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2016-11-26柴续续

长江丛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环境政治思想

柴续续

(作者单位:成都文理学院)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柴续续

新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对大学生传输错误的思想观念,所以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如何处理好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深入分析,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有效对策。

新媒体环境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缺乏系统性研究

目前许多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都很少注重大学生的自身实践问题。而且好多老师授课时很少关心学生们到底有没有听懂,讲课很匆促只顾把自己的内容讲完,缺少一定的责任心,讲述的内容也乏善可陈,学生也提不起兴趣,只注意时间过得快慢,这样一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难以达到共鸣,学习效率也就无法提高。

(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建设的认识比较浅薄

现在高校的许多大学生还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本质上没有区别,对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在当代大学生所接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单一,仅仅只是依靠书本知识以及从新媒体中被动的吸收,只是被动的被灌输。这对于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要性意识淡薄.

(三)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局限性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教育与科技也逐渐融为一体。在高校当中,科技更是发挥着它不可磨灭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属于90后,对于手机、电脑等等都可以说是“熟悉”的程度,但是当代大学生对“科学上网”的概念并没有很好的区分开。大学生是处于社会与学校的界限边缘上,他们的认知是处于“半成熟化”的阶段,在对于科技的广泛运用中,他们往往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而且网络的发达也使信息传播的越来越快,而信息的内容不全部是科学的、正确的。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

(一)师资力量的提升

提高我院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当前高校教师新媒体素养的内涵和要求、运用新媒体与互联网+技术构建教学新模式的重点与难点、新媒体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和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视角等热点难点问题,做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当然,这仅仅只是一方面。高校中教师都具有一定的修养以及思想政治觉悟,与其只是动员思想政治教师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为何不全方位调动高校师资力量,给大学生们做一个榜样,从而营造一个浓厚的学术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扎根发芽。

(二)从学习方式上创新

高校可以以“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等等为主题的活动从思想上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阔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只是依靠书本单方面传播,结合最新的政治热点分析以及结合新媒体手段的条件下,以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给大学生们带来一种焕然一新的视觉效果,而不再是原来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加大教学资金投入力度

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各项费用要列入学校年度预算。加大教学资金在育手段科技上的引进,新媒体的引进可以大范围、快速的传播思想教育,也更加方便的规范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言行。全面引进新媒体进入校园,构建一个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的互联网信息构架,使同学们系统化地、全面地获取和知识学习。

(四)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探索创新思政课教学改革,发挥思政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作用。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体,积极探索思政课互动教学理论体系,从理性互动、情感互动和实践互动二个层面提出24种思政课互动教学方法:

(1)共同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以新颖的学习方式提高增强课堂上的学习范围,提高学习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活动,加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2)互导互助教学:新媒体环境下,数字化媒体教学已经慢慢地成为趋势,传统的课堂教学、大班式上课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性极强的“微课程”教学手法横空出世,为解决“大锅饭”教学问题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与实践经验。

三、结语

作为青年的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未来发展的可靠力量,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品行育品行,以思想育思想。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开辟大学生精神聚集区。并且要改善教学模式,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动员大家加入进来。

[1]李岩,曾维伦.何海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高爱芳,高卫松.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调查分析及道德引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1).

(作者单位:成都文理学院)

柴续续(1990-),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四川农业大学硕士,成都文理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工作。

猜你喜欢

环境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思想与“剑”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