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析

2016-11-26伍先斌

中国国情国力 2016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儿童农村

◎伍先斌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析

◎伍先斌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涉及面广,需要擘肌分理,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权益侵害,突出表象在于心理层面,治本之策在于城乡统筹发展,逐步减少留守儿童直至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群体的消失。

留守儿童;解决路径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已经广泛进入国民视线,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简称《意见》),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案措施和长效机制。现实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涉及面广,需要我们擘肌分理,为保护好、培育好农村留守儿童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最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深层根源是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1.生存权面临威胁

表现在家庭监护和亲人照料缺位、人身安全失护和健康隐忧等方面。根据《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年)》,目前我国有多达921万的农村留守儿童一年都无法见到父母,他们由于脱离父母监护、享受不到家庭温暖而成为“事实孤儿”;同时,留守儿童在与父母人为分离的状态下,如果隔代家长或委托监护人又监护不力,特别是一旦出现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的情况,那么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着实堪忧。近些年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打架斗殴、意外伤亡、被拐骗、被性侵和被社会不法分子利用等情况屡有报道;再者,困难家庭的留守儿童在饮食、营养、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等方面境况都比较差,加上还要从事家务劳动以及管理农田、施肥和喷药等繁重的田间劳动,甚至有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按时接受各种预防性疫苗的比例也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其健康状况也存在很大隐忧。

2.发展权被削弱

表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不完整和不稳定。一是由于父母作为孩子天然老师的缺位,隔代家长精力不济且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欠缺,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塑造儿童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状况未实现根本改变,特别是城乡在户籍和教育政策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农村留守儿童随父母进城读书还是留乡读书的选择困难,其受教育过程又表现出不稳定的窘境。

3.受保护权被侵犯

表现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不受歧视、不受家庭暴力、不受酷刑、不受虐待和不受忽视等权利容易受到侵犯。现实中,有些成绩较差的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歧视,有些家长或隔代家长对不听话的留守孩子实施体罚或禁食,有些留守儿童的合理要求被家人忽视等,这些情况都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受保护权的脆弱性。

表层现象是心理问题最为突出

1.心理问题的负面影响

现实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表现多样,但是最突出的现象是心理障碍,其心理疾患甚于他们的物质贫困。根据2015年6月《为留守儿童守住一片天——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留守儿童消极情绪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群体中有46.0%感到烦躁、39.8%感到孤独、37.7%感到闷闷不乐,有19.7%的留守儿童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可以说,发生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的诸多不合群、自杀、犯罪和人身伤害等事件都有心理和情绪问题的阴影。

2.对策建议

(1)村(居)委会基层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跟踪。乡镇、村(居)委会基层应建立所辖区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尤其要对心理障碍严重的留守儿童进行及时跟踪和疏导。

(2)中小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开设心理教育课和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严重者进行针对性地心理矫正;学校要利用互联网为留守儿童建立亲情驿站,让他们能够定期与父母视频通话,沟通亲情;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有益活动让留守儿童体验社会、亲近自然,感受美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养成。

(3)营造浓厚的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动员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加入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队伍中来,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关爱氛围。共青团、妇联要配合学校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关工委要组织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和老模范)通过讲故事、讲历史等形式,帮助留守儿童树立自信心和感恩意识;社会志愿者可以组织与留守儿童的一对一心灵沟通活动,开展互动游戏,引导留守儿童打开心扉,正确面对困难。新闻媒体要发挥传递正能量的作用,电视台、广播电台和网络媒体要及时发掘少年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群体中勇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感恩孝顺父母和发奋努力学习的动人事迹,激发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治本之策是统筹城乡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群体出现以来,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积极开展了关爱保护工作,对促进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却不能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长期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路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让农民工及其未成年子女“留得住城”或者“回得了乡”,彻底根治父母与孩子时空分隔的窘迫境况。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各地要充分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大力推进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并深入挖掘农业各种功能,拉伸产业链条,以规模化、集约化和纵深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吸引一批农民留在农村,使他们能和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

2.落实人口城镇化要求,着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人口的城镇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要求,对于离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符合条件者应加快其融入城市完成市民化的进程,使他们能够平等地享受当地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使其有条件亲自监护照料子女;对于随迁的未成年人,应保证他们平等地享有在当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能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

3.落实好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当地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深挖和发展本地特色产业;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财政、金融的优惠政策或税费减免、手续简化等手段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当地人社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在创业就业政策宣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项目推介等方面积极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C913

A

10.13561/j.cnki.zggqgl.2016.10.011 ■ 编辑:马振东

猜你喜欢

心理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六·一”——我们过年啦!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