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新生心理应激的影响因素

2017-01-13王丽伟

长江丛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条目新生

任 怡 王丽伟

(作者单位:1.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天津工业大学宣传部)



大学新生心理应激的影响因素

任 怡1王丽伟2

本文探讨了大学生新生应激过程并初步构建应激模型。以672名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建立压力事件、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自我概念等因素对身心健康的作用途径。得出以下结论:压力事件既对身心健康直接产生作用,又通过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自我概念等中介因素间接产生作用。自我概念是重要的心理中介因素,起着更为关键的中介作用。

应激事件 自我概念 应激模型 大学新生

大学是个体由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存在着极大的特殊性。大学新生刚刚进入一个与既往经验完全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是他们需要习得的重要能力。大量研究表明负性生活事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不良的社会关系、学习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因素。

根据已有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探索生活事件压力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假设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的内部机制,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心理健康,人格影响自我概念的构建和应对方式的选择及个体社会支持资源进而影响身心健康水平。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选取天津的四所全日制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72份,有效率96%

表1 被试基本情况如下

(二)工具

自编《大学新生压力源量表》。量表共20个条目,分为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环境压力、前景压力四个维度,五点计分法。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肖水源编制,包括10个条目三个维度,客观支持3个条目、主观支持4个条目、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条目。本次使用根据研究对象量表进行了局部的修改。将第四个条目中的“同事”改为“同学”;第五个条目中的“夫妻”改为“恋人”,第六、七条目中的“配偶”改为“恋人”,“同事”改为“同学”,“工作单位”改为“学校”。

《个体应对方式行为评定量表》。肖计划编制,由六个分量表构成,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共计62个条目。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H.Fitts(美)编制、台湾林邦杰修订的第三版。共70个题目,包含自我概念的两个维度和综合状况共十个因子。

《症状自评量表》。L.R.Derogatis编制。共90道题目,采用五级评分,包括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艾森克人格问卷》。龚耀先修订,包括四个分量表: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掩饰,共 88 道题目。

(三)统计工具

数据经整理,借助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软件LISREL8.0构建应激模型。

二、数据分析

(一)模型的假设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既往的文献研究,本研究对大学新生身心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做出如下理论假设:(1)应激事件可直接对身心健康产生影响,还可通过主客观因素作用于身心健康;(2)应激源、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个性特点可直接对身心健康产生作用,还可以通过自我概念作用于身心健康,即把自我概念作为重要的中介变量。

(二)应激关系各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三)模型的设定

在模型的设定中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① 以理论假设模型为基础(见图1)。②各变量的相关分析表明社会支持与自我概念相关不显著(见表1),因此设定这个路径不存在。③依据修正指数,依次增加了三条路径:积极应→自我概念,消极应→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最后得到一个拟合较好的模型。

(四)模型的检验

针对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关系不一致的结论提出三个模型:模型1为个性特质、应对方式与自我概念相互影响对身心健康起作用;模型2为人格特质通过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对心身健康起作用;模型3为自我概念通过应对方式及人格特质对身心健康起作用。采用协方差结构模型的极大似然法构建大学新生心理应激模型。

表3 模型结构方程比较结果

表2 生活压力源与身心健康各因素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模型2的失拟指数X2/df小于5、RMSEA小于0.05,拟合优指数NFI、GFI、IFI、TLI大于0.90。模型2为最佳模型。

三、讨论

(一)社会支持、自我概念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证实了社会支持与生活事件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大学新生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对负性生活事件感受的压力越少。这是一个很容易解释的结果——丰富的社会支持资源(来自家庭和朋友等)能够有效地减少大学生的社交压力和现实困扰。社会支持与自我概念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在应激模型中对自我概念的效应显著。自我概念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不仅影响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感知,而且不同自我概念的个体其社会支持的数量、质量以及对社会支持或关系的满足产生不同的体验和感受都可能存在差异,同时个体主动地或被动地寻求社会支持或关系需要的满足也存在差异。可能通过影响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其社会支持系统,而且其影响力大于社会支持对自我概念的反作用力。客观支持对自我概念的效应不显著,但不能据此否定客观支持的作用。压力事件与自我概念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表明负性生活事件影响个体自我概念的形成。

(二)人格特质与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身心健康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之间有显著相关,消极的应对方式与人格各维度均有显著的相关,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内外向、神经质两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人格特质通过应对方式影响身心健康的中介效应显著,表明不同人格的大学生在面临负性生活事件时,采用的应对方式不同,会导致身心反应不同。人格各维度与自我概念均有显著相关,表明人格特征影响大学生的自我概念,而自我概念也会逐渐反作用于人格特质。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结果没有显示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身心健康但消极的应对方式对身心健康的负性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在结构方程中,自我概念→应对方式→身心健康路径主效应显著,说明自我概念会影响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的选择,进而间接影响身心健康水平。

(三)社会支持、自我概念在心理应激过程中的作用途径

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对身心健康的作用模型中有非常重要的中介地位,是应激源和身心健康水平之间的内部心理与行为过程。本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显著性,但从结构方程模型综合分析中发现其对身心健康水平是有作用的。社会支持的缓冲效应模型强调社会支持对应激后果的重要作用;社会支持的作用是使个体免受或较少地受负性压力事件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发现社会支持的缓冲作用是通过自我概念发挥的,

自我概念是应激事件与身心健康的中介变量。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的认知和评价,其认知是否全面、评价是否客观,对个体的思想与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本研究中发现自我概念确实起着缓冲效应,从逻辑上讲,在初入大学环境的新生,面对各种生活事件压力能获得来丰富社会支持,将提构建更和谐的自我我概念,降低对压力事件严重性的恐慌,更好地适应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

(四)压力事件与身心健康间的关系

压力事件作为大学生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应激源,对其身心健康的直接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本研究结果表明生活事件应激源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既有直接影响,也通过中介因素产生作用,这和很多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而压力模型提示的关系表明在整合了一系列的中介因素之后,应激性事件对身心健康的作用就变小了很多,也告诉我们如果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来干预和调节中介因素如应对方式等,可以有效缓冲大学新生的压力感。

四、本研究的启示

本研究表明,大学新生在环境适应、经济生活、人际关系、职业前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强度的应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支持,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采取适宜的应对策略,减缓身心压力;建构和谐自我概念,增强应对信心;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消减负性压力事件影响。大学生自身方面,要善于自我调节,选择积极的应对策略,学习利用社会支持资源,正确评价压力事件的意义,提升自我心理卫生健康水平,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1]马伟娜,徐琴美.大学生心理应激模型的初步构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8,251~253.

[2]彭晓玲.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工作应激模型的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3]彭运石,冯永辉.莫文大学生心理应激模型的初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1(31):249~253.

(作者单位:1.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天津工业大学宣传部)

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JX11-063)。

王丽伟(1978-),女,高级政工师。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条目新生
人格特质对年轻驾驶员潜在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重获新生 庇佑
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COSMIN-RoB清单中测量工具内容效度研究的偏倚风险清单解读
枯蓬新生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