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间舞蹈在舞蹈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6-11-26李婷婷

北极光 2016年8期
关键词:短句民间舞民间舞蹈

文/李婷婷

中国民间舞蹈在舞蹈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李婷婷

本文从杯花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针对民间舞蹈风格及其特征的表演能力。将正确的训练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引导学生通过舞蹈的文化历史和背景更加清晰知道动作由来,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舞蹈积累,做到深挖和解剖为民间舞教学做准备。

民间舞情感训练;教学重要性

在民间舞蹈教学中,应该多引导学生去了解民族舞蹈的历史背景,韵律和舞蹈风格特点。学习过程中教授的舞蹈组合是非常重要的,组合须具备明确的训练目的。并表述舞蹈每一个造型,转身,抬手等细节动作和感情宣泄的由来。课堂所学的舞蹈教学法是直接的、非常重要的传授方式,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掌握民间舞蹈风格及其特征的基础表演能力。如何将正确的训练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就要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舞蹈专业学生快速熟练民间舞蹈组合,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舞蹈专业水平。

一、民间组合中教学法的细分

元素性、短句性、表演性技巧组合教学法是舞蹈教学法中采用最多的。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分解动作的方法,从基本“体态”到“形态”,由局部动作到整体动作,从“单一”到“组合”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训练。如何能让舞蹈专业学生深入掌握民间舞蹈的风格特色和教学要领,针对这一点教师应该在教授组合时,就要介绍这个民族舞蹈的地域性,风俗性等才能在表演上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一)“元素性”技巧教学方法

元素性技巧教学法就是通过民间舞中的技术技巧部分加以提炼,再逐步分解成元素性技巧动作姿势,定制适合学生情况的舞蹈训练。元素性教学方法的特点是目的非常明确,以深挖基础、找要领来解决学生的舞蹈基础能力和个人素质。

(二)“短句性”教学法

为了避免单一动作的训练所产生的枯燥情绪,我们可以把民间舞风格动作和技巧动作串连并结合起来,编成连贯性短句便于学生进行训练其实效果会更好。短句教学法在元素教学和舞蹈组合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舞蹈编排和组合的学习过程中必须经历舞蹈短句的训练。所以,进行合理的短句教学训练,使舞蹈组合在短小的训练形式和表演形式下,具有短小连贯、自由灵活的舞蹈特点,这是民间舞学习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教学方法。

(三)“表演性”组合教学法

“表演性组合”是培养学生在舞蹈中的表现欲,通过舞蹈组合和剧目,使学生在舞蹈中表现出来的动作更加具有色彩。所以“表演性”组合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将风格特征、技术技巧、舞蹈表演能力的训练有效的结合起来,让舞蹈与技术技巧完美的结合从而融入到音乐中,达到课堂训练和提高学生综合表现力的教学目的。

二、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情感

灵魂是民族舞蹈的精髓,舞蹈情感表现和肢体语言完美融合。舞蹈出自内心用身体去表达一种语言。需要重视情感与技巧充分利用自己的情感表达,达到内心与肢体的完美结合来打动人们的心。

(一)舞蹈动作外部形态的表现力

我们认识到,舞蹈动作是为舞蹈主题而服务的。有形的肢体艺术基本都是以形体动作为表现的手段,作为舞者内心必须要灵活,还要有非常好的身体协调性。学习和掌握不同风格的舞蹈动率。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往往体现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中,比如手关节,身体的方位,屈伸的程度每个动作之间的连贯,仔细体会角色,有意识的注意音乐节奏使丰富想象和舞蹈动作联系起来,让舞蹈本身静而有序的进行。

(二)民间舞内心情感表达的形式

没有任何一种舞蹈不需要情感的表达,而面部的表达,就是舞蹈的灵魂之处,学生在整个舞蹈过程中,面部表情要和舞蹈融为一体,为舞蹈做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只有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中表达舞蹈的中心思想才能做到形神兼备,万无一失。民族民间舞蹈这种丰厚的情感会通过独一无二体现特色的动作表现出来。

三、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对舞蹈演员的重要性

(一)民间舞教学的主要内容

中国民间舞包含了表演风格,各民族独具特色、多样化的舞蹈形式、不同风格、不同性质的舞蹈组合。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掌握舞蹈特点和提高艺术的鉴赏水平,学习民间舞蹈组合动作提高学生身体各关节的灵活度,同时锻炼四肢密切的配合,使舞蹈动作姿势达到协调配合,增强舞蹈表演的生动性。教师在选择组合应该选择我国民间舞方面影响力较大、经典性强、普及面广的舞蹈组合。其次是选择具有民族独特文化风格的,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表演中手、眼、身、法、步的配合,使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

(二)民间舞蹈的代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研究,中国民间舞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群重视。我国民间舞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和民族地域特征,所谓代表性就是各民族和地区艺人流派的典型性和民间、民族代表性。可以用藏族、朝鲜族、蒙古族等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三)民间舞蹈的训练性

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训练中,切身体验才能深入了解民间舞蹈的精髓。通过刻苦练习舞蹈基本功,让身体具有协调性、柔韧性、弹性及灵活性,最大限度地开发肢体的表现力,掌握和熟练舞蹈风格韵律及技术技巧,强化自身舞蹈艺术的感染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抒发,为了使完整刻画民间舞蹈形象,在民间舞教学过程中进行贯穿乐感和表现力训练,使学生通过适当的教材、正确的训练方法,学习我国民间舞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舞蹈感染力。

(四)民间舞蹈的系统性

在教材中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从简单到难、从基础组合到综合动律组合,从单一的舞蹈动律到较高的技术技巧和表现力,这样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构成具有系统性的舞蹈教学模式,舞蹈教材需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中国几千年舞蹈文化历史,给民间舞蹈提供了很多教学与创作的素材。在这些基础上还需要继续提炼加工和整理,才能让中国民间舞继续的传承。根据以上代表性、训练性、系统性是中国民间舞蹈的主要教学方法,因此选择正确、合理、适合学生的民间舞蹈教材,具有绝对的重要性。

四、结语

综合以上民间舞教学法,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每个组合的形体动态,除了可以提高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还可以加强四肢密切的配合,使舞蹈动作达到协调统一、动作姿势充满美感。中国民间舞通过以上教学法的训练,足够让学生在舞蹈的学习中心醉神怡、激动振奋。在精益求精中不断发展,由此足以展现中国民间舞蹈在舞蹈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1]李瑶细.中国民间舞教学规律与特点的探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作者单位:广州市黄埔区文化馆)

猜你喜欢

短句民间舞民间舞蹈
短句,让表达更丰富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外松内紧”的内涵与实践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短句—副词+谓语
短句—谓语+宾语
芭蕾基训对民间舞教学的影响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长句变短句方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