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情的哲理化:玄学派诗歌中奇喻意象的探究

2016-11-26彭钟哲

长江丛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邓恩玄学比喻

彭钟哲

感情的哲理化:玄学派诗歌中奇喻意象的探究

彭钟哲

17世纪的玄学派诗歌是在古典主义诗歌发展的同时所存在的与古典主义相对立的文学倾向,这类诗歌在18和19世纪默默无闻,但是在20世纪初逐渐受到推崇,诗歌中奇喻意象的巧妙使用与二十世纪诗人艾略特所提倡的诗歌应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的观点相一致。本文旨在以约翰·邓恩的《别离辞:莫悲伤》、安德鲁·马韦尔的《爱的定义》以及罗伯特·赫里克的《给少女们的忠告》为例,对玄学派诗歌里使感情哲理化的奇喻意象进行分析探究。

玄学派诗歌 奇喻 约翰·邓恩 安德鲁·马韦尔 罗伯特·赫里克

一、玄学派诗歌的由来与特点

玄学派诗歌这个称呼最早由英国诗人德莱顿在1693年提出来,当时这一称呼含有贬义,他认为以邓恩为代表的一些诗人“好弄玄学……爱情诗本应言情,他却用哲学的微妙的思辨,把女性们的头脑弄糊涂了”。18世纪的塞缪尔·约翰逊进一步作出说明,认为17世纪“涌现出一批可以称之为玄学派诗人的作家”,从而使这一术语广为流传。

以约翰·邓恩为代表玄学派诗人反对伊丽莎白时期爱情诗歌中浪漫主义的甜蜜软绵的风格,他们的说理辩论多于抒情,诗歌中所使用的比喻多新颖独特、意象深刻,摆脱了伊丽莎白时代樱桃般嘴唇、珍珠般牙齿之类俗套的比喻,无论其简洁还是深邃,都表现出了新奇诙谐、妙趣横生、令人惊奇的效果。“奇喻”原指“概念或意象,后来用作修辞术语表示令人惊奇的对比:即在两类截然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之间炮制出别出心裁的类比”,而塞缪尔·约翰逊把玄学派诗人的这种奇喻描绘成一种“机智”,认为其是“一种对立物之间的捏合;是把截然不同的意象结合在一起,或是从外表绝不相似的事物中发现玄妙的相似点”。玄学派诗歌多抒发诗人对人生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感受,还有对肉体情爱、死亡和宗教的沉思,善于分析,充满理性,正是采取独特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形式而与众不同,使抒发的感情哲理化,达到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二、约翰·邓恩《别离辞:莫悲伤》中黄金与圆规的奇喻意象

约翰·邓恩是英国玄学派诗歌的主要代表,而玄学派的技巧在《别离辞:莫悲伤》一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该诗是离别时分诗人赠给他所爱的女子的。根据沃尔顿的传记,作此诗是赠予其妻子安妮·邓恩,该诗的主题是赞颂男女恋人之间纯净的感情,认为他们之间的分离并不重要,反而是对彼此坚贞感情的体现。

从诗歌的第六节开始,诗人为达到感情的哲理化,很典型地采用了奇喻的艺术手段。第六节诗人引出了黄金的延伸这一奇喻,把他和妻子的爱情比作黄金,不同于其他金属,不会在分离的过程中破灭,只会延伸。诗人用洁净缥缈(airy)来形容他们的爱情,与第四节的世俗的(sublunary)爱情形成对比,突出了他们爱情的纯洁性。

最后三节描述了一个著名的玄学派诗歌的奇喻,诗人把圆规的双脚来比喻分离过程中的男女双方:

就还算两个吧,两个却是这样

和一副两脚规情况相同

你的灵魂是定脚,并不像

移动,另一脚一移,它也动

虽然它一直是坐在中心

可是另一个去海角天涯

它就侧了身,倾听八垠

那一个一回家,它马上挺腰

你对我就会这样子,我一生

像另外那一脚,得侧身打转

你坚定,我的圆圈才会准

我才会终结在开始的地点(21-36,卞之琳译)

最后三个诗节是分成三个层次的寓意,第一层论述圆规是相互牵连的,说明真实的分离是不可能的;第二层认为两脚分久必合,来说明分离只是暂时的;最后一层寓意是全诗最为关键的部分,诗人认为只有圆规的定脚坚定,另外一只脚才能画出完美的圆圈,以此来说明只有她的坚贞才能让诗人实现爱的团聚,这与我国宋朝时期秦观《鹊桥仙》中所写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一玄学的奇喻通过对爱情的富有哲理性思辨的描写,使诗人对妻子的关切、劝诫等复杂的心理和情绪形象地呈现了出来。

