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实践与研究

2016-11-26贾琴梅

长江丛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满堂智力因素教材

贾琴梅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王楼中学)



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实践与研究

贾琴梅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仅不会拖延教学进度,而是实实在在地抓住了“牛鼻子”。“举一隅”知“三隅反”,学生才会由抱到扶最后到放,循序渐进,使“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成为可能。

语文教学 思维训练 举一反三

屈指数来,从吕叔湘、叶圣陶诸老先生于1978年号召“大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至今已有近四十年了,但语文教学为什么还会出现“少、慢、差、费”这种令人心痛的现象?而且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不可争辩的事实,以及老前辈们对我国当代语文教学现状的痛心疾首,笔者蠡测有必要并且突出强调阅读教学中教材的“能力在课内”的“举一隅”的作用。

教材,课之根本。尤其是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不管是人教版、苏教版还是其他什么版本。在21世纪初,教育部根据教材改革需要提出“一纲多本”的要求,于是统编、省编以及各种实验、乡土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尽管教材百花齐放,但殊途同归,都要使学生的能力达到《语文课程标准》里规定的要求:凭借不同教材,达到“授业、传道、解惑”的要求,培养能力的目的。基于此,我们广大教师就不能只满足于胸有成“本”,只单纯地授词教字、归纳段意、升华中心,一味“代劳”,以至于忽略了教材对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功用。大家都深知教材“讲”完,只是教学任务完成,而不等于“双基”达标或学生能力获得提高。“教学相长”是为了“不需要教”,或者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大多数教师也知道智力因素的重要,但又大多数停留在口头上、表面上,不愿“丢弃”已习惯的老车熟路——旧的教法:“一看到底,满堂看;一讲到底,满堂讲;一问到底,满堂问;一练到底,满堂练。”“一个好老师,不应是向学生‘奉送真理’,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即要“授渔”而不仅仅是“授鱼”。因此,必须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受益终身的智力因素,使课堂教学改革切切实实地提高教学效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思维的重要性了。优良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广阔性、逻辑性等等。这些相互关联的性质就构建出具有开放性动态系统的语文能力结构。而培养这种语文能力,又使我们必须借助教材,立足教材,进行语文思维训练。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于能使学生掌握“双基”,为学生进行语文思维训练奠定基础。作为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进行“开源”、“导流”。叶老《语文教学十二韵》中有“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之语。阅读教学就是要捕捉那足可“悟其神”的“一字”,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去悟解文章的神韵。为做到这一点,我们在选字择语时,就应该字斟句酌,力求使我们的点拨既具有思维价值,又有利于能力的提高。当然也不能为追求新奇而脱离课堂教学的目标。对于当前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学习语文教材具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在经过课堂教学这一步骤后,不仅知识面扩大,更为重要的是凭借教师讲授、引导、启发,经过严格系统的能力训练,提高了智力水平,增强了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金子固然重要,“点金术”更使人受益无穷。我们进行任何形式的思维训练都必须与语言文字训练统一起来。如学生在初中时学过的《故乡》一文由于时代、环境、经历、心境等诸多因素,使今天的学生很难把握。对于中学生来说课文的难点也是重点,都必须通过课堂有限的时间来培养他们的能力。不少教师就抓住文末关于“路与希望”的那段阐述,指导学生阅读、揣摩、咀嚼、讨论:“我”、“杨二嫂”、“闰土”三个人物二十年前二十年后的变化,并推想宏儿和水生他们的将来……经过时间砥砺,教材在内容编排上都是比较重视智力因素的,教师应认真吃透弄懂教材,从中发掘、运用其有利于思维训练的各种因素。结合学生水平和差异,改进教学结构,增强教学艺术,确定切实可行的方法,真正把中学的课堂教学作为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园地。

“教材本身是一个例子”,因此,教材要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这样,我们一方面深入挖掘教材潜力,一方面还要适时引导学生走出狭窄的领域,进行广泛地涉猎。要鼓励他们根据已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借助辅助材料、工具书,并佐以适当点拨,认真思考、辨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需要注意使其知识能力系统化并可持续发展。“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其实,正如儿童可以从苹果里切出“星星”一样,他们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与独创的思维活动。《小马过河》是一篇传统教材,老师传授给我们,我们再给学生讲解,反复多少遍,“搬来运去”没有觉得有什么“差错”。可学生却有“挺身而出者”,对该文提出质疑:“既然小马整天跟着老马,从不离开一步,那么怎会不知河之深浅?”多么尖锐的问题,他们并不只去注意阐发“朴素的哲理”。如果没有思维训练做扎实的铺垫,没有精心阅读、认真思考,是不大可能有如此“水平”的。因此,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延伸,是对思维训练举一反三能力的锤炼与深化;课堂教学是课外阅读的条件与基础,是对思维训练触类旁通素质的培养与完善。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进行思维训练。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仅不会拖延教学进度,而是实实在在地抓住了“牛鼻子”。“举一隅”知“三隅反”,学生才会由抱到扶最后到放,循序渐进,使“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成为可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王楼中学)

猜你喜欢

满堂智力因素教材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坚强的“满堂”
《雅客满堂》
坚强的“满堂”
又见榆钱白
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体育策略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浅析大学体操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