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论学习系列重要讲话有感
——依靠学习 走向未来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马斯洛深度总书记

白 楠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论学习系列重要讲话有感
——依靠学习 走向未来

白 楠

通过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从概念的角度分析什么是学习,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追求深度的幸福,如何追求得到,需要进化修炼,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就是把学来的外在标准不断投入到生活实践当中,进而转化为自己行为习惯的实践过程。

学习 进化 深度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一、何谓学习?

学习是不是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讲?学习是不是大量的真题操练?学习是不是阅读提问?学习是不是思考比较总结?学习是一个合成词,学是在阅读思考提问总结基础上的模仿和认同;习是实践和操练;学习就是把学来的外在标准不断投入到生活实践当中,进而转化为自己行为习惯的实践过程。所以,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

二、为什么学习?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要通过学习增强工作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学习对于个体而言是为了完善自己,培养其终生的竞争力,最终获得一种深度的幸福。每个人都拥有各种的快乐,但缺乏深度的幸福,何谓深度幸福呢?这与每个人心灵进化的高度有关。进化需要学习领悟反省升华。有的人靠自己来进化,从动物性的人开始,即从原始社会开始,还没有来得及走出原始社会,他的生命就已经终结了;而那些伟人追求的好像与普通大众追求的东西截然不同,比如马克思同样也在17岁中学毕业论文中就立志:“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所以说人类进化的程度越高,越能感受得到深度的幸福,理想和目标也就越高远。因为我们没有进化到如此的境界,所以就无法透彻理解伟人的理想信念,也无法达到共鸣了。有一个故事就很好体现了这种战略思维,一天爸爸带着自己的胖儿子去爬西山,结果爬了两小时终于爬到了山顶,爸爸指着山下美丽的风景说:“儿子,快看,山下的美景!”儿子却不屑地说:“爸爸山下的景色美,为什么我们不在山下看,还大老远地爬上山来呢?”孩子不懂得“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学道理,只有站到一定的高度,才能领略到另类的整体的全局的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战略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善于从全局角度、以长远眼光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体现恢宏的战略思维。

其实学校进行了两方面的进化,一种是学习专业知识,把学生培训成技术性人才,作为谋生的手段,柏拉图把这类人比喻为批发和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而另一种知识是直逼人自身的,它从不计较功名利禄,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地前进,坚持不懈,为了追求真理,永不放弃。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类在不断学习和进化的,每个人到生命的末期,心灵进化的高度和生命的初期是有很大差别。其实每一位能够静下心来学习的人都是幸运的,因为拥有了进化的机会,能够在学校学习古往今来圣贤哲人思想的精华,能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来塑造自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亲民乐民、刚柔并济、民主开明、敢于担当、自信笃定、稳健厚重和务实灵活等来完善自己,挖掘各自内在的潜力,进而实现自我价值。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远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所以说学习是我们人类进步的阶梯。

三、学习的过程是思维模式渐变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不同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也有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人类的需要是分不同层次的,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方面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与自我实现。从生理需求不断走向自我实现,越往下走越与经济关系密切,越往上层走越与经济关系脱离,当然了并非抛弃了经济,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之后才能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有句话说得好,幸福是个比较级,要有东西垫底才能感觉得到,所以马斯洛告诉我们当生存需求满足了时,精神方面的需求就上升了,只有心灵进化到一定程度,才能真正理解那些伟人,理解马克思的人生目标的精髓所在,有了那种理想信念我们的生命才会与永恒的东西相联系,才能拥有深层次的幸福,才不会迷茫不知所措,才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空虚和抑郁,这些负面的东西将从人类的心灵深处剔除掉。但是如果生存条件还没有达到,追求的就是物质层面,当金钱的欲望满足了之后,又会追求金钱买不到的东西,比如权利、社会地位等,比如历史上的吕不韦曾经是一个富豪,后期弃商辅佐君主,就是向权力过度的典型了,拥有权利之后要有名望,而名望与个人的能力有关,名望本质上就是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名望之后就是要追求一种深度的幸福,西方人称自我实现,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指导方法更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事实上马克思本人的人格魅力,坚忍不拔的理想追求,艰苦卓绝的理论创造,弘扬理性的批判精神,担当道义的实践作风,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批判历史—以史为鉴,批判现实—展望未来;批判权威—摒弃迷信;批判自我—健全人格。学习过程其实是思维模式转变的过程,最根本转变是思想上的、理念上的更是精神层面的,一个人的思想没变,人就没有变,一个人的思想变了观念变了,思维模式也就变了,这是一个质量互变规律完美体现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学习就是要把学来的外在标准不断投入到生活实践当中,进而内化为自己行为习惯的实践过程。外在的知识或者理论想要真正掌握并正确运用,需要不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充满矛盾的运动过程。理论只有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运用,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或推翻,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为重要的学习。”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四、怎样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贯彻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钥匙。所以说学习需要良好的心态,不急不躁,能够静下心来,沉得下去,能悟得出来。学习如同心灵的旅程,很艰辛但总有一天量的积累会达到质的飞跃,即自我超越。

为了更好地追求我们各自深层次的幸福,为了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一定要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学习是一个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学习永远都是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学习永无止境,实践永无止境。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

[3]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12).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

[5]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白楠(1980-),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马斯洛深度总书记
马斯洛需要理论指引下双维分级护理模式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