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文化中应注意的突出问题思考——以广东省东莞市镇村群众文化建设为例
2016-11-26黄惠伶
黄惠伶
基层群众文化中应注意的突出问题思考——以广东省东莞市镇村群众文化建设为例
黄惠伶
【摘 要】东莞作为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基层群众文化服务水平却与整体实力差距较大。本文挖掘镇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存在问题与诟病根源,提出“三个先行”的改变对策,寻求东莞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突破与长远发展。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 突出问题 思路 对策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资是文化生产力形成的根本”[1]文化建设是一项需要政府长期投入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以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名列全国地级市前茅的广东省东莞市为例,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缺意识、缺理念
东莞村组经济总体发达,但群众文化普遍存在欠账多、底子差的现象,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多处于基础硬件建设的初级阶段。在部分村组干部看来,群众文化建设可有可无,发不发展对农村经济没什么影响,正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文化建设关注度有限,安排时间不够、安排人员不到位。更有甚者,个别村组对于上级摊派下来的文化建设指标阳奉阴违,甚至出现抵制情绪。
对于乡镇一级的文化主管部门来说,在决策的理念上,往往出现极端化:如片面追求“高大全”的文化建设理念。所谓“高”,是指个别镇街在推行系统文化品牌工程的过程,部分项目为了寻找“噱头”,纷纷标榜“东莞第一”“广东第一”甚至“全国第一”的行为。所谓“大”,其实源于一种盲目攀比的错误观念。个别镇街文化部门认为,文化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必须与经济的地位相符合。如我镇的GDP名次比你镇靠前,那么我镇的文化建设水平就一定要比你镇高。于是文化广场一个建得比一个大,图书馆一个建得比一个豪,基层群众的实际参与和使用率严重不足。所谓“全”,是指个别镇街各自为政,没有按照全市基层群众建设的统一部署,妄图建设各镇自己的文化体系。有些镇街脱离全市一张网布局,相邻镇街从过去的文化互补关系演变成了文化竞争关系,通过各自建设一大批功能重复的文化硬件设施和性质相似的文化品牌。看似造就了区域文化建设的繁荣,实际上却造成了资源极大浪费。
二、缺投入、缺人才
“文化属性很难脱离总的工商环境和社会体制的影响”。目前,东莞镇街一级政府对文化的资金投入,约占镇街财政收入的1%,经济越富裕的镇街,对文化投入的比例越高。东莞各镇街的文化主管部门,主要为文化服务中心或文化广播电视新闻中心。以东莞近800万人口的基数来算,每个镇平均人口超过20万,但这些文化部门的编制数,往往不过20人左右的规模。由此可见,文化干部职工和全市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10000,开展文化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三、缺品牌、缺创新
早在2003年,东莞就颁布了《关于建设文化新城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镇街一品牌”的文化战略构想。十多年过去了,东莞各镇街在文化品牌建设方面确实短暂性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莞城街道的“文化周末”,寮步的“香市文化”,桥头的“荷文化”、樟木头的“拥军文化”等,一度在全省,甚至全国媒体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这些文化品牌多数是个镇街各自为政的产物,多处于各行其是的“放鸭子”状态,文化品牌看似众多,节庆繁荣,几乎一镇一节,一镇一品牌,但往往繁星点点,缺乏明目,而且辐射面往往限于本镇、至多是市内部分镇街片区,难以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端品牌。
四、思路与对策
作为一个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对于基层群众文化中应注意的突出问题,本人认为,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三个先行:
一是顶层设计先行,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东莞的文化品牌理应放在市级层面重点统筹规划决策,再由各镇街负责实施。例如:东莞的篮球文化品牌牵涉到宏远、新世纪等多个俱乐部,南城、大朗、塘厦等各个镇街。没有市级层面牵头,难有大作为。通过全市“一盘棋”,尽快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各镇街文化建设形成互补关系,共存共荣,共同发展。
二是群众路线先行,回归文化惠民本质。东莞应该适当淘汰一批没有真正惠及群众的文化项目,增加一批面向群众、惠及群众的文化项目。同时,除了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还有提高群众的决策权、发言权和评价权。文艺工作重在掌握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提供更受群众欢迎和喜爱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是创新机制先行,提升文化队伍活力。“在文化事业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人才问题成为重中之重。”[2]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投入,特别是提高一线文化工作者的待遇让他们工作、生活得更有尊严。另一方面,要细化文化工作者的考评制度,形成一套与升迁、收入挂钩的考评机制,让文化工作者看到前景,从而彻底改变千人一套待遇标准,“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现象,提升文化队伍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4.
作者简介:[2]陈少峰.文化产业读本[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143.黄惠伶 (1987-),女,广东东莞人,汉族,本科,东莞市东城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群众文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