三、安德鲁·马韦尔《爱的定义》中平行线和斜线的奇喻意象

在马韦尔眼里,实现了婚姻的不一定有爱情可言,而没有实现婚姻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马韦尔对与爱情的看法与其感情经历有关,1650年至1652年,马韦尔在费尔法克斯将军家里给将军的女儿玛丽当家庭教师,马韦尔对玛丽产生了强烈的爱恋,然而由于两者的社会阶级差别太大,玛丽后来嫁给了白金汉公爵乔治·维利耶。马韦尔在诗中谴责了社会和命运的不公:“命运睁开好嫉妒的眼睛”,并且“发布铁的命令”,将相爱的两人驱逐到了“遥远的两极”。

该诗运用了奇喻的手法,主要体现在最后两节:

虚伪的爱恰似那条斜线

总能从各个角度致意问好

而我们的爱却是平行线

永远延伸,却绝不相交

因此,将我俩拴在一起的爱

遇上了命运在从中作梗

只能是精神的相互交缠

恍如两颗遥遥相对的星星(25-32,汪剑钊译)

第七节里“平行线”和“斜线”的比喻用得新颖贴切。诗人认为,以婚姻为结局的爱情是一种斜线,两条线尽管交叉,但难以持久,而他与玛丽的爱情尽管难以发生婚姻的交叉,但却是永远向前延伸的,这种永远延伸的“平行线”意象具有正直、平等、永恒的意义,体现了玄学派诗人独特的才智,最后一行的两颗星辰的比喻更是让这一爱情得以净化和升华。

四、罗伯特·赫里克《给少女们的忠告》中玫瑰与太阳的奇喻意象

尽管《给少女们的忠告》里所运用的比喻意象是常见的玫瑰与太阳,但是赫里克并非只是单纯地把玫瑰比作是美与爱情、太阳比作是希望与光明,而是经过一番思辨,通过玫瑰隔日枯萎、太阳日落西山的意象表达出韶光易逝,及时行乐的道理,因而体现了玄学派诗人的博学才智:

含苞的玫瑰,采摘要趁年少

时间老人一直在飞驰

今天,这朵花儿还满含着微笑

明天它就会枯萎而死

太阳,天庭的一盏灿烂的华灯

它越是朝着高处登攀

距离路程的终点也就越近

不久呀,便是沉落西山(1-8,汪剑钊译)

玫瑰的“采摘要趁年少”与我国唐代杜秋娘的《金缕衣》中“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鲜花作为比喻对象来表达时光易逝、及时行乐的道理。随后诗人又转移到太阳这个意象上来,这盏天庭的“华灯”,尽管灿烂辉煌,但是它越升越高的时候也意味着离日落时分越来越近。所以诗人认为青春年华转瞬即逝,在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里要爱惜时光、尽管去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否则只会待到玫瑰凋谢枯萎、朝阳日落西山之时空留遗憾。

这首诗歌不仅使人感受到时光的飞逝,还使人联想到死亡的逼近,从而突出了“及时行乐”的哲理性。

五、玄学派诗歌奇喻意象运用的意义与影响

根据吴笛的说法,玄学派诗歌最大的特色是“巧智”,即“能在异中见同,而且寓庄于谐的才智”,正是诗歌中大量奇喻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有了这种“巧智”(2011:78)。18世纪的古典主义讲求规范,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强调自然,因此标新立异和反传统的玄学派诗歌在18和19世纪受到冷落,但在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玄学派诗歌创作中的严肃性和哲理性,尤其是美裔英国诗人、批评家艾略特指出玄学派诗人把思想和情感统一起来,是统一的感受性的典范,他在其作品《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把傍晚比喻成“昏倒在桌子上的患者”就运用了玄学派诗歌奇喻的艺术手法。二十世纪后的批评家和诗人看到了玄学派诗歌中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思辨中的哲理性,越来越多的诗人借鉴这种奇喻的创作手法,玄学派诗歌也得以重新站在了文学的大舞台上。

[1]王佐良等主编.英国文学名篇选注[M].北京:商务印书局,1987.

[2]罗吉·福勒主编,袁德成译.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彭钟哲(1995-),湖南益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邓恩玄学比喻
澳小伙入境美国被关30小时
十个比喻 说透人生
比喻
买椟dú还珠
当代玄学报告之“解压”——YY嘛,谁不会啊
平衡
魏晋玄学对正统法制思想的影响
苦难真金
Parodies in Death and the Compass
白宫媒体主管争议声中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