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述评
2016-11-26陈琳琳
陈琳琳
《全球通史》述评
陈琳琳
【摘 要】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用整体观来描述世界历史,以“全球史观”这种新的历史研究理论来论述地球上已存的各民族和各种文化间的互动通过比较等方法来观察人类居住的各个地区的社会制度与文化交流。该书关于“全球史观”的论述具有发凡起例的作用。
【关键词】全球通史 全球史观 中国史
一、关于文中的全球史观
《全球通史》迄今为止在史学界地位举足轻重。在西方对世界历史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出现,但是直至二战以后以全球视野来看待历史的这种兴趣才被重拾,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1]、韦尔斯的《世界史纲》[2]、汤因比的多卷本《历史研究》[3]、麦克尼尔的《世界历史》[4]。虽然在全球史观的研究方面,很多学者都做了不同的努力,斯塔夫里阿诺斯和麦克尼尔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就指出,该书旨在对全球的研究而非局限于局部地区的局部历史;在结合人类学的基础上,该书用站在。斯氏把世界历史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部分。在论述1500年以前主要论述这一时期中人类各部分相互影响的详细情况,1500年以后,由于交通四会五达,通讯联系加强,人类愈来愈集中。斯氏的全球史观体系吸纳汤因比的“文明模式论”,以文明为基础单位并载以各种文明的发展类型及特征,用比较法得出历史的“特殊性”、“变异性”和“传统性”的结论。虽然以全球观点看世界的论述上斯塔夫里竭力想要摆脱“西欧中心论”却不可避免的陷入该论的泥沼。例如在评价1500的世界时,斯氏认为:欧亚大陆在15世纪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给整个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活力源泉,并引领当时的扩张潮流,而东方古国却仍在敝帚自珍。这种看法相对来说客观但是也不免落入俗套。斯氏自己也承认在写作的时候,已经尽量避免个人偏见。西方学者也察觉到了“全球史观”中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对于研究世界历史的学者,想要逃脱民族优越感的桎梏似乎非常困难。无论是何种研究模式,模式建构者始终从属于某种文化,这种文化已经深入骨髓无法挣脱。所以斯塔夫里在书中不可避免的透露出强烈的民族情结。我们或许无法说《全球通史》是一部“天衣无缝”的经典之作,但是它所带来的研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所采用的全球史观的研究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
二、关于文中对中国史的研究
《全球通史》中描述中国史的部分,同样倡导用全球性的视野下认识中国史。斯氏用全球宏观角度研究中国史时,运用了大量的比较史学的方法,通过多种层次、多种因素的纵横历史比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前存在的对中国史的偏见,较客观的论述了中国历史对世界历史所做的贡献。在提到中国文明时斯氏认为,中国文明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特性,其统一性和连续性是同为东方古文明的印度文明不能相比的。中国历史上不乏游牧民族入侵,更甚于取正统而代之。究其原因,斯塔夫里认为,中国地理位置特殊,除了西北方向以外其他都较封闭,而入侵的文化较单一容易被同化。其次是中国政治统一,不存在各个分裂的王国。再次,中国有一个通过考试而产生官僚的科举体系保证了政治的稳定并充分肯定了儒家思想(在文中作者称为儒教)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其四,中国在秦以后文字的统一(文中侧重于书写)。文字统一有利于文化的统一,这就相对加强了整个地区的联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斯氏在文中也有对中国历史理解不全面的方面,并且《全球通史》还深受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作者在书中有关于“历史颠覆马克思主义”之类的论调,就体现了意识形态的渗透。在对于历史著作《史记》的叙述中斯氏认为这种史料汇编的,这从侧面也能看出斯氏无法摆脱“西欧中心论”的沉珂。
三、关于文中“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斯塔夫里《全球通史》的中译本,原版与修订版目录明显不同。在北京大学出版社版本的目录中每一编后增加了“历史对今天的启示”这一章。这一章的增添主要是作者分析历史事件对现今的影响。除了书中无法避免的西欧中心论以外最备受争议还有作者在书中流露出的“现世主义”。麦克尼尔就《全球通史》提过,斯塔夫里主要关注文明形态而对文明中的艺术、宗教等描写过于简略,缺乏全面视野。比如在文中对于后世有重要意义的科学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战争因素在文中篇幅过重,而宗教、文化、艺术只是夹杂其中成为附属。在论述“温带文明时期”时,描述到古代各族群生活离不开神明,无论是当时人们的吃穿住行都有神明的记号,而当时最辉煌的建筑不一而同的都是神坛或神庙。斯氏在论述这一阶段的时候,把内容重心放在与现世联系密切的生产技术方面,而在神灵方面涉及文化领域只是泛泛而论。新添加的“历史对今天的启示”这一章也众说纷纭。关于其中对现世的牵连也被提及。作者把史实变成了为思考现世问题而到历史中寻找史论,此目的毫无疑问的会影响作者对历史事实的客观理解和评价。可是,本书的成功之处也恰恰源自它强烈而深刻的现实感,其中对欧亚大陆诸古代文明和古典文明不同命运的宏观思考,对人性善恶本质的哲学分析,对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的辩证评价把读者引入到了一种求索的境界,了解历史除了要了解历史本身以外也要把握历史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历史研究中首先要掌握历史因果研究,历史上发生的巨大变革不可置否的关系着后世的历史走向。历史与现世的内在联系要求历史编纂者和研究者一方面要认清现实世界与历史的差别,另一方面要求突破时空的桎梏,把他们联系起来。在“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中”斯氏分析历史与现世认为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文化圈”由分散逐步成为一个整体,在物质进步的同时,人类精神文明却举步不前。这种不乐观的态度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现代人类似乎更注重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在文化传承等方面大家都兴趣缺乏。虽然斯氏对现在世界的现状态度不乐观。但是针对未来世界斯氏似乎抱有极大幻想。他在书中总结到,未来世界的发展走向并不是命定的,世界的发展将由整个人类决定。在后记“我们的黄金时代”中,斯氏表达了另一个担忧,现在世界的存在模式实际上是欧洲变革发展后逐步扩展并最后成为全球霸主的产物,同时这种扩张所产生的蝴蝶效应,这种现状迄今为止无法。斯塔夫里,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正处在危险重重并惊心动魄的现状给出了答案,我们之所以如此的被动以及茫然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我们迄今为止还没适应这种变革带来的物质发展,工业革命改变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轨迹,人类在面对新鲜事物的事物同时面临着新的挑战。
四、结语
虽然无论在中国学术界还是外国学术界对《全球通史》褒贬不一,它所具有“现世主义”和“西欧中心论”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对于斯氏竭力打破“西欧中心论”的努力也持肯定态度,但是我们不难看到书中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错误,在以全球视野研究世界史同时忽视了历史进步的内在条件,忽视了生产力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以文明为单位阐述历史时却无法摆脱“地缘政治”,其中对于“西方历史的独特性”极尽赞美之词,无法摆脱“西欧中心论”的沉珂,对于其中对中国史的论述也非常片面,乃至很多中国学者对此很不以为然。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忽视《全球通史》带给我们的更加深刻的意义,文中对于“人推动历史进步”这一说法持肯定态度,斯氏认为人类在地球上的杰出性在于其创造力,对命运的反抗使整个人类独立存在于自然界中。这也契合了马克思主义中人的主体地位的论述。对于斯氏的《全球通史》我们应该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肯定它的价值,也应同时看到书中的不足,这对于建立我们自己的历史观和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研究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2]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世界史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历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陈琳琳(1992-),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历史学硕士,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