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共产党

2016-11-26孙家荣

长江丛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孙家荣 王 衡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共产党

孙家荣王衡

【摘 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党战胜各种困难、风险与挑战的信心、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只有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才会真正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中央的信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灵魂,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目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信仰 中国共产党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党始终保持夺取胜利的坚强信心

信仰是主体对具有最高价值的对象的坚信不疑和自觉追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建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的指导思想,它为我们党提供了科学思想理论、崇高理想信念和正确政治方向。在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政治信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信仰,使中国人对自己,对自己的事业,对国家的发展前途充满了信心,精神面貌为之一变。

(一)马克思主义提供的崇高理想信念和政治目标使党始终保持胜利的坚强信心

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奋斗和胜利都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石之上。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性揭示为基础,形成了科学的宇宙观和历史观,为人们描绘和设计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美好蓝图,是科学的、现实的、崇高的、积极的信仰。它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依据现实又超越现实,实现了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为自觉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现实的政治目标。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二)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正确前进方向和政治立场使党始终保持胜利的坚强信心

信仰是“灯塔”,是事业的定向和引领,是旗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强大思想武器,掌握了这样的武器,中国共产党人就站得高、看得远、方向明,“不畏浮云遮望眼”;马克思主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指引党在复杂恶劣环境下排除错误思想干扰,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明辨是非、立场坚定、意志坚强、行动自觉;马克思主义坚定了党的立场,使铁的纪律成为自觉的纪律,形成全党钢铁般的团结,凝聚起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信心是勇气的来源、意志的基座。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精神支柱的中国共产党人把社会美好、人民幸福作为政治追求,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追求不仅使党对事业充满信心、赤胆忠心和豪迈情怀,更使党在奋斗中始终保持了高度的自觉性、强烈的自制性和持久的坚韧性,任何艰难困苦和风险挑战都难不倒中国共产党人。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党不断增长夺取胜利的优秀智慧

肩负着历史重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不断增长优秀智慧才能不孚众望。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使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理论的武装下,形成了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群众、对待自己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不断增长着一个先进政党的政治智慧,积累和积淀着智慧和精神的力量。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党善于坚持真理增长理论智慧

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使中国共产党最智慧地把握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和任务。在1840年到1919年的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始终没能完成历史任务,直至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理论武器。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不仅认清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即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更认识了两大任务与振兴中华的历史主题的辩证关系。这就使中国共产党克服了近代中国各个阶级和政党的局限性,从战略上把握和规划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并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有了清醒的认识,因而能够历尽艰险而不畏惧,饱尝磨难而不退缩,面临挑战决不屈服,追求真理永不放弃,不断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胜利。

另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使中国共产党智慧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则,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与特定国家民族的历史与现实结合,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成熟而智慧的政党对待指导思想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望远镜和显微镜”研究分析中国问题,积极投身到现实斗争中,有的放矢,充分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坚持和运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创造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党成为理论上成熟,指导思想十分明确,信仰共产主义坚定不移,组织纪律十分严密的政党。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党善于总结群众创造增长实践智慧

马克思主义与先前一切理论体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才枝繁叶茂、大树参天。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尊重群众的实践创造。邓小平早就指出,“党的领导就是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这就是实践的观点和方法。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最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最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实践中的创造,因而在各种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变革中,显示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胜利的政治智慧。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党善于纠正自身错误增长历史智慧

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任何个人、团体或政党都可能犯错误,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但党总能正确面对,勇于正视和公开揭露错误,勇敢地承认错误,深刻地认识错误,坚决地纠正错误,及时拨正历史航向。马克思主义为党在实践探索中纠正错误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中国共产党又善于学习,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因而使每一次错误及其带来的挫折都成为党重新跃升的台阶,每一次纠正错误都成为党跨入新阶段创造新辉煌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不断纠正自身错误中增长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智慧的。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奋斗使我们坚信:一个把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不断增长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历史智慧的党是战无不胜的党,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的党。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党始终拥有夺取胜利的强大力量

信仰总是建构在对真理的坚信、对价值的认同以及感情的融入基础上,因而具有整合力量、振奋精神、集聚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功能。中国共产党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为中国人民树立起统一思想、汇聚力量的旗帜,构建了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的精神支柱,最大限度地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战胜了各种困苦和风险。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其思想理论的力量便转化成为实践活动的物质力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把党造就成为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马克思主义信仰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对事业的忠诚品格,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为国为民的基座,使党成为高尚而智慧的强大集体,成为凝聚力量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为人民的价值追求而奋斗,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成为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使中国共产党能够立足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着眼中华民族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放眼人类文明进步的未来,表现出临危不惧、临变不乱、乐观自信的大勇气,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大智慧,放眼世界、包容万象的大襟怀,关心天下众生、为人民服务的大情怀。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成为中国人民最可信赖的领导核心。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党凝聚了最强大的人民力量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智慧源泉,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动员起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大军,这是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大国,如果缺乏思想上的统一,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就会陷入一盘散沙的局面,就谈不上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近代中国历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信仰的相对稳定性,使得处于信仰状态的主体往往选择上高度趋同,思想上信心倍增,行动上积极主动,人们的热情就会为共同的事业发生汇聚作用而互相激励和不断增强,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奉为信仰并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于广大中国人民,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政治信仰,从而赢得了最广大的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无数志士仁人苦苦探索救国图强真理,但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始终没有摆脱贫穷和屈辱的命运,只有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不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还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之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闯过了苏东剧变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裁关、亚洲金融风暴关等等,使社会主义中国以勃勃生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党经受了严峻挑战和种种考验,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形势。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支撑下,党满怀信心、不畏艰难、勇于负责、甘于奉献,带领人民渡难关、创辉煌。

在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介条件,是推动社会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驱动力,是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的内在凝聚力。只有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才会真正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中央的信赖。信仰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要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火箭军工程大学理学院文学与历史教研室)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总结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光辉历史得到的基本认识,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才使党始终保持了兴旺发达的发展活力、无往不胜的勃勃生机和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良好状态。这是党战胜各种困难、风险与挑战的信心、智慧和力量的源泉。

猜你喜欢

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信仰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