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中日比较文学方法在日本古典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11-26陈锦清

长江丛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古典文学比较文学日语

陈锦清

略论中日比较文学方法在日本古典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陈锦清

本稿指出了在日本古典文学课程导入传中日比较文学方法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主要通过分析目前日本古典文学的教学现状,并尝试利用中日比较文学的方法来设计新型授课方式,以此探讨教学模式的新视角。

日本古典文学 中日比较文学 教学

一、问题所在

近年来的日本古典文学课程设这在日语专业,而国内的比较文学专业中的中日比较文学大多设在中文系,这就制约了日语系统的日本古典文学教学的发展空间。季羡林先生曾经赞叹说:比较文学已经日益成为一门“显学”。但是,由于比较文学并没有进入国家的教育体制,因此,比较文学教学还处在自发的状态,它基本上是学校和教师的个别行为,并非国家的规定。有的学校由于领导或教师的重视,就开展比较文学教学,如果无人提倡,那么也就无人过问。

时至今日,从理论上看中日比较文学俨然成为日本古典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中日比较文学依然徘徊在外国文学的课堂之外,比较的方法和意识没有真正渗透到日本古典文学教学中去。针对日本古典文学教学模式落后的现状,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将中日比较文学与日本古典文学的课堂很好结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外国文学教学效果,真正将中日比较文学纳入日本古典文学的教学课堂当中。

二、日本古典文学的教学现状

现在设有日本古典文学课程的高等院校并不多,而笔者任职的广东海洋大学该门课程设在大三第二学期,由于仅学过两年日语的学生对日本古典文学的了解非常少,最不乐观的是日语专业生当中对日本古典文学有兴趣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面临着日本古典语法这个无法忽视的障碍。因此,笔者在课堂上,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到更原汁原味的日本古典文学,更倾向于使用原文资料,而不是译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日本古典文学的课堂上,事先给学生讲授古典语法变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预备工作。而现实中,由于古典文学的课时比较少,课堂上的说法提出语法规则,所以老师一般按照语法书上的解释来授课,学生们也只是死记硬背的规则。因此,学生对古典日语的学习欲望是非常低的,更不用说在古典日语课上欣赏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原著了。

另外,国内的日本古典文学课的特征还有以下两个弊病。首先,课堂上倾向分类,或用语言的变化(例如,利用四层,二段活用、下二段活用、カリ活用、タリ活用等变化的规则、敬语,这样,助动词的方法,背下来。另外,几个日文文献中提取的片段背通过加强规则语法。一言以蔽之,上课的内容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古典语法,语法规则为中心。

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学日本古典知识时,不应该完全将古典语法和古典文学完全分离开来,而应把语法学习贯穿到文学学习当中去。而中国和日本由于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当然日本古典文学的发展也与中国密不可分。鉴于此,笔者尝试着以中日比较文学为切入点,主要选取日本古典文学中的和汉混交文以及日本汉文这两种文体的文学作品当作教学材料来授课。具体而言,课堂上采用了《和汉朗咏集》《日本灵异记》《今昔物语集》这三部作品,以中日比较的角度来讲述日本古典文学的“和习”特征。

三、如何将中日比较文学嵌入日本古典文学的课堂

那么,如何将中日比较文学嵌入日本古典文学的课堂中去呢?日语专业生能不能接受这种授课方式? 再考虑到当前教学种种条件的限制和教师的实际状况,这项工作能不能推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尝试了以下三种方法。

(一)寓文学研究于文化视野之中

在从事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作品的表面比较,如人物、情节、结构、语言文字等,即显性文化的部分,而应该注意挖掘隐性文化的层面。日本古典文学和中日比较文学在教学上有时面对的问题主要面对的是作品文本,而且是经过了翻译这一中介活动后的文本。无论我们的翻译水平何等高超,在翻译中总会遇到许多难以逾越的文化障碍,而这些障碍正是由于文化的“异质性”所造成的。就《和汉朗咏集》教学而言,不少学生除了面对《和汉朗咏集》中的汉诗外,几乎看不懂日本和歌的基本内容。笔者将和歌与汉诗对比的方式向学生做详细分析和解读。在课堂中,除了关心文学作品的内涵因素外,也讲解文学作品的历史文化脉络这种外缘因素,同时也注意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之间关系的梳理。

(二)运用课堂讲授、讲座、导修课和小组讨论等相结合的方式

如在教授《今昔物语集》中的日本,中国和印度这三个国家的佛教故事时,除了在课堂内介绍比较文学领域中各种不同的理论与方法外,还要从跨文化、跨国界、跨语言的角度,让学生了解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时也包括对各种不同文学间的关系、日本文学史中的主题思潮和运动、文学主题、形式和类型的演进、日本文学关系等有所了解;课间或课后又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和集体撰写研究报告等方式,让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批评方法,尝试在比较视野关照下,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来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以视觉图像为主的影视研究和多媒体教学

在讲解《日本灵异记》这部文学作品时,选取其中与中国《聊斋志异》等鬼怪故事相关的内容,通过视频教学,使得上课内容丰富多样,生动有趣,深受学生们的欢迎。这类软体化课程确实有其内在合理的积极一面,同时也符合当今中日比较文学研究发展的大潮,值得继续推广和借鉴。在视觉图像文本和文字文本的选用上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对那些实在的文字文本的阅读,特别是对一些基本原理性的著作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

综上所述,日本古典文学导入中日比较文学的教学特征有以下几点:(1)注重平行研究,主要体现在主题学、文类学、比较诗学方面的研究。(2)注重阐发研究,即用本民族文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去解释日本民族文学的理论和作品,它可能是理论对作品的阐发,也可能是理论与理论之间的相互阐发。(3)注重意识形态的分析;(4)注重作品的话语分析 特别是对日本作品的话语分析。与此相反,日语系统的中日比较文学则主要偏重影响研究与译介研究,这与研究者直接阅读日文资料与作品的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

四、结语

在日本古典文学教学中引入中日比较文学这种方法之后,笔者发现学生的思维拓展了,通过学习学生培养了自觉的比较意识和批判鉴别能力。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中日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法琢之能够研究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跨国或跨民族的流传和沿边,以及他们在不同作家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这种“比较”比非表面的类比和比附,而是站在中日文学的高度,将中日两个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联系起来做跨文化的比较,是开放,开阔,开拓的比较,避免了传统日本文学教学仅限于同类文体,相同主题,相似情节等的狭隘,封闭,保守的比较。

通过培养比较文学意识,引导学生用比较思维去观照世界,用更宏大的人文情怀去创造和感悟生活。尽管现有体制下的日本古典文学课程一定程度上融会了比较思维,如有的版本教材在单元的组合上已经显示出学科整合的倾向,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提升和更大范畴的比较文学视野。鉴于此,将日本古典文学与中日比较文学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日本古典文学课程中开拓比较文学视野,对于改进日语教学模式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杨金平.中国的日语教育现状及将来[J].国文学解释和鉴赏至文堂,2001.

[2]约翰·皮泽,刘洪涛,刘倩.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建构建设性的跨学科关系[J].中国比较文学,2011(03).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古典文学比较文学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更正说明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介绍
考研知识点之日本古典文学中色彩词的意象研究
国际汉学的传统与现代——第22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圆桌会议侧记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重要启事
日语国字的意义特征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