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融合的方式探讨
2016-11-26陈贞伊朱方长
陈贞伊朱方长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融合的方式探讨
陈贞伊1朱方长2
【摘 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融合的基本方式包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建设生态文明制度;继承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精髓,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发展生态伦理思想,确立生态基本原则、道德目标、行为规范,培育生态文化,并以此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融合过程中需要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解,对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实现现代化转换,将融合成果转化为社会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传统文化 生态文明 融合 方式
一、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基础的融合融合方式
(一)继承并发展持续发展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考察,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在关于“人要爱护自然,不要破坏自然”、“人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和谐相处”、“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按规律办事”的思想生动体现出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特别是马克思在《资本论》明确指出,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占有和利用自然,就要善待和养护它,在生产物质资料的同时也要再生产自然界,使自然得以持续发展,让便子孙后代能持续利用。
1989年,邓小平根据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构成的矛盾,提出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能够持续、有后劲”。[1]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2]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并把可持续发展写入了代表大会报告。此外,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资源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3]此后,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观点,习主席执政后,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多次强调“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二)继承并发展生态文明制度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用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科学分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提出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构建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在这个制度下对自然资源、能源的索取与耗费是有节制的、符合人类社会长远发展利益的,劳动也不只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生活的第一需要,成为人的价值体现,是人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的现实途径。
我国早在1979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则通过《环境保护法(试行)》,从法律层面上首次确立了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基本环境权利和义务,在法律的层次上确立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方针,建立了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构建了环保法制的基本框架,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原则和制度。此后,又陆续颁布《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水法》等法律,以法律划出人们生产生活中与自然关系的界限。十八大报告中重点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制度是根本保障,只有制定完备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去落实生态文明的各种具体要求,通过制度去规范人的各种可能影响环境的行为,协调人类各种利益,才能保护生态环境。
二、继承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精华
(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天人合一”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原则。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强调人对于“天”也就是大自然,要有敬畏之心。道家主张无为,不是说无所事事,而是要求节制欲念,不做超越自然法则的违规之事。释家则把人看作世间万物中平等的一员,把不杀生当作修身的重要信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等生态观,无论是儒、道或释,都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环保工作方针。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强调要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环境保护是重大民生问题、探索环境保护新路等新思想新举措。十八大以来把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写入代表大会报告。此后,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引领着中国发展迈向新境界。
(二)继承了生态伦理思想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中所蕴含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概括为三方面,一是尊重生命的生态基本原则,“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二是“参赞化育”的生态道德目标,明天地生生之理,识天地生物之机,故而参赞万物;三是“以时禁发”的生态行为规范,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用也,斧斤以时人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取之有时,用之有度。在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激辩中,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为两者的和解提供了一个出口。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三)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中上古舜治天下,设九官,其中“虞”掌管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等有关资源和环境的事宜。在周代,朝廷分设山虞、川衡、林衡、泽虞四个部门来加以管理。秦汉时改设“少府”,三国以后又恢复“虞官”,唐宋明清历代朝廷均设“虞衡司”或“虞部”。可见中国历朝对于环境资源都是十分重视的,这既是出于物产之考虑,也是基于“天人合一”的敬畏之心。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追求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忽略环境的承载能力,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自然资源消耗严重,出现森林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风沙严重、气候异常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包括伏季休渔、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涵养水源等措施,从单方面追求经济高速发展转变为追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不再把经济与环境放在对立面,在充分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三、利用两者相通之处进行融合的方式
意识到两种思想的异质性是融合之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是异质文化,产生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涵与外延也存在巨大差异。在文化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属于西方文化,具有科学性、辩证性、实践性;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则是抽象的、朴素的。在时代性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体察与思考,基于资本主义逻辑剖析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源于古代的中国,具有其保守型。
两种思想在核心观点上的一致性是融合关键。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虽为外来文化,又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存在差异性,但两者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上、哲学层面上以及社会理想上的思想是相通的。在人与自然关系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认为应该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的统一,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两者都把“人”放在核心位置,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到儒家的人本主义,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在哲学层面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在辩证法与唯物论方面是相通的,在社会理想方面,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两个和解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制度构想,儒家则提出了大同社会的制度构想,两者皆是以人为中心、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制度。两种思想虽然在具体阐述上有区别,但其根本精神与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和制度体系,体现了战略性、综合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意见强调,无论是政府、企业或个人,都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建设者,生产、生活过程中都应该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四、融合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需要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解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融合中,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融合的基本保证。在融合过程中有质疑马克思主义是否存在生态文明观的声音,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著作,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构想,在其著作中并没有明确出现过“生态文明”字眼。必须看到的是,马克思主义著作中虽然没有明确阐释“生态文明”字面意义,但其立场、观点、逻辑在揭露了资本主义运作本质的同时,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观点。此外,有声音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将人类的利益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尺度,是反生态文明的。实则不然,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这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诸如此类,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片面的、绝对化的解读,没有用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对待事物,本身就是与马克思主义相背离的。只有深入理解马克思主意生态文明观,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高度来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为生态问题寻求到真正的病因与治疗方案。
(二)需要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实现现代化转换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产生于中国古代,是农耕文化下的产物,它既有创新适变的一面,又有消极守旧的一面。在从中汲取营养的同时不可回避其局限性,要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在思维方式上,张岱年先生认为“天人合一”所体现出来的有机整体思维方式,一方面要肯定它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某种真实反映,也要看到其缺乏分析思维的笼统和模糊是不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要正确地认识和宣传“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意义,不要把它与分析思维、现代克己发展绝对对立起来,而是要把二者统一起来,以发现现代科技为手段,创造更美好的“人化自然”,争取达到人鱼自然和谐共存的高级境界。[4]在生态伦理上,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认为万物平等,但中国自古以来就重人伦,传统生态思想也不例外,伦理至上导致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道德与制度并行。此外,中国传统思想中对善的观念过于狭隘,今天应对它加以扩展,凡是维护生命、完善生命和发展生命的行为都是善的。任何生物的关系应是一种特别密切的、相互感激的关系。[5]可以看出,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三)需要融合成果转化为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总结又形成新的理论。融合的结果在于指导社会实践,理论的作用亦在于指导社
会实践同时推进社会进步。目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融合更多的是理论上的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得到阶段性的理论成果,而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接受,需要具可操作性的设计,更需要坚决彻底的执行。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6]理论要抓住人这个根本,理论本身必须是科学的,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然而,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实践过程中,部分经济落后的地方以生态位代价发展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势必会触动部分地方、企业、个人的利益,这导致了融合成果转化力度有限且进展缓慢。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2.
[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79.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0.
[4]方克立.“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J].2003(04).
[5]刘湘溶,李永清.生态伦理学初探[J].求索,1991(01).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1.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简介:陈贞伊(1991-),女,汉族,湖南常德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研究生;朱方长(1963-),男,汉族,湖南津市人,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点领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