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地区的外经贸体制创新对策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体制创新

程 宁



武汉地区的外经贸体制创新对策

程宁

【摘 要】加快创新外贸经济体制和机制是新形势下实现外向型经济发展重要举措。武汉地区如何在外贸经济体制中实现创新,是其提升自身对外开放水平的需求。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对武汉地区的外贸经济体制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武汉地区 外经贸易 体制创新

近几年武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投资贸易环境实行了大力改善和提升,实现了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展,对外开放的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武汉市在2007年有着217个新批外商投资项目,产生了37.07亿美元的合同外资,共有1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武汉投资,项目数量为18个,其中涉及的企业有星巴克、富士康、阿尔法、摩根斯坦利等。

在未来的几年中武汉将会更加适应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迅速实现对国际化潮流的融入,这一时期是武汉成为国际化城市打基础的重要时机。加快外经贸易的创新策略发展体制和机制,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对武汉本地企业“走出去”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

一、武汉市对外经贸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宏观方面政府的运作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改革。国有专业对外贸易公司在过去主要是为了保证国家用汇的历史产物,政府对其直接进行管理。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下,政府必须彻底转变自身的职能,将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进一步发挥政府在经济体制的转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产生宏观调控的作用。

武汉市的外贸整体水平较低,且适应和应变能力较差,在总量上看,贸易的依存度同全国水平相比仍旧较低,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大,通过对选取的11个城市的横向比较来看,武汉市的三资企业并没有在城市的出口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自营企业进出口企业发展十分缓慢。[1]

武汉市的外贸企业体制改革仍旧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国有外贸企业中政企不分和条块分割的格局仍旧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专业的外贸公司中比较缺乏技术的创新和市场的开拓意识,经营管理十分落后,部分企业存在严重负债和牵扯不同程度的官司等状况,社会负担较重。

外贸企业经营中的多种弊端,出口商品的结构不合理,其中中低档的初级加工产品和附加值不高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品出口较多,产品的种类十分和市场较为集中,对国际市场波动比较敏感,且多数外贸企业的规模较小,经营方式较为单一,在与跨国企业的抗衡中能力较差。

二、武汉地区外经贸易体制创新对策

(一)优化资源环境,降低商务成本

完善重大外资项目建设,制定外资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协调并解决企业建设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强化外商投资联合办公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对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等进行完善,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城市土地、房屋、能源和水务价格信息进行公示,并建立方便快捷的审批管理环节和内容以及时限等,对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进行提升,实现外商投资企业成本的降低,为外商投资建立良好的环境。

(二)创新招商引资体制和机制,实现外资最大化利用

以外资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对全市各级的开发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优化外资区域的整体布局,通过产业特色吸引外资在武汉市的投入,壮大外资产业,实现主导产业集中模式,实现产业层次的清晰化,实现外资产业聚集区之间的相互补充和促进。建立企业间的联动机制,利用我市良好的产业链和产业配套等优势等对外进行招商,对沌口汽车产业基地、阳逻、东西湖物流产业基地等进行重点建设,同时加快各个产业园区的建设。[2]

引进外资的同时也要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引进资金和智力资源,重视人才、科学技术和管理实践经验经验的同时引进,积极鼓励外资企业开展技术培训,促进其实施人才的本地化战略,实现外资企业人才和技术溢出的效应。

(三)对大关口体制进行创新,突出武汉口岸城市功能

武汉市要抓住国家和省市加快建设市交通和物流枢纽的机遇,提高武汉关口在全国和全世界的辐射和通达范围,实现口岸开放对地方经济产生促进和支持,逐渐将武汉的港口逐建造成长江中上游大型的集装箱转运地。同时还要抓住武汉市成为民航运输试点这一重要机遇,建立国际化的空中交通网络,争取各种直通重要国家和城市的空中航线的开通。

(四)积极鼓励武汉市具有强大实力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武汉市政府要落实国务院颁布关于外商投资意见的重要文件,在多方面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进更多有实力和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将这些企业成熟的生产能力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为我国的产业化机构调整创造有利空间。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国外建立自己的工业园区,制定相应的政策并鼓励企业到海外的科学研发和设计中心学习,实现企自主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逐渐培育武汉市的跨国企业成长。扩大对境外资源的开放与对外贸易,将工程的承包和投资进行结合,形成相互促进的机制,创新和健全企业的发展体系,激励具有实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在国外开展工程承包、境外投资和劳务外派等多种业务。充分发挥大桥局、南车和华中电力等企业在国际工程项目中承包的技术和品牌优势,为中小企业做好模范带头,加快我市企业在东南亚乃至世界经济市场的辐射范围。优化对外的承包工程和劳动合作,激励企业建立做强做大的目标,鼓励龙头企业对大规模和高技术含量的项目进行承包;加快对(外

派还是海外?)劳务的培训和建设,建立医务人员、软件工程等海外劳务派遣。[3]

帮助武汉企业建立走出去所需要的电子商务网络,在网络上发布各种国外承包、劳务外派等信息,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和舆论效应,综合使用传播手段,例如开新闻发布会、开通互联网、组织电视节目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宣传“走出去”政策措施,对典型的成功走出去的企业进行大力宣传。同时结合工商和公安部门开展外派劳动市场专项治理,对非法中介等进行坚决打击,维护市场秩序,对外派劳务和遵法守法的企业进行维护。

(五)更新招商模式,建立武汉产业园区

加大对武汉东湖和吴家山等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同时要指导开发区实现其主要功能,积极开展各种园区招商活动,推进不同国家新兴产业园区的建设,为外资企业的重点产业园区的聚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先进制造业进行引进,重点引进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光电子、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跨国公司。对武汉开发区联合汽车产业的招商会,东湖开发区联合中国光谷招商会等举办专题招商活动。

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将我市建设为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突出武汉市服务产业发展优势,对银行、证券、地产和现代物流产业等服务贸易著名企业和机构的投资进行引进,鼓励和引导跨国贸易知名企业在武汉的投资,鼓励和引导国外跨国企业在武汉开展服务外包事务。[4]

对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进行研究,鼓励跨国公司在武汉设立研发基地,促进武汉经济的发展。抓住国际和国内产业优化重组的重要机遇,推动武汉企业对国际知名企业的并购,重点引导外资参与国企改革和民企改革的城市基础建设。推出国有结合民营的并购项目合作,实现武汉基础建设资产量大、质优等优势,对城市燃气和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项目建设进行详细的策划,研究传统和现代合作方式,加大国际投资者在汉的投资力度。

三、结语

本文对武汉市的外经贸易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中得知武汉的招商引资方式仍旧比较传统,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对国家的相关政策没有进行良好的应用。对此笔者对武汉地区外经贸易体制创新的策略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武汉市的外经贸易产生积极的推动。

参考文献:

[1]邹宇.创新外经贸体制加快武汉对外开放[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47~50.

[2]朱晖.武汉市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创新及科技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2006.

[3]李渊.首届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改革创新发展研讨会暨武汉地区勘察设计行业第五届院长论坛 勘察设计行业改制进入深水区——难点与对策分析[J].武汉勘察设计,2013(06).

[4]黄涛.从科研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探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对策[J].第八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2013, 34(1):27~31.

(作者单位:武汉华科大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体制创新
经济下行对沈阳中高级人才需求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创新改革研究
关于我国财政与税收体制创新应用的探讨
协同治理: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参照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创新研究
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如何“既见物又见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体制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