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清明上河图》看宁静的乡村之景

2016-11-26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汴梁梦华汴京

孙 黎

(温州大学 浙江 温州 325000)

从《清明上河图》看宁静的乡村之景

孙 黎

(温州大学 浙江 温州 325000)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画卷分为三段,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从画卷中可以看到当时北宋经济的繁荣,分析了汴梁的社会背景和描述了宁静的乡村之景。

汴梁;乡村;松林;宁静

1 汴梁的社会背景

《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首都汴京的东南一角。汴京即今天的开封市,从梁建国开始到北宋末年,二百余年的经营,其繁华景象可想而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安定,城市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带动了造纸、丝织、制笔、制墨、印刷等行业的发展。北宋时期,手工业商业的兴旺,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势必造成许多新兴城市的繁荣和大批富裕阶层。开始出现的市民阶层不满足于仅有的衣食知足,转向精神享受。由于市民的积极参与,从而出现了大批的游赏、宴集、行旅、集贸、商贩、妇女、儿童、货郎、卜筮、伎艺、耕织等人事和风俗画的出现。《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汴梁:“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髻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宋·孟元老著,王永宽译,《东京梦华录·清明节章》,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显现出东京汴梁的繁荣的社会背景。

2 恬静的春郊

画卷从右到左展开,首先呈现出的是汴京城外东南处恬静的农村,空旷的郊区景象,广漠的田野,宁静的乡村,平静的小河,寂寞的村舍,河渠静淌,薄雾轻笼,初春的树丛中多少还带着一丝丝的寒意,岸边杨柳杂木的绿芽还未满布枝梢,散发着一股清新的气息。乡间村头有一队满载着刚砍回来木炭的小毛驴,前边的小童挥舞着手中的小棍驱使着毛驴向小桥方向进发,让我们仿佛听到了匆忙踢踏的蹄声和赶驴的吆喝声,声音清脆响亮。此时的景致多像这些诗句啊,王思宇《城东早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北宋·宋祁《木兰花》:“绿杨烟外晓寒轻”,北宋·周邦彦《无闷》:“风逗细寒,小溪冰冻初结”,和他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小桥外、新绿溅溅”。

清晨微风吹拂,溪水波动,行过小桥,便可以看到路边的小驿站,前面搭着棚架,棚架下边,摆放着凳子,供往来的行人歇息。因为时候尚早,还没有行人来,主人就在屋后忙活着。后面还有一个谷场,上面闲置着大石碾。谷场旁边还有几处低矮的茅草屋,屋旁还圈养着家畜。树上枝杈的鸟巢清晰可见,周围景色寂静和谐,有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境界。

接着是一片松树林,树干古老而苍尽有力,躯干上圆中带方的斑纹和隆起的瘢结清晰可见,虬枝纵横,层层铺展,松针根根分明。主干也抽出新芽,连片松林生气勃勃,有种傲然屹立,不畏风霜的姿态。“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这首诗颇与画中之意相同。画家画这片树林,毫无伤感情绪,他主要是要表现一个季节的到来,万物生发,欣欣向荣的感觉。

松林边是几座瓦房的人家,瓦房前搭了个小棚子,棚下坐着一个老妇人,妇人脚边放了个篮子,应该是从乡村进城赶路有点累了,路过休息休息。瓦房周围篱笆围墙旁,有一行赶路的人,两个主人坐在毛驴上,还有三个拿着行李的仆人。可能是小夫妻新婚后,新娘子要回娘家吧。在瓦房的另一面,一群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的人们,在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子后面是骑马的主人和挑担的仆人。轿子前边是三个作奔跑状的人,追着一匹逃脱了的小马。对汴京风俗人情记述详备的《东京梦华录》清明节一章中,有这样的记载:“清节……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士庶填塞诸门,纸马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童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锢、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仪’。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宋·孟元老著,王永宽译,《东京梦华录·清明节章》,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这是一支扫墓兼带春游回城的队伍,由此可知轿上插柳是开封当时的习俗。这是作者的画龙点睛之笔,不用多费笔墨,只这一顶有着特殊装饰的轿子,就把题目点醒了,表明了季节。

瓦舍的对角有一家茅屋,树荫下黄牛或卧或立,卸了架的石滚放在屋檐下。透过树枝可以看到农田,从它所分割成的小块,便知是菜地。有人正在从井里打水浇地,有人则挑着担子似是往地里送粪。这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交界处,居民们以农为主,也兼作一点小生意。凡是熟悉中国城镇的人来说,看到这样景色感到是最自然最平凡不过了,然而就在这里,画家告诉了我们很多很多。

首先是柳树,表明了季节;其次两支队伍,来来往往,通往四面八方,说明快要靠近城市了;再次是奔马,加点音响,有声有色;而更主要的,是那乘扦满枝条的轿子,说明这是个特殊的日子。画家以大幅的笔墨描绘前边乡村的宁静,表现出当时人们生活的闲逸。在林升的《题临安邸》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从诗中的字里行间,体现出了当时东京汴梁的繁华。这样就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手法,更能烘托出后面汴京繁华喧闹的场面。人们的传统思维,重农本,描绘乡村的诗情画意也正是画家刻意安排的。

以上是描绘汴京市郊乡村的画段。由远郊到近郊,由略带寒意的早春到春意盎然的清明,由静到动,由序幕到点题,使我们经历了许多,步步引人入胜。恬静的乡村之景跃然纸上,不用多说就能体会到当时北宋人们生活的质朴。

孙黎(1993-),女,汉族,安徽马鞍山人,研究生在读,温州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美术)。

TU984

A

1672-5832(2016)12-0171-01

猜你喜欢

汴梁梦华汴京
领略宋朝极致生活美学——读《大宋梦华》
汴梁城人物风情录
无题(1)
汴京诗群
汴梁戌时
《水浒传》中的汴京
谈《盛世·汴梁》的“学科融合”法教学
东坡梅
《庄家不识勾栏》创作年代与地点新考
《东京梦华录》中呈现的北宋时期的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