈滢(1988-),女,江西九江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院校干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