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对沈阳中高级人才需求的影响及对策
2017-01-16胡常俊
【摘 要】人才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东北振兴看辽宁,辽宁振兴看沈阳,在当前东北经济增速乏力情况下,建立一支与振兴沈阳相适应的中高级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本文采用调查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市408家企业中高级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沈阳市人才需求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中高级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创新
一、中高级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1.学历需求结构失衡。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具有国外学位人才需求总数79人,占总数的1.74%;包括博士10人,占总数的0.22%;硕士26人,占总数的0.57%;学士及以下43人,占总数的0.95%。国内学位人才需求总数4463人,占需求总数的98.3%。其中博士44人,占需求总数的0.97%;硕士307人,占需求总数的6.76%,学士及以下4112人,占需求总数的90.53%。对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仅占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总数的8.5%,其中对“海归”硕士和博士的需求仅占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总数的0.79%。而对本科及以下学历人才需求却占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总数的90.53%。从职称层次上看,高级职称需求120人,占人才需求总数的2.64%;中级职称需求434人,占人才需求总数的9.56%,初级及以下需求3671人,占人才需求总数的80.82%。对中级以上职称人员的需求占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总数的12.2%。反映企事业单位对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引进并不“热衷”,人才需求以低学历、低职称为主,学历需求结构失衡。这种失衡的结果可能造成高科技人才短缺,中高级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对未来企业转型发展不利,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落入技术落后、市场竞争乏力、经济效益低落、引进人才困难等恶性循环的局面。
2.高端人才储备不足。计算机、通讯电子、机械工程、建筑地产等行业需要大量的工程师、工程管理工程师等中高级人才,如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很多企业高薪揽才,虚位以待,但像机器人控制系统高级工程师、研发设计工程师却“乏人问津”。沈阳是工业大市,肩负着新一轮东北振兴中“当先锋打头阵”的重任,但中高级工业技能人才“有价无市”,人才资源不足,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人才缺口巨大,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中高级人才外流致使企业人才的接续性断层;二是由于年龄结构老化等原因导致人才的自然性损失。此外,由于用人单位普遍缺乏“有备无患和未雨绸缪”的人才储备战略意识,加上受经济形势下行趋势影响,致使高级人才后备力量得不到及时救援,企业需求统计上来了,不能够及时补充,造成中高级人才资源与发展脱节。
3.人才激励机制亟待健全。许多被调查的用人单位人才观念不够开放,思想比较保守,没有树立起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兴则企业兴、人才强则企业强的观念,没有形成人才意识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人才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不健全,各类人才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沈阳市平均工资水平低于大多数沿海城市,且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在人才竞争、激励机制上比较完善,对比沈阳市有着更强吸引力和竞争力,这也是客观造成沈阳市人才外流比较严重的原因。沈阳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人才对城市的归属感。
二、中高级人才引进的对策及建议
1.以企业为主体,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以打造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重点,引导企业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相关部门要定期向社会发布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科目指南,指导专业技术人员优化知识结构和更新知识。企业通过在岗培训、境内外短期进修、学习考察等方式,有计划的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有一定发展潜力、对企业有深厚感情的年轻人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类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活动,引导他们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培养、储备一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强化岗位培训,组织技术革新和攻关,开展名师带高徒,在关键岗位、工序设立“首席技师”等活动,促进广大青年技工岗位成才。
2.以教育为抓手,全面推动高等教育转型。紧紧抓住辽宁省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有利契机,大力推行工学无缝结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培养模式,推动教育转型升级,走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之路,加速新生技术工人的培养。技工学校、职业高中、中专及高等职业学院毕业生,曾经是沈阳市新生劳动力中技术工人的主要来源,在新形势下,各大高校要深度结合沈阳产业发展重点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积极推动沈阳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教育转型,培养“互联网+”、智能装备制造等行业亟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优势,鼓励毕业生在获得学历文凭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同时,鼓励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定单式”技能培训,完善高等教育与就业紧密结合、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并举的教育体系。
3.以引智为平台,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一是更加主动参与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活动,认真组织地区人才服务机构和各用人单位,参与网络招聘会、巡回招聘会和现场招聘会。二是定期组织赴外人才招聘活动应着眼紧缺中高端人才,真正把沈阳急需的专业人才引进来。三是应组织参加多种形式的外籍人才招聘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大型国际人才会议,加大重点产业项目团队引进力度。
参考文献:
张伟.基于中高级人才引进困难的思考.[J].人力资源开发.2015(6).
作者简介:
胡常俊(1981—),男,